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钰琳;王琦
护理论文是护理科研和临床实践的总结,是反映护理科学水平、进展和学术动态的标志,也是护理人员提高技术水平的有力工具,我从事护理工作30多年来,由读者到作者,曾参与20余篇护理论文的写作,除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外,其中有10余篇还发表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上,现就本人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王成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现代康复的认识,探索促进康复护理发展的方向.方法采用个别问卷调查方式,对本院20个临床护理单元每科抽取6名护理人员,神经科、综合科、骨科护理单元各抽取在岗80%的护理人员参加问卷.结果 90%的护理人员缺乏现代康复知识;85.6%~91.1%的人不知道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而且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对康复治疗技术的了解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调查显示护理人员缺乏康复知识,发展康复教育和培训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也是顺应时代要求的.
作者:商慧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随着临床治疗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临床治疗技术的进步,输液疗法日益普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同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供静脉输液应用的药物越来越多.在临床工作中,因药物的特性不同和病人的具体情况不同,需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准确记录单位时间内输入液体量.
作者:詹少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低钠血症性脑损害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的佳方法,改善预后.方法对34例小儿低钠血症性脑损害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及病例的总结,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治和护理质量.结果减少和预防了小儿低钠血症性脑损害的后果.结论小儿低钠血症性脑损害的临床观察和护理,重要的在于充分小儿低钠血症性脑损害的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重要的方法.
作者:夏蓓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传统的内科治疗方法是药物止血、三腔二囊管止血.我科2000年2月~2002年2月采用内镜下皮圈结扎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20例,疗效显著,护理如下.
作者:郭爱勋;张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必须与化学药品、消毒剂和各种锐利器械(刀、剪、缝针)接触,极易发生各种伤害.随着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性病、艾滋病等发病率上升及各种消毒剂的广泛应用,危害手术室人员身体健康的因素日益增多.据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医护人员被刺伤[1].在对本地六所医院手术室80名医护人员进行个人防护意识的调查及实施防护教育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由于我院医疗护理工作的同时,还担负着部队和地方五所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实习护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工作中观察感到护生在手术室实习期间个人防护意识较差,为避免和减少护生在手术室实习期间受到各种伤害,我们在带教计划中增加了对危险物品的认识和防护教育内容.通过对113名护生进行安全意识的调查、分析、制定出防护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郑新玲;王国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质量控制理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使护生在临床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收益.方法分别对1999~2002年在我院实习的178名护生采用质量控制方法贯穿于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和教学方式之中,观察其临床教学的效果.结果参加质量控制教学法的观察对象均不同程度的取得较大的收益,参加考试考生的各科成绩平均提高5.9%.其中基础理论提高2.8%、技术操作提高18.8%、健康教育提高17%、法律法规提高10%、人文知识提高8.3%.结论质量控制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占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精神科应用的整体护理模式.方法对我院其中两个整体护理病区及四个功能制病区的护士素质(文化程度、技术职称、专业水平)、护理质量、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第一次住院精神病人的治愈率,平均住院天数等项目进行评估对照.结果两种护理模式护士的文化、职称无差异(P>0.05);两组护士的技术水平、专业知识、护理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整体护理组满意度高于功能制护理组,但无显著差异.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可影响护理质量及病人的康复效果.
作者:梁绮美;林建葵;范碧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社会的发展以及护理教育的目标对护理技能教学技术改进提出了新的要求,虚拟现实技术能较好地解决护理技能训练中的矛盾,文章以四个优秀虚拟现实系统为例,介绍虚拟现实技术在护理操作技能训练、临床护理思维训练以及综合能力训练中应用状况和发展.
