学术投稿

复合伤病人的手术室急救护理

邹雪霞;蒋旭;马艳

关键词:
摘要:复合伤是非常常见的严重损伤.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灾害、人为伤害、意外事故的发生都具有很强的突发性,使受伤者始料未及,并且伤情严重,病情程度不易估计.严重复合伤患者病情急、发展快、出血量大,很快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给医生的救治带来极大的困难.复合伤的死亡和伤残率颇高,因此及时手术急救,改进严重复合伤的手术配合方法至关重要,作为手术室的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复合伤手术的准备和基本抢救措施,并与医生和麻醉师密切配合,在手术中协助他们做好监护工作,保证急诊手术的顺利实施.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的体会

    供应室是医院临床工作的总后勤,它负责医院的各种器械、敷料等卫生材料的消毒灭菌供应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安危和医护质量,故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工作显得极其重要,所以我们从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方面采取了有效的监测措施,从而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凤宝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疑似碘伏过敏1例

    碘伏是一种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中效消毒剂,其化学成分为吡咯酮,其消毒作用主要是其中的有效碘[1].由于碘伏的安全性很高,在外用消毒方面的应用广泛,在临床护理中由于使用碘伏而出现过敏的反应病例很少见.

    作者:王春艳;王秀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落实五常法提高病区环境管理

    五常法起源于日本,是现代管理的基础,主要用于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病区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既是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文环境,又是一个必须符合医疗、卫生原则,满足病人身心需要的物理环境,它们构成了病区环境管理工作的重心.然而在目前,病区环境管理中存在着物品分类、定点放置不够规范,有些物品标识不清,标识不明显,护士对工作场所的安全重视不够等现象都影响了工作效率.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五常法应用于病区环境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作者:胡月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指导性语言在手术室术前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语言学作为一门科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良好的语言有助于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语言指导,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前紧张、恐惧心理,给患者真情的劝导,真诚的抚慰.我院手术室通过对病人的术前访视,在了解病人心理问题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患者同类性质的心理问题共8条,并制定了一套指导性语言,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蒋旭;邹雪霞;陈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人文关怀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同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虽然肿瘤治疗在近几年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很多种肿瘤目前已经有了很多有效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对于早期发现的肿瘤,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不可避免地进入肿瘤晚期而面对临终状态,对于晚期肿瘤患者不仅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更需要及时提供人文关怀.近三年来,我科在30例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取得满意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戚立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神经外科鼻饲病人预防误吸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鼻饲病人发生误吸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对78例鼻饲病人以时间进行分组,对照组为上半年32例病人,采用传统的护理措施;观察组为下半年46例病人,在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鼻饲病人保证正确的鼻饲管位置、插入长度、鼻饲的体位、速度及量等基础护理措施进一步完善,还要注意正确的翻身叩击时间、及时训练患者的吞咽功能、合理应用药物及及时发现误吸等各方面的护理.然后记录每组病人发生误吸的次数.结果:观察组的误吸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工作中,积累及借鉴经验,通过对鼻饲病人各方面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和改善,可有效预防鼻饲病人发生误吸.

    作者:薛俊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超敏TSH在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监测的意义

    亚临床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规疾病,是指患者没有或者几乎没有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而血清甲状腺激素或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或两者的浓度有异常.由于甲状腺功能变化微小,它所引起的代谢和器官功能的改变常常持续多年,因此认识亚临床甲状腺疾病对于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超敏TSH检测对该疾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就2986例患者门诊做FT3、FT4,超敏TSH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高刚;苗爱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浅谈预防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方法之一-洗手

    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1].

