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敏
方法:对我院呼吸科实习的2003和2004级护理实习生分别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赏识教育法进行带教,实习结束时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自信心、分析判断能力、创造思维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基本知识掌握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赏识教育对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学习效果有良好作用,采用赏识教育方式带教可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作者:张惠霞;顾丹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6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卧位与饮食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无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同时对手术患者术后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文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人随着年龄增长至一定程度时,在一般近距离工作中,必须在静态屈光矫正基础上另外附加凸透镜才能有清晰视力,这种现象称为老视.老视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不能视为病态,更不属于屈光不正.
作者:徐志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碘伏是一种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中效消毒剂,其化学成分为吡咯酮,其消毒作用主要是其中的有效碘[1].由于碘伏的安全性很高,在外用消毒方面的应用广泛,在临床护理中由于使用碘伏而出现过敏的反应病例很少见.
作者:王春艳;王秀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通过对60例Ⅲ度子宫脱垂患者术前准备的对照观察,总结出Ⅲ度子宫脱垂的术前准备用碘伏擦洗的方法简便易行,溃疡愈合快,效果优于高锰酸钾坐浴.
作者:侯桂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极易产生局部组织肿胀或坏死等后果.深入探讨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有效的处理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从患者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技术因素等方面对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可通过提高穿刺技术、合理使用药物、细心观察、加强沟通等措施进行预防,并针对小范围外渗、大范围外渗、局部水疱等症状提出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皋忠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为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减少因不良心理因素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入室后的心理护理,手术后的心理护理.结果: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患者均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无1例因心理因素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和呼吸加快而影响手术.结论: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手术护士和术者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笑英;梁妙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加强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手术康复.方法: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术后做好管道管理、循环、体温监测及基础护理.结果:2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均无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日7天,治愈率100%.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欧琼珊;张素容;黄春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4-2005年4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子宫颈撕裂伤、子宫切口的撕裂、胎盘因素.结论:针对出血主要原因,应采取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加强产程的观察及产前的预测,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戴鹃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以及近年来胸外科各项技术的进展及术后监护技术的提高,70岁以上高龄老人接受胸外科手术已很常见,但高龄老人气道内纤毛活动减弱,呼吸肌张力减低,胸廓活动受限,且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陈旧性肺结核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吸烟者,在开胸术后易发生呼吸衰竭,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手段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和减少高龄老人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林;张洪英;李红;吴原军;邓明;程小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国产溶栓剂多采用尿激酶,疗效明显、安全,可为治疗脑梗塞的首选.我科与内科病房合作,从2002年至今,对178例发病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塞病人,采用了大剂量尿激酶冲击治疗,均获得成功.
作者:赵琳;叶浩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舒适是人类的基本需要,舒适护理是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1].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由于手术部位特殊,术后对患者的体位及功能锻炼等方面有特殊的要求,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把舒适护理的理论融入到整体护理过程中.2002年7月-2004年9月,我科共收住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56例,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在生理、心理、镇痛、功能锻炼等方面的不舒适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提高了病人的舒适程度.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郝建明;汪国丽;罗志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程中,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排除或避免一切消极的干扰因素,帮助病人纠正与改变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反应与行为,促使病人身心康复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与技术.
作者:王家琪;黄建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关节腔持续冲洗患者的观察、护理要点.方法:对5例关节腔持续冲洗患者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冲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给予正确的护理.结果:5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结论:严密观察与合理有效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徐云;陈秀丽;王晓萍;夏芳;李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冰敷能否减少关节镜术后病人的出血.方法:将260例髌股关节症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均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A组为实验组130例,B组为对照组130例,实验组术后冰敷72h,对照组不予冰敷,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负压引流量的多少.结果: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髌股关节紊乱症的病人行关节镜术后应用冰敷,能减少和预防关节腔内出血.
作者:陈秀丽;王晓琴;孙晓辉;孙燕;郭华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10例关节镜下进行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的康复指导,使他们正确认识到心理、体位、饮食指导和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的重要性.结果:经过有计划的康复指导,10例病人均恢复正常步态,疗效满意.
作者:杨燕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选取2006年3-4月,开展硬膜外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泵(PCA)1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患纠纷数量递增上升,这已经成为困扰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难题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安全第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确保病人安全,实行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对策,是医院护理管理者需要探索的课题.
作者:王杰;庄吉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差错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4-2005年发生的24例护理差错进行原因分析.结果:白天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时间;内科和手术科室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科室;低职称和高工龄的护士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人员.造成护理差错的主要原因是查对不严和违反操作规程.结论:控制护理差错的发生,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唐秀忠;郭斌宏;张丽君;益伟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更年期指的是中年进入老年的一个过渡时期.女性的更年期常常是月经逐渐停止的时期,又称为绝经期.一般说来,多数妇女能够较平稳地度过更年期.但也有少部分妇女更年期时心理与生理变化较大,甚至影响身心健康.由于更年期脑垂体与卵巢间内分泌平衡失调,神经系统出现不稳定现象,使更年期心理也发生一些变化.更年期的心理特点为:(1)情绪不够稳定,易激动,易怒,易紧张焦虑;(2)注意力不够集中,不易集中自己的思想,不易集中自己的精力;(3)心理敏感性增强,感觉易敏感;(4)记忆力减弱.
作者:侯书玲;宫巧芝;王金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