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智英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4-2005年4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子宫颈撕裂伤、子宫切口的撕裂、胎盘因素.结论:针对出血主要原因,应采取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加强产程的观察及产前的预测,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戴鹃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工娱治疗是通过工作、劳动、娱乐和文体活动,缓解精神症状,促使疾病康复,防止精神衰退,提高适应外界能力的一种治疗方法,工娱治疗是对恢复期或慢性期精神病患者的一种辅助治疗,目的是使精神病人适应社交和提高工作技能,体现其社会价值,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此疗法在各地精神病医院早已广泛开展,已成为一项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李华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输液反应是发生在输液过程中的一种以寒战、高热为特点的变态反应,临床护理工作中较常见,重者可危及生命.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永凤;陈光永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同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虽然肿瘤治疗在近几年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很多种肿瘤目前已经有了很多有效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对于早期发现的肿瘤,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不可避免地进入肿瘤晚期而面对临终状态,对于晚期肿瘤患者不仅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更需要及时提供人文关怀.近三年来,我科在30例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取得满意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戚立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为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减少因不良心理因素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入室后的心理护理,手术后的心理护理.结果: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患者均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无1例因心理因素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和呼吸加快而影响手术.结论: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手术护士和术者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笑英;梁妙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从2006年9月1日开始施行了.中心供应室作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科室,应该贯彻、运用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才能有效地规范中心供应室的工作.
作者:李晴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3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对症护理,饮食指导和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结果:全部病例恢复效果优96例,良40例,优良率100%.结论: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合理而系统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楚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人随着年龄增长至一定程度时,在一般近距离工作中,必须在静态屈光矫正基础上另外附加凸透镜才能有清晰视力,这种现象称为老视.老视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不能视为病态,更不属于屈光不正.
作者:徐志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疼痛是人体对机体内外各种伤害性刺激的一种生理反应.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术后病人的共有症状,又是许多术后病人麻醉清醒后的首发症状.在一般情况下,术后24小时内疼痛为剧烈,2-3天可以缓解[1].如何有效止痛,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及对机体的有害影响,是我们工作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随着对疼痛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接受了预防用药的观点.这一观点的代表产物:镇痛泵已广泛应用于骨科术后病人,使病人顺利的度过了术后初的疼痛期,镇痛效果满意,但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应密切观察,对症处理.
作者:周宏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心理护理系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知识,以科学态度、恰当方法、美好语言对病人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用启发、诱导、说服、解释、安慰、劝解及调整环境等方法,帮助病人摆脱困难.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临床护士怎样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于2006年4月收治了1例宫外孕的年轻妇女,科室护理人员以耐心的解释、善意的劝导、真诚的抚慰,规范的指导来帮助病人,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静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肛瘘,多为肛门周围脓肿的自然溃破或切开排脓后仅处理脓肿,而未对病人进行治疗,遗留下来的后遗症,是肛管和直肠腔与肛周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是痔瘘科常见病.它主要表现:(1)间断性外口溢脓疼痛;(2)分泌物刺激肛周出现湿疹、瘙痒;(3)外口闭锁后出现新的脓肿外口,同时表现全身症状为发热恶寒,疲乏等.我科自2002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206例经积极治疗和全面护理全部治愈,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春;刘芳;杨晓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对防止呼吸道粘膜干燥、痰液粘稠不易排出及预防肺部感染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临床上如何保证病人气道的有效均匀湿化尤其重要.
作者:匡莲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临床上为快速缓解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症状控制溃疡,常常单独使用奥美拉唑,而此类患者往往需要进一步接受抗Hp治疗.本实验的目的在于观察近期内使用奥美拉唑对抗Hp治疗的影响.方法:将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A组69例(奥美拉唑20mg,2次/日,阿莫西林0.5g,3次/日,甲硝唑0.2g,3次/日,治疗15天);B组66例(奥美拉唑20mg,2次/日,治疗15天后以A组相同方案继续治疗15天).结果:A组61例Hp转阴,转阴率88.4%;B组为51例Hp转阴,转阴率77.3%.两者比较0.10<p<0.20.结论:在使用奥美拉唑后近期内开始抗Hp治疗疗效有所下降.
作者:裴建忠;付效国;孙永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供应室是医院临床工作的总后勤,它负责医院的各种器械、敷料等卫生材料的消毒灭菌供应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安危和医护质量,故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工作显得极其重要,所以我们从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方面采取了有效的监测措施,从而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凤宝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改进股动脉穿刺后止血的方法,减少并发症.方法:随机收集60例股动脉穿刺后采用不同的止血法的病例进行观察.结果:采用Angiolink血管缝合器法无1例并发症发生.采用3M自粘式绷带包扎止血法的32例病例中,1例病人发生穿刺部位出血,2例病人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发生率为9.4%.采用人工压迫止血后用一般绷带包扎的17例病例中,2例病人发生穿刺部位出血,1例病人发生假性动脉瘤,2例病人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结论:采用Angiolink血管缝合器法,明显优于其他止血方法,但它的价格昂贵,对于无经济承受能力的患者,3M自粘式绷带包扎止血法也不失为好办法.
作者:石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疾病和健康有了新的认识.21世纪的护理工作不再是单一、被动的执行医嘱,而转变为关心工作,关心病人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陈海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回顾冠心病、房颤同时致脑和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过程.在护理过程中注意病情变化,术前术后的护理和支持疗法、整体护理,以保证病人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作者:赵艳敏;年玉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现代社会,护理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在新世纪里,护士已经成为医生和其他卫生保健人员的平等合作者,其发挥的作用及所需的技能是10年前无法想象的,护士的角色及职能也在不断的变化[1].随着高科技社会的到来,护理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发展我国的护理事业,尽快赶上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满足社会的需求,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新课题.
作者:刘蔚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选取2006年3-4月,开展硬膜外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泵(PCA)1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观察要点和护理.方法:回顾分析8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抢救和护理.结论:彻底洗胃、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及呼吸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综合治疗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基础.
作者:孔德敏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