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苒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采用中药、脑功能恢复因子、针灸和物理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案.结果:108例患儿各种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小儿脑瘫如能及时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杨丽;缪礼红;何国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对43例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发现术后恢复与手术皮瓣、引流管的护理、心理因素等有密切关系,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适时加强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减轻并发症的症状.
作者:胡跃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总结钬激光输尿管镜下碎石术156例的手术配合经验.
作者:邱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自2005年7月开始,我院急诊科增加了一档新的班次,由急诊护理组长参与夜间急诊的值班工作,全面负责夜间高峰时段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实施一年多下来,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彩娟;周萍;彭秀珠;黄彩瑛;陆霞芳;张燕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病人适宜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将4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病人随机分为教育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入院宣教、术前准备、术后注意事项等常规指导,不做健康知识教育;教育组采取全程分期教育模式,对病人进行综合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教育组疗效及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健康教育措施对颅内动脉瘤栓塞疗效有积极影响.
作者:杨淑芳;孙秀香;季亚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输液外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有的将会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引发医疗护理纠纷.所以,认真分析发生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黄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对31例开颅手术后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29例患肢症状完全消失临床治愈,占93.55%.其中26例复查彩超,15例栓塞血管完全再通,11例栓塞血管部分再通,侧支循环增加.1例镰旁脑膜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链激酶溶栓3天出现血尿及脑出血破入脑室,停药后好转出院;1例重型颅脑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结论:提出预防应从病因出发,通过早期积极主动和被动活动促进静脉回流.开颅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病情,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协助医师做好预防性抗凝扩容治疗,观察预防治疗后的效果,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月清;严凌燕;蔡友锦;李雪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肝炎是目前传染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特别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病人较多,并且久治不愈,随着病程的延续及各方面因素,疾病的转归及愈后均不理想,因此患此病的病人多数心情焦虑,易激动、恐惧、情绪低落、渴求等种种心理反应.我院2006年1月-2006年6月间收治约156例肝炎病人,其中142例出现异常心理反应.为此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春霞;王秀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院普外科自1995-2005年间,将宫外孕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2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均为育龄女性患者.年龄18-45岁,平均29.5岁.其中经产妇8例(曾行女扎手术者4例),未产妇4例.发病至就诊时间,8小时以内者9例,8-25小时者3例.发病至末次月经时间为5-42天,其中5-20天者5例(经量较少),42-47天者7例(经量正常).
作者:龙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临床上为患者置入胃管进行洗胃,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传统的胃管置入方法是当胃管通过咽喉部(14-16 cm)时,抬高患者头部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随吞咽动作置入至所需长度,此种方法容易引起患者恶心、呕吐、鼻粘膜损伤致鼻出血,造成置管困难或失败,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胃管置入的新方法,临床应用84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邹筱;俞萍;鲍晓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LC围手术期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方法:对5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常见问题的探讨及处理.结果:5000例中除17例中转开腹外均顺利完成手术,中转率0.34%.结论:及时总结和处理手术中存在的问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贤梅;张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etamy,LC)以其安全、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被广大外科医生所认同,成为治疗单纯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方法.我院自2003年4月-2006年12月共施行LC手术746例,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沈丽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循证护理这一新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护士重视和应用,在促进护理学科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重点介绍循证护理的定义及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作者:丁海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针对21世纪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条件下,抑郁、焦虑症发病率较高,而中国传统意识和综合性医院对心理疾患认识、诊治存在一定误区,分析其原因,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作者:高淑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适用于气管切开术后初期病人较为理想的气道湿化方式.方法:将气管切开病人37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9例采用微量泵持续注入气道湿化,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方法湿化即定量间断气道湿化法,观察术后第一、三、五天分泌物粘度,吸痰频率以及第七天继发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试验组湿化效果理想,未发现痰痂,对照组痰液粘稠并发现4例痰痂;吸痰频率第一天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天开始具有显著差异(p<0.05);继发肺部感染率试验组为0,对照组为11.11%.结论:气管切开初期宜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以减少肺部感染,避免痰痂形成,保证病人安全.
作者:范仉金;张超;张芳;徐建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常发生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年龄大,钙质流失严重,造成骨质疏松,加上外力作用,很容易发生骨折.大部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恢复较快.
作者:时玉芝;金莲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上尿路手术后常规放置支架管以达到支持和引流作用,传统的开放式外支架引流易出现逆行感染和外支架管外端的断裂等并发症,我科自2003年2月-2006年10月,对159例病人采用了内置双J管引流,减少了病人的痛苦,避免了逆行感染的发生,效果良好,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金霞;童远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家庭照顾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心和重视,本文就老年人家庭护理的必要性、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地阐述,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套老年人家庭护理策略,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王井霞;张开利;唐四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急性或慢性炎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成人也不少见.临床上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是由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流感病毒引起.当机体处于细菌感染、营养不良、劳累、寒冷、酗酒、缺氧等情况下,更易导致病毒感染而发病.
作者:郭群荣;孙艳梅;袁淑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护理的异同.方法:将我院2005年7月-2006年6月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腹腔镜组45例和开腹组22例,比较两组护理特点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疼痛时间、术后输液天数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开腹组,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β-HCG恢复天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节省了护理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
作者:薛蓉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