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村妇女更年期的预防

侯书玲;宫巧芝;王金辉

关键词:
摘要:更年期指的是中年进入老年的一个过渡时期.女性的更年期常常是月经逐渐停止的时期,又称为绝经期.一般说来,多数妇女能够较平稳地度过更年期.但也有少部分妇女更年期时心理与生理变化较大,甚至影响身心健康.由于更年期脑垂体与卵巢间内分泌平衡失调,神经系统出现不稳定现象,使更年期心理也发生一些变化.更年期的心理特点为:(1)情绪不够稳定,易激动,易怒,易紧张焦虑;(2)注意力不够集中,不易集中自己的思想,不易集中自己的精力;(3)心理敏感性增强,感觉易敏感;(4)记忆力减弱.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外科鼻饲病人预防误吸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鼻饲病人发生误吸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对78例鼻饲病人以时间进行分组,对照组为上半年32例病人,采用传统的护理措施;观察组为下半年46例病人,在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鼻饲病人保证正确的鼻饲管位置、插入长度、鼻饲的体位、速度及量等基础护理措施进一步完善,还要注意正确的翻身叩击时间、及时训练患者的吞咽功能、合理应用药物及及时发现误吸等各方面的护理.然后记录每组病人发生误吸的次数.结果:观察组的误吸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工作中,积累及借鉴经验,通过对鼻饲病人各方面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和改善,可有效预防鼻饲病人发生误吸.

    作者:薛俊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的体会

    供应室是医院临床工作的总后勤,它负责医院的各种器械、敷料等卫生材料的消毒灭菌供应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安危和医护质量,故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工作显得极其重要,所以我们从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方面采取了有效的监测措施,从而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凤宝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影响观察

    目的:临床上为快速缓解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症状控制溃疡,常常单独使用奥美拉唑,而此类患者往往需要进一步接受抗Hp治疗.本实验的目的在于观察近期内使用奥美拉唑对抗Hp治疗的影响.方法:将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A组69例(奥美拉唑20mg,2次/日,阿莫西林0.5g,3次/日,甲硝唑0.2g,3次/日,治疗15天);B组66例(奥美拉唑20mg,2次/日,治疗15天后以A组相同方案继续治疗15天).结果:A组61例Hp转阴,转阴率88.4%;B组为51例Hp转阴,转阴率77.3%.两者比较0.10<p<0.20.结论:在使用奥美拉唑后近期内开始抗Hp治疗疗效有所下降.

    作者:裴建忠;付效国;孙永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护士化疗职业危害及防护

    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分化的一种治疗方式,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对原发灶、转移灶和亚临床转移灶均有治疗作用.化疗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不仅对病人产生副作用,也对执行化疗的护理人员健康及环境造成威胁,即潜在的职业危害.

    作者:段红英;李红梅;李振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指导

    目的:通过对10例关节镜下进行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的康复指导,使他们正确认识到心理、体位、饮食指导和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的重要性.结果:经过有计划的康复指导,10例病人均恢复正常步态,疗效满意.

    作者:杨燕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护理路径

    目的:探讨和建立完善的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选择56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并进行评价.结果:全部病例中发生皮下血肿6例,余50例无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满意.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秀鸾;杨秀菊;周秀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老视及其治疗

    人随着年龄增长至一定程度时,在一般近距离工作中,必须在静态屈光矫正基础上另外附加凸透镜才能有清晰视力,这种现象称为老视.老视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不能视为病态,更不属于屈光不正.

    作者:徐志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浅谈中风思者的心理护理

    中风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是以发病急暴为其特点的一类疾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一旦患得此疾,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障碍,从而变得性格孤僻、或脾气暴躁、怪异、不配合治疗,成为治疗与康复的不利因素.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治疗,为早日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对中风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谈谈笔者的一点见解.

    作者:赵全荣;杨文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科护士长在病情观察中的安全管理作用

    科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系统的中间层,在护理管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做好安全管理,科护长一定要深入临床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使护理安全管理更有针对性.通过轮流参加护士交接班、巡视病房,参加和指导危重、疑难病人的抢救及护理等,既能发现病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又能发现护士由于责任心不强、工作忙、经验不足等在病情观察中所致的漏洞.使护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下面通过几个典型例子的分析,谈一下笔者的个人体会.