    作者:张彩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中的心理护理

    目的:为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减少因不良心理因素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入室后的心理护理,手术后的心理护理.结果: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患者均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无1例因心理因素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和呼吸加快而影响手术.结论: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手术护士和术者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笑英;梁妙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复合伤病人的手术室急救护理

    复合伤是非常常见的严重损伤.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灾害、人为伤害、意外事故的发生都具有很强的突发性,使受伤者始料未及,并且伤情严重,病情程度不易估计.严重复合伤患者病情急、发展快、出血量大,很快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给医生的救治带来极大的困难.复合伤的死亡和伤残率颇高,因此及时手术急救,改进严重复合伤的手术配合方法至关重要,作为手术室的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复合伤手术的准备和基本抢救措施,并与医生和麻醉师密切配合,在手术中协助他们做好监护工作,保证急诊手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邹雪霞;蒋旭;马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科护士长在病情观察中的安全管理作用

    科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系统的中间层,在护理管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做好安全管理,科护长一定要深入临床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使护理安全管理更有针对性.通过轮流参加护士交接班、巡视病房,参加和指导危重、疑难病人的抢救及护理等,既能发现病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又能发现护士由于责任心不强、工作忙、经验不足等在病情观察中所致的漏洞.使护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下面通过几个典型例子的分析,谈一下笔者的个人体会.

    作者:辛煜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差错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4-2005年发生的24例护理差错进行原因分析.结果:白天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时间;内科和手术科室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科室;低职称和高工龄的护士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人员.造成护理差错的主要原因是查对不严和违反操作规程.结论:控制护理差错的发生,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唐秀忠;郭斌宏;张丽君;益伟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老视及其治疗

    人随着年龄增长至一定程度时,在一般近距离工作中,必须在静态屈光矫正基础上另外附加凸透镜才能有清晰视力,这种现象称为老视.老视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不能视为病态,更不属于屈光不正.

    作者:徐志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产后出血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4-2005年4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子宫颈撕裂伤、子宫切口的撕裂、胎盘因素.结论:针对出血主要原因,应采取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加强产程的观察及产前的预测,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戴鹃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肝移植病人预防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

    目的:实施肝移植病人预防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重要性.方法:加强全员培训,认真执行术前、术后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控制措施.结论:通过各项预防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实施,病人术后未发生医院感染,康复出院.

    作者:杨鸣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关节腔持续冲洗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要点

    目的:探讨关节腔持续冲洗患者的观察、护理要点.方法:对5例关节腔持续冲洗患者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冲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给予正确的护理.结果:5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结论:严密观察与合理有效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徐云;陈秀丽;王晓萍;夏芳;李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肛瘘手术病人的护理

    肛瘘,多为肛门周围脓肿的自然溃破或切开排脓后仅处理脓肿,而未对病人进行治疗,遗留下来的后遗症,是肛管和直肠腔与肛周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是痔瘘科常见病.它主要表现:(1)间断性外口溢脓疼痛;(2)分泌物刺激肛周出现湿疹、瘙痒;(3)外口闭锁后出现新的脓肿外口,同时表现全身症状为发热恶寒,疲乏等.我科自2002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206例经积极治疗和全面护理全部治愈,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春;刘芳;杨晓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从病理生理看老年慢性肺心病护理特点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有其突出的病理生理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有其特别的护理要求.科学细致的护理对促进康复,延长存活十分关键.我们结合多年来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的临床观察、分析,从病理生理出发对其护理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孙永娟;付效国;裴建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龄开胸手术病人的呼吸道管理

    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以及近年来胸外科各项技术的进展及术后监护技术的提高,70岁以上高龄老人接受胸外科手术已很常见,但高龄老人气道内纤毛活动减弱,呼吸肌张力减低,胸廓活动受限,且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陈旧性肺结核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吸烟者,在开胸术后易发生呼吸衰竭,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手段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和减少高龄老人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林;张洪英;李红;吴原军;邓明;程小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及家庭人员的健康教育

    卒中后抑郁障碍成为阻碍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因素,也是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为26%,往往发生于卒中后3个月-2年,病死率为无抑郁障碍患者的3-4倍;且病程长,重度抑郁障碍通常为6-12个月,轻度抑郁障碍可持续2年.临床上以绝望、睡眠障碍、运动阻滞、易激惹、焦虑及躯体化症状为主要表现,可见,绝大多数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将在门诊进行治疗.国内外医学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是解决当今社会主要卫生问题的首要对策.我科于2004年1月-2006年5月对151例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及家庭人员进行健康教育,门诊随访时间为3个月-半年,有的至今在随访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慧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