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位肝移植术后弥漫性脑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陈月清;严凌燕;蔡友锦;唐丽萍

关键词:肝移植, 脑病, 并发症,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病人术后出现弥漫性脑病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肝移植术后弥漫性脑病的病例及护理.结果:72例患者中68例痊愈,1例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结论:笔者认为做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及细致观察病情至关重要.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药物经济学

    药物经济学通过4种评价方法,对药物治疗的成本和药物治疗的结果两方面进行鉴别、测量和比较,确定佳的治疗方案,以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的药物资源.药物经济学在指导药品定价,遏制药费增长以及临床药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张静;陈琼;张田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体会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急性或慢性炎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成人也不少见.临床上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是由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流感病毒引起.当机体处于细菌感染、营养不良、劳累、寒冷、酗酒、缺氧等情况下,更易导致病毒感染而发病.

    作者:郭群荣;孙艳梅;袁淑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伴焦虑情绪患者的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银杏天宝联合抗焦虑剂丁环螺酮和心理健康教育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伴有焦虑情绪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8例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伴焦虑情绪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9例.A组应用非洛地平、银杏天宝并联合心理健康教育;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用抗焦虑剂盐酸丁环螺酮,疗程均为12W,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两组焦虑状况,采用神经功能残损量表评定脑卒中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并分别检测血压、心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2W末,A、B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焦虑自评量表评定两组治疗后焦虑状况均有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残损评定(SIAS)两组治疗后脑卒中功能障碍恢复状况疗效显著.结论:降压药物、银杏天宝联合抗焦虑剂和心理健康教育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徐凤;张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

    随着生育高峰期的到来,加之适龄产妇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年轻产妇出于各种原因,如疼痛、产后身材的恢复等,而选择了剖宫产,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出来,如果能针对性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就会使产妇达到佳心理状态,以接受手术,为手术后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窦佰兴;房雪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新形势下神经外科ICU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

    目的:为了提高神经外科ICU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患者安全.方法:本文从环境相关因素、疾病相关因素、医护人员相关因素、家属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了强化岗位责任感、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医护沟通、合理人员配置的安全管理对策.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几年来,减少了不安全的因素,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论:实施切实可行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使护理工作更安全、快捷、有效.

    作者:黄珍丽;谢小英;蔡友锦;国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人不典型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不典型院内获得性肺炎(NP)的临床特点,提高疗效.方法:对65例老年不典型NP的临床表现、痰菌培养、药敏试验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不典型NP基础疾病以肿瘤和慢性肺、脑疾病为主,其首发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具有不典型性.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25.7%,并对多种抗生素呈耐药性,头孢哌酮、喹诺酮类的耐药性较低;真菌感染占25.4%,氟康唑对真菌感染有效.结论:早期诊断、根据药敏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时纠正原发病是治疗老年人不典型NP的关键.

    作者:邱昕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神经外科ICU潜在的护理纠纷与对策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ICU潜在的医疗护理纠纷,并结合实际医疗护理工作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通过严格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各项规定,在实际护理中落实护理操作常规,总结潜在性医疗护理隐患,并对各项隐患结合<条例>中各条规定,提出相应措施,避免护理纠纷.结果:神经外科ICU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心、提高服务质量及技术水平、增强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重视护理记录单书写、加强医疗费用透明度等措施,减少临床护理中潜在性医疗护理纠纷.结论:严格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增强法制观念能大限度减低医疗护理风险,预防医疗事故.

    作者:廖燕桃;蔡友锦;李雪冰;国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症病毒性肝炎36例的护理体会

    重症肝炎(包括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虽然发病过程不同,但都有肝实质的损害,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肝功能代偿不全,造成机体各方面代谢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良好的护理工作,及时发现病情早期变化,采取对症处理是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科自2001年6月-2006年12月共收治36例重症肝炎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辛世波;孙艳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心可舒对冠心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可舒治疗冠心病对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我们将108例住院冠心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极化液静脉点滴+消心痛10mg,口服,1天3次,15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极化液静脉点滴+心可舒4片,口服,1天3次,亦15天为一疗程,为治疗组.疗程间休息3-5天,口服药不停用.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下降(p分别<0.01及<0.05),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冠心病人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心可舒片,可有效纠正病人的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利于冠心病恢复及预防或减少发作机会.