    作者:辛煜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关节镜术后应用冰敷预防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冰敷能否减少关节镜术后病人的出血.方法:将260例髌股关节症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均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A组为实验组130例,B组为对照组130例,实验组术后冰敷72h,对照组不予冰敷,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负压引流量的多少.结果: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髌股关节紊乱症的病人行关节镜术后应用冰敷,能减少和预防关节腔内出血.

    作者:陈秀丽;王晓琴;孙晓辉;孙燕;郭华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农村妇女更年期的预防

    更年期指的是中年进入老年的一个过渡时期.女性的更年期常常是月经逐渐停止的时期,又称为绝经期.一般说来,多数妇女能够较平稳地度过更年期.但也有少部分妇女更年期时心理与生理变化较大,甚至影响身心健康.由于更年期脑垂体与卵巢间内分泌平衡失调,神经系统出现不稳定现象,使更年期心理也发生一些变化.更年期的心理特点为:(1)情绪不够稳定,易激动,易怒,易紧张焦虑;(2)注意力不够集中,不易集中自己的思想,不易集中自己的精力;(3)心理敏感性增强,感觉易敏感;(4)记忆力减弱.

    作者:侯书玲;宫巧芝;王金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赏识教育在呼吸科临床护理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方法:对我院呼吸科实习的2003和2004级护理实习生分别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赏识教育法进行带教,实习结束时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自信心、分析判断能力、创造思维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基本知识掌握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赏识教育对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学习效果有良好作用,采用赏识教育方式带教可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作者:张惠霞;顾丹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护理

    目的:通过加强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手术康复.方法: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术后做好管道管理、循环、体温监测及基础护理.结果:2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均无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日7天,治愈率100%.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欧琼珊;张素容;黄春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国产溶栓剂多采用尿激酶,疗效明显、安全,可为治疗脑梗塞的首选.我科与内科病房合作,从2002年至今,对178例发病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塞病人,采用了大剂量尿激酶冲击治疗,均获得成功.

    作者:赵琳;叶浩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极易产生局部组织肿胀或坏死等后果.深入探讨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有效的处理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从患者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技术因素等方面对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可通过提高穿刺技术、合理使用药物、细心观察、加强沟通等措施进行预防,并针对小范围外渗、大范围外渗、局部水疱等症状提出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皋忠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肛瘘手术病人的护理

    肛瘘,多为肛门周围脓肿的自然溃破或切开排脓后仅处理脓肿,而未对病人进行治疗,遗留下来的后遗症,是肛管和直肠腔与肛周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是痔瘘科常见病.它主要表现:(1)间断性外口溢脓疼痛;(2)分泌物刺激肛周出现湿疹、瘙痒;(3)外口闭锁后出现新的脓肿外口,同时表现全身症状为发热恶寒,疲乏等.我科自2002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206例经积极治疗和全面护理全部治愈,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春;刘芳;杨晓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小儿外科患者术后全麻恢复期的护理

    总结了300例患儿全麻手术后的护理,手术后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患儿情绪,加强安全护理,防止意外伤害,调整输液速度,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魏秀华;宋长富;石金燕;张玉芝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指导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层分离,是常见的致盲眼底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其围手术期患者通常要保持特殊体位,长时间的体位限制所带来的不适使患者承受躯体、心理两方面压力.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达到大的愉快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结合这一模式,我们对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前后给予及时的护理指导,运用各种护理干预手段,提高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度,提高患者对围手术期各种应激源的应对能力,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护理干预如下.

    作者:韩玉静;郑凯蓉;王慧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头孢哌酮钠双硫仑样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1例使用头孢哌酮钠患者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抢救与护理,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经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吴红梅;王春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硝苯地平用于非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

    硝苯地平(Nifedipine.NF)是钙通道阻滞剂,其选择性地阻滞钙离子通道,具有抑制全身各个器官平滑肌的兴奋性,减轻平滑肌收缩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根据硝苯地平松弛平滑肌作用,临床上发现它在非循环系统的作用在不断增加,现就其非循环系统的作用概述如下.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