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梅;王春艳
下咽癌是指原发于下咽部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亦称喉咽癌.手术后由于病人心理、生理、营养等多方面的因素,常会导致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咽瘘、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我科于2006年2月收治1例下咽癌患者,由于病变部位特殊,给予实行胃代食道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昱;张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有利于维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及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所以在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必须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隐患,防患于未然,是保证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永久性课题,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作者:尤智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层分离,是常见的致盲眼底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其围手术期患者通常要保持特殊体位,长时间的体位限制所带来的不适使患者承受躯体、心理两方面压力.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达到大的愉快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结合这一模式,我们对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前后给予及时的护理指导,运用各种护理干预手段,提高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度,提高患者对围手术期各种应激源的应对能力,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护理干预如下.
作者:韩玉静;郑凯蓉;王慧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新生儿血糖易受各种生理及病理因素影响产生波动,血糖过低可影响脑细胞能量代谢而导致脑损伤.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特点及常见病因,对高危新生儿应进行血糖监测.加强母婴同室新生儿喂养及管理.
作者:赵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规定65岁以上为老年人.进入老年阶段,老年人常因多种疾病并存而服用多种药物,是药品的大消费者.当人进入老年阶段时,体内各组成成分、血流量和生理功能均有较大的改变,除脂肪以外,其他各方面如心输出量、肝、肾、脑等血流量、全身含水量、血浆白蛋白都减少,肝、肾功能也在减退,因此,老年人对许多药物的治疗及毒性反应均较敏感.所以,护理人员作为药疗的实施者及用药前后的监护者,应学习和掌握药学知识,了解何种药物可能给老年病人带来不良反应,将不良反应减少到低限度并达到治疗目的,尽量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姜颖;肖岷;徐凤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供应室是医院临床工作的总后勤,它负责医院的各种器械、敷料等卫生材料的消毒灭菌供应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安危和医护质量,故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工作显得极其重要,所以我们从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方面采取了有效的监测措施,从而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凤宝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差错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4-2005年发生的24例护理差错进行原因分析.结果:白天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时间;内科和手术科室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科室;低职称和高工龄的护士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人员.造成护理差错的主要原因是查对不严和违反操作规程.结论:控制护理差错的发生,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唐秀忠;郭斌宏;张丽君;益伟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总结了1例使用头孢哌酮钠患者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抢救与护理,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经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吴红梅;王春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卒中后抑郁障碍成为阻碍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因素,也是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为26%,往往发生于卒中后3个月-2年,病死率为无抑郁障碍患者的3-4倍;且病程长,重度抑郁障碍通常为6-12个月,轻度抑郁障碍可持续2年.临床上以绝望、睡眠障碍、运动阻滞、易激惹、焦虑及躯体化症状为主要表现,可见,绝大多数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将在门诊进行治疗.国内外医学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是解决当今社会主要卫生问题的首要对策.我科于2004年1月-2006年5月对151例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及家庭人员进行健康教育,门诊随访时间为3个月-半年,有的至今在随访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慧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以及近年来胸外科各项技术的进展及术后监护技术的提高,70岁以上高龄老人接受胸外科手术已很常见,但高龄老人气道内纤毛活动减弱,呼吸肌张力减低,胸廓活动受限,且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陈旧性肺结核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吸烟者,在开胸术后易发生呼吸衰竭,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手段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和减少高龄老人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林;张洪英;李红;吴原军;邓明;程小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鼻饲病人发生误吸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对78例鼻饲病人以时间进行分组,对照组为上半年32例病人,采用传统的护理措施;观察组为下半年46例病人,在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鼻饲病人保证正确的鼻饲管位置、插入长度、鼻饲的体位、速度及量等基础护理措施进一步完善,还要注意正确的翻身叩击时间、及时训练患者的吞咽功能、合理应用药物及及时发现误吸等各方面的护理.然后记录每组病人发生误吸的次数.结果:观察组的误吸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工作中,积累及借鉴经验,通过对鼻饲病人各方面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和改善,可有效预防鼻饲病人发生误吸.
作者:薛俊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患纠纷数量递增上升,这已经成为困扰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难题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安全第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确保病人安全,实行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对策,是医院护理管理者需要探索的课题.
作者:王杰;庄吉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本文通过对固原市原州区农村居民住院机构分布、不同机构住院费用以及主要住院病种费用的调查,科学分析了农村居民住院医疗费用经济负担情况,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经费测算、补偿比例的确定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孙雪玲;冶固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6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卧位与饮食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无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同时对手术患者术后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文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宫颈糜烂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物理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物理治疗有激光、红外线、电熨法,药物对重症患者疗效不佳,需住院手术治疗,费用昂贵.2005年8月我科新引进一台Leep刀治疗仪,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病人无需住院,有接受性较高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与普通的电熨法效果比较,观察如下.
作者:苏妙生;蒋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现代社会,护理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在新世纪里,护士已经成为医生和其他卫生保健人员的平等合作者,其发挥的作用及所需的技能是10年前无法想象的,护士的角色及职能也在不断的变化[1].随着高科技社会的到来,护理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发展我国的护理事业,尽快赶上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满足社会的需求,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新课题.
作者:刘蔚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改进股动脉穿刺后止血的方法,减少并发症.方法:随机收集60例股动脉穿刺后采用不同的止血法的病例进行观察.结果:采用Angiolink血管缝合器法无1例并发症发生.采用3M自粘式绷带包扎止血法的32例病例中,1例病人发生穿刺部位出血,2例病人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发生率为9.4%.采用人工压迫止血后用一般绷带包扎的17例病例中,2例病人发生穿刺部位出血,1例病人发生假性动脉瘤,2例病人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结论:采用Angiolink血管缝合器法,明显优于其他止血方法,但它的价格昂贵,对于无经济承受能力的患者,3M自粘式绷带包扎止血法也不失为好办法.
作者:石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风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是以发病急暴为其特点的一类疾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一旦患得此疾,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障碍,从而变得性格孤僻、或脾气暴躁、怪异、不配合治疗,成为治疗与康复的不利因素.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治疗,为早日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对中风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谈谈笔者的一点见解.
作者:赵全荣;杨文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1].
作者:张彩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原因引起的出血,多在长期高血压情况下,导致血管内小动脉或穿支动脉壁纤维样坏死或脂质透明变性,小动脉瘤或微夹层动脉瘤形成,当血压骤然升高时血液自血管壁渗出或动脉直接破裂血液进入脑组织形成血肿.起病突然,症状较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2000年3月-2005年10月我们采用颞叶部分切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患者17例,存活16例,死亡1例,大大降低了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通过对这些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珍珍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