    作者:赵方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挤压胃部导致抢救失败的教训

    1.临床资料患者,王某,女,43岁,于腊月24日早饭后与其夫口角,自服敌敌畏300ml,半小时后被家人发现,于8点40分抬入医院抢救.

    作者:朱丹;黄美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径骨结节牵引的观察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常发生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年龄大,钙质流失严重,造成骨质疏松,加上外力作用,很容易发生骨折.大部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恢复较快.

    作者:时玉芝;金莲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喉头喷雾对小儿急性喉炎的有效治疗

    小儿急性喉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该病发病急、病史短,一般夜间加重.由于儿童抵抗力低下,气候变化及成人携带病毒的传播,使病毒进入呼吸道侵犯喉部,引起发热、声音嘶哑、呼吸伴有喉鸣音、喘憋,喉头水肿严重者可引起窒息.

    作者:尉鹏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108例小儿脑瘫效果观察及相应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采用中药、脑功能恢复因子、针灸和物理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案.结果:108例患儿各种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小儿脑瘫如能及时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杨丽;缪礼红;何国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脑梗塞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与护理

    脑梗塞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本病的特点是起病急、恢复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该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虽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该病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大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偏瘫、呼吸困难等.

    作者:王旭平;陈俊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168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ICP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以利于提高围产儿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ICP患者与对照组妊娠结局,新生儿体重、孕周、IUGR、羊水粪染、围产儿死亡、产后出血的比较.结果:观察组168例ICP患者发生母儿并发症150例,占89.29%,对照组发生母儿并发症10例,占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孕周、新生儿体重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观察组的剖腹产118例,对照组的剖腹产6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或p<0.01).结论:应进一步重视ICP,加强产前、产时胎儿宫内状况的监护,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产儿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常见问题的探讨及处理

    目的:探讨LC围手术期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方法:对5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常见问题的探讨及处理.结果:5000例中除17例中转开腹外均顺利完成手术,中转率0.34%.结论:及时总结和处理手术中存在的问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贤梅;张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开颅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对31例开颅手术后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29例患肢症状完全消失临床治愈,占93.55%.其中26例复查彩超,15例栓塞血管完全再通,11例栓塞血管部分再通,侧支循环增加.1例镰旁脑膜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链激酶溶栓3天出现血尿及脑出血破入脑室,停药后好转出院;1例重型颅脑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结论:提出预防应从病因出发,通过早期积极主动和被动活动促进静脉回流.开颅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病情,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协助医师做好预防性抗凝扩容治疗,观察预防治疗后的效果,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月清;严凌燕;蔡友锦;李雪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骨折病人健康教育方法与实践

    在患者入院、住院及出院三个阶段,由专业护士抟授治疗、护理、保健等知识.1.入院阶段专业护士热情接待每一位病人,要主动介绍病房环境、卫生制度、设施、作息探视时间等,以及负责的医生和护士,使病人较快适应医院的环境,让其感受到医院有一种安全感和亲切感,以佳的身心状况接受治疗.

    作者:李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当心头孢哌酮钠迟发过敏反应

    头孢哌酮钠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都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副作用少,属于临床安全用药之一.但我们要重视另外一类过敏反应,即头孢哌酮钠的迟发过敏反应.

    作者:代国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护理

    当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发生病变时,会分泌过量的醛固酮,使人体内分泌代谢产生一系列紊乱现象,临床上表现为特征性高血压和低血钾的综合征候群,称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临床上大部分病人因为肾上腺腺瘤而导致原醛症的发生,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我院在2006年3月收治了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经手术治疗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