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素红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总结对16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了该手术方法的术后护理,即双J管、输尿管导管、留置导尿管、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162例输尿管结石中,140例(86.4%)成功地完成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5例配合ESWL碎石治疗,12例改开放手术,5例发生输尿管穿孔.结论:认为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较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减少了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
作者:向泗雍;程雪梅;俞旺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瘙痒是皮肤病常见的症状,诱发瘙痒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许多皮肤病及某些系统性疾病,外因包括理化生物等诸多因素.
作者:蓝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通过对87名本大中专护生带教管理,总结合理施教经验,满足教学需要.结果此带教学生管理具有一定管理方法可采用.
作者:吴端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心理学已由一门交叉边缘学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中日益显示着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黄石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而老年女性又较老年男性为多见.其主要原因为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较高,骨质疏松使股骨颈脆弱,加之髋周肌群退变,因此不需多大的暴力,如平地滑倒、由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扭转的情况下就可发生骨折.
作者:孙迎春;薛海燕;邹淑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当临床急诊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穿刺成功率大于静脉穿刺时,行动脉-动脉穿刺血液透析同样为一种快捷建立血液通路的好方法.其血液透析效果良好,病人无不适反应.
作者:刘杨保;丁品荣;邱先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病人行膀胱镜检查时,对他们负性情绪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42例住院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检查前另施加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前1小时血压、脉搏均较对照组平衡,波动小(p<0.01),且术前1小时观察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病人膀胱镜检查时,心理干预能有效稳定病人情绪,使BP、P保持较稳定状态,提高检查安全性,利于膀胱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向泗雍;俞旺娣;程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乙肝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其焦虑、抑郁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受年龄、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病程、疾病分期、有无并发症的影响.结论: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引起临床护理人员的重视,采取多种措施缓解他们焦虑抑郁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顾亚芳;陈利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与护理关系密切.主要包括做好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护士掌握正确的搬动、制动方法,教会患者正确床上运动、体位交换、下地行走方法;做好出院指导.使患者配合治疗及护理,68例患者无出现关节脱位并发症,提高了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质量.
作者:曾小莉;朱新海;韦花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骨筋膜室综合症是骨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是由于外伤引起四肢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导致肌肉神经迅速缺血、坏死.若不及时处理和诊断,可迅速发展为坏死和坏疽,造成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吕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减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癌症化疗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干预,并与40例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结果:系统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护理干预无副作用,患者可在轻松愉快中得到治疗,并增进了护患之间的合作与信任.
作者:王珺;亓军;贺玉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本文旨在探讨左氧氟沙星胶囊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均为门诊患者,症状较重的重症患者直接收入院治疗,所选患者均对喹诺酮类药物无过敏,且年龄在18周岁以上,无癫痫史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无肾功能不全病史,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除外.
作者:李先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5月-2005年5月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12例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12例均临床治愈.结论:能严格掌握适应症,慎重选择病例,积极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及时辅检、输血和手术条件保障,非手术治疗在部分外伤性脾破裂病例中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曹政;陈贤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近年来,X射线的诊断技术,在现代科学中已成为一个重要学科,不仅对于疾病的诊断起着决定作用之外,目前还被广泛用于术中定位如骨折复位、异物取出术、介入性放射等操作中.因此,手术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辐射,对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防护措施,势在必行.
作者:李素霞;马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面对当前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伤病员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部队官兵对保健需求的提高以及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军队的护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作者:赵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通过激励机制,加大医院管理力度,提升医院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顾勤芬;柏玛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对我国营养科学的发展史和现状进行了综合论述评价,并针对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作者:柏玛丽;顾勤芬;程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通过介绍对护士仪表仪态美的注重,旨在重视和掌握仪表仪态美的技巧,应用于临床实践,从而提高整体护理的效果.
作者:陈德智;杨蓉;冯灵;陈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疼痛是手术病人常见的症状,受心理状态和其他因素的制约,如何有效地治疗和控制术后疼痛,它将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尤其是护士对影响术后疼痛因素要有充分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地护理与治疗病人.
作者:谢萍;陈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是我国70年代开展的用于诊断研究眼底疾病的一项先进技术[1],是用于观察视网膜脉络膜的血管及血循环状态,在诊断治疗选择和病情观察中至今成为眼科常用的检查项目,本组通过1956例荧光造影术,深刻体会护理人员要全面了解造影过程,熟练掌握该项护理操作技术,全面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病情观察,乃是保证造影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邢风霞;包玉霞;李建华;杨玉芝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