作者:高钰琳;王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在4 ℃、25 ℃、37 ℃下,观察头孢哌酮钠,头孢唑啉钠、头孢三嗪钠皮试液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皮试液中各自的含量及pH值的变化,并将实验结果随机进行临床皮内试验效果观察.结果头孢哌酮钠皮试液t4℃0.9=5 d,t25℃0.9=1 d,t37℃0.9=0.5 d;头孢唑啉钠皮试液t4℃0.9=6 d,t25℃0.9=1.5 d,t37℃0.9=1 d;头孢三嗪钠皮试液t4℃0.9=8 d,t25℃0.9=2 d,t37℃0.9=1 d.临床观察488例,其中头孢哌酮钠皮试有2例阳性,经用本品现配对照,结果相同,改用其他抗生素,其余阴性者静脉点滴治疗后无1例过敏反应.结论头孢哌酮钠、头孢唑啉钠、头孢三嗪钠皮试液可一次配制3~4 ml注入无菌瓶内置于冰箱保存,贮存期可达5、6、8 d,这对临床具有良好指导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徐旭娟;范义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万古霉素为一种糖肽类抗生素,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感染,包括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感染[1],由于担心它的毒副不良反应对机体的影响,常常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使用,尤其是长期应用.2000年3月,我科收治了1例肺部重度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并白色念珠球菌感染的患者,不间断使用万古霉素63天,用药期间对其肝、肾功能及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及时调整药量及给药时间,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王晓伟;冯悦玲;关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社区是指长期在同一个地区居住和生活的整个人群,包括了每个家庭的母亲、父亲、儿童和老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老幼妇残为重点对象而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1].社区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社区人群能亲自确定自己的问题,了解及依靠自己的力量以及获取他人的帮助支持,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及心理,而采取积极有效的健康行为以促进健康.
作者:张丽萍;刘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杜慧敏;于瑞英;罗文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对护理纠纷及其相关因素的认识程度.方法作者自设调查表,随机对本院108名护士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护理行为与法律关系、护理纠纷的含义及其处理方式等4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对护理纠纷及其相关因素的平均正确认识率为58%、22%.结论临床护士对护理纠纷及其相关因素的认识还很模糊,急需补充相关知识.建议将法律法规教育纳入继续教育的规范化培训中,加强护理纠纷与法律关系的宣传力度,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护理管理制度,提高护士对护理纠纷及其相关因素的正确认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曾欣荣;刘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介入手术已成为心血管内科一种常见而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手段.但在术后拔除鞘管和压迫止血时,可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虽然少见,但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等.本文探讨了迷走反射发生的原因,并对其预防及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金葵花;刘群;袁琰琴;李琼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函授本科学员进行社区护理实践的效果.方法针对护理函授学员都来至临床第一线,具有临床的丰富经验,掌握了护理学的理论及知识,但缺乏相关的社区护理知识的特点.为此,我们将护理函授本科学员安排在社区实践作为全面能力培养的尝试.结果通过在社区实习3个月使学员提高了对社区护理的了解,促进专业深化,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增强了学习动力.结论通过实践,使学员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融为一体,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作者:伍素华;宫海燕;朱巨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健康教育是所有卫生问题、预防疾病及疾病控制措施的重要问题,它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进人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少影响健康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002年11月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 AP)首先在广东地区出现首批病例,随后在世界多个区域发生了流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命名这种疾病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传染性强、病程进展迅速,造成一定的社会恐慌.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教给病人相关的知识,减轻病人心理负担,调动主观能动性配合消毒隔离、治疗和护理,减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疾病蔓延非常重要.自2003年2月3日~5月12日,我科对94例住院期间的SARS病人进行了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院没有1例护理人员、病人或家属出现院内感染,现将健康教育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淑玲;李海兰;李亚洁;张秀华;刘立捷;尹军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儿童外伤性幕上颅内血肿的护理.方法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结果恢复良好率达81%.结论及早启动规范急救快车道、有效干预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谢秋兰;曾秋明;蔡林苹;曾小芳;李彩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HD)常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而假性动脉瘤也可作为维持长期HD的血管通路[1,2].两者在形成原因、优缺点、并发症及护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笔者参考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阐述自己的观点如下.
作者:刘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血管内支架治疗脑内动脉狭窄是神经外科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报告82例脑动脉狭窄病人行支架治疗的护理,通过脑血管造影确定动脉狭窄的部位及程度,而后将微导管插到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病灶处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术后76例病人临床症状消失,6例病人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好转.护理上强调术前护理、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神经功能观察、心电监护及防治脑血管痉挛的护理.
作者:丹金秀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