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桂芳
目的:探讨关节腔持续冲洗患者的观察、护理要点.方法:对5例关节腔持续冲洗患者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冲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给予正确的护理.结果:5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结论:严密观察与合理有效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徐云;陈秀丽;王晓萍;夏芳;李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国产溶栓剂多采用尿激酶,疗效明显、安全,可为治疗脑梗塞的首选.我科与内科病房合作,从2002年至今,对178例发病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塞病人,采用了大剂量尿激酶冲击治疗,均获得成功.
作者:赵琳;叶浩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对防止呼吸道粘膜干燥、痰液粘稠不易排出及预防肺部感染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临床上如何保证病人气道的有效均匀湿化尤其重要.
作者:匡莲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科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系统的中间层,在护理管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做好安全管理,科护长一定要深入临床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使护理安全管理更有针对性.通过轮流参加护士交接班、巡视病房,参加和指导危重、疑难病人的抢救及护理等,既能发现病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又能发现护士由于责任心不强、工作忙、经验不足等在病情观察中所致的漏洞.使护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下面通过几个典型例子的分析,谈一下笔者的个人体会.
作者:辛煜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供应室是医院临床工作的总后勤,它负责医院的各种器械、敷料等卫生材料的消毒灭菌供应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安危和医护质量,故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工作显得极其重要,所以我们从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方面采取了有效的监测措施,从而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凤宝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回顾冠心病、房颤同时致脑和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过程.在护理过程中注意病情变化,术前术后的护理和支持疗法、整体护理,以保证病人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作者:赵艳敏;年玉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母乳育婴是一种天然健康的育婴方法.正常情况下产妇分娩时胎盘一旦娩出,体内的黄体素和雌激素便急速下降,脑下垂体前叶很快释放催乳激素,乳房受到婴儿的吸吮作用,乳汁由乳腺管腔挤压出来.产妇在产后往往由于疼痛、疲劳、紧张、焦虑、过早食用催乳食品,而又未能及时有效进行哺乳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乳汁淤积,乳腺管阻塞,造成乳房肿胀.乳房肿胀的产妇往往痛苦不堪,对母乳喂养失去信心,致使产科母乳喂养率下降[1].对此,我科采用了乳房手法按摩,以帮助产妇,现将具体操作和心得汇报如下.
作者:金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女性生殖器官瘘是生殖道与邻近器官间的异常通道,主要为尿瘘与粪瘘,此外尚有子宫腹壁瘘.较常见的尿瘘有膀胱阴道瘘、膀胱尿道阴道瘘、尿道阴道瘘、输尿管阴道瘘.绝大部分发生于分娩和手术过程中.分娩损伤多难产,产程延长,胎头压迫过久,组织水肿、缺血,严重时坏死脱落,即形成瘘管.妇科手术损伤者以输尿管阴道瘘多于膀胱阴道瘘.其他为子宫托损伤、膀胱结石、外伤、感染、宫颈恶性肿瘤及先天畸形[1].我科于2006年5月收治了1例膀胱阴道瘘患者,经阴道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得到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满意出院.现将我们对1例经阴道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懿蔚;陈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减少护患医疗纠纷的发生;针对目前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而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从护理文件书写、病情观察、执行制度、操作规程以及服务态度方面,指出了存在的法律问题并加强内涵建设、强化法律意识,明确护士长护理雇主的法律责任,加大管理力度、实行护理记录公开化方面探讨相应对策.
作者:奚慧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4-2005年4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子宫颈撕裂伤、子宫切口的撕裂、胎盘因素.结论:针对出血主要原因,应采取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加强产程的观察及产前的预测,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戴鹃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6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卧位与饮食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无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同时对手术患者术后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文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程中,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排除或避免一切消极的干扰因素,帮助病人纠正与改变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反应与行为,促使病人身心康复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与技术.
作者:王家琪;黄建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车祸常导致多发性骨折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于2006年8月收治了1例铲车撞伤下腹及下肢,导致多发性骨折伴肛周会阴撕裂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慧;黄建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1].
作者:张彩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分化的一种治疗方式,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对原发灶、转移灶和亚临床转移灶均有治疗作用.化疗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不仅对病人产生副作用,也对执行化疗的护理人员健康及环境造成威胁,即潜在的职业危害.
作者:段红英;李红梅;李振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选取2006年3-4月,开展硬膜外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泵(PCA)1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同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虽然肿瘤治疗在近几年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很多种肿瘤目前已经有了很多有效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对于早期发现的肿瘤,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不可避免地进入肿瘤晚期而面对临终状态,对于晚期肿瘤患者不仅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更需要及时提供人文关怀.近三年来,我科在30例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取得满意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戚立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建立完善的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选择56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并进行评价.结果:全部病例中发生皮下血肿6例,余50例无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满意.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秀鸾;杨秀菊;周秀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疾病和健康有了新的认识.21世纪的护理工作不再是单一、被动的执行医嘱,而转变为关心工作,关心病人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陈海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3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对症护理,饮食指导和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结果:全部病例恢复效果优96例,良40例,优良率100%.结论: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合理而系统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楚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