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头喷雾对小儿急性喉炎的有效治疗

尉鹏飞

关键词:
摘要:小儿急性喉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该病发病急、病史短,一般夜间加重.由于儿童抵抗力低下,气候变化及成人携带病毒的传播,使病毒进入呼吸道侵犯喉部,引起发热、声音嘶哑、呼吸伴有喉鸣音、喘憋,喉头水肿严重者可引起窒息.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38例糖尿病足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糖尿病足部护理在临床中的价值及护理特点.方法:选择符合Wagner溃疡分级的糖尿病足患者38例,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1例感觉异常的患者未发生溃疡,17例溃疡患者,除1例截趾,1例截肢,1例自动出院外,14例痊愈.结论:加强宣教,正确护理,对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素香;贺丹琼;金晖;鞠昌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开颅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对31例开颅手术后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29例患肢症状完全消失临床治愈,占93.55%.其中26例复查彩超,15例栓塞血管完全再通,11例栓塞血管部分再通,侧支循环增加.1例镰旁脑膜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链激酶溶栓3天出现血尿及脑出血破入脑室,停药后好转出院;1例重型颅脑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结论:提出预防应从病因出发,通过早期积极主动和被动活动促进静脉回流.开颅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病情,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协助医师做好预防性抗凝扩容治疗,观察预防治疗后的效果,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月清;严凌燕;蔡友锦;李雪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视慢性肝炎病人的心理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肝炎是目前传染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特别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病人较多,并且久治不愈,随着病程的延续及各方面因素,疾病的转归及愈后均不理想,因此患此病的病人多数心情焦虑,易激动、恐惧、情绪低落、渴求等种种心理反应.我院2006年1月-2006年6月间收治约156例肝炎病人,其中142例出现异常心理反应.为此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春霞;王秀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急诊护理组长夜间值班制的实施与进展

    自2005年7月开始,我院急诊科增加了一档新的班次,由急诊护理组长参与夜间急诊的值班工作,全面负责夜间高峰时段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实施一年多下来,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彩娟;周萍;彭秀珠;黄彩瑛;陆霞芳;张燕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钬激光输尿管镜下碎石术156例的手术配合经验.

    作者:邱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人群健康状况影响的评估

    目的:评估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测定对象为某社区卫生服务站所辖的三个科的研究院所参加了2004、2005、2006年健康体检的1865名职工,由社区医生或社区护士定期对体检存在问题的职工给予健康教育及咨询,采取以个人咨询为主,结合集体讲座和观看健康教育片的方式.结果:显示参加健康教育咨询次数多的人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加次数少或不参加的人.结论:表明在坚持每年体检的前提下,即使是一般的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都对人们的健康状况有明显的帮助.

    作者:黎么菊;付云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症病毒性肝炎36例的护理体会

    重症肝炎(包括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虽然发病过程不同,但都有肝实质的损害,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肝功能代偿不全,造成机体各方面代谢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良好的护理工作,及时发现病情早期变化,采取对症处理是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科自2001年6月-2006年12月共收治36例重症肝炎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辛世波;孙艳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108例小儿脑瘫效果观察及相应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采用中药、脑功能恢复因子、针灸和物理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案.结果:108例患儿各种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小儿脑瘫如能及时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杨丽;缪礼红;何国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原位肝移植术后弥漫性脑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肝移植病人术后出现弥漫性脑病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肝移植术后弥漫性脑病的病例及护理.结果:72例患者中68例痊愈,1例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结论:笔者认为做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及细致观察病情至关重要.

    作者:陈月清;严凌燕;蔡友锦;唐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

    随着生育高峰期的到来,加之适龄产妇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年轻产妇出于各种原因,如疼痛、产后身材的恢复等,而选择了剖宫产,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出来,如果能针对性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就会使产妇达到佳心理状态,以接受手术,为手术后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窦佰兴;房雪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AOPP三期护理要点浅谈

    急性有机磷农药根据毒性大小可分为剧毒类:如甲拌磷、对硫磷等;高毒类:如敌敌畏、甲基内吸磷、乙硫磷等;低毒类:如敌百虫、乐果、马拉硫磷等.有机磷农药多数具有恶臭或大蒜味,难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侵入体内引起急性中毒[1].

    作者:杜玉玲;孙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嘉定区老年人肺结核患病情况分析

    本文对嘉定区1999-2003年登记在册的新发老年肺结核病例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期望能通过分析结果引起全社会对老年肺结核防治工作的重视.所有列入统计的病人均进行了抗酸杆菌涂片、培养和X线胸片检查,并经临床诊断小组定诊、疗效考核确诊为肺结核的病例.资料来源于住院及门诊病史.统计分析显示:老年肺结核占新登病例比高达45.2%,涂阳比为55.7%.全社会重视老年肺结核病的防治已刻不容缓.

    作者:梁海鹰;王正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是腹部外科危重的疾病之一,其特点起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其治疗措施是纠正内环境紊乱、把握手术时机,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我科于2003年8月份收治1例此病人,并抢救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欧阳桂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例直肠癌miles术后肠梗阻病人的灌肠方法

    1例直肠癌miles手术后肠梗阻病人,常规灌肠无效,经选择合适的灌肠液及体位,反复多次、小剂量自结肠造瘘口处注入灌肠液,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刘守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肌肉注射曲马多导致全身强制性抽搐1例报告

    曲马多是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适用于癌症疼痛、骨折或术后疼痛等各种急、慢性疼痛的治疗.个别病人由于自身性质或特殊体质,正常使用时,暴露出潜在的不良反应,现将1例肌肉注射曲马多导致全身强制性抽搐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时玉芝;金莲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加强聘用护士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聘用制护理人员已成为军队医院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使用和管理好聘用护士,对医院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从招聘、录取、完善管理机制、注重聘用制护理人员的培养使用、实行竞争上岗,优聘劣汰的方式进行管理,从而保证了护理队伍的稳定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星;易秀英;李凤葵;张海蕾;张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医学系心理学的一门科学,如今已成为护理工作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妇怀孕后,心理、生理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妇的身心健康.因此,了解产妇的心理,做好心理护理,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痛苦,缩短产程,使婴儿顺利娩出,保证母子平安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168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ICP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以利于提高围产儿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ICP患者与对照组妊娠结局,新生儿体重、孕周、IUGR、羊水粪染、围产儿死亡、产后出血的比较.结果:观察组168例ICP患者发生母儿并发症150例,占89.29%,对照组发生母儿并发症10例,占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孕周、新生儿体重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观察组的剖腹产118例,对照组的剖腹产6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或p<0.01).结论:应进一步重视ICP,加强产前、产时胎儿宫内状况的监护,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产儿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赣榆县5年内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分析

    为掌握我县儿童意外死亡情况,分析原因,提出干预措施,以减少意外死亡的发生,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现对我县2001-2005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韦晓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

    输液外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有的将会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引发医疗护理纠纷.所以,认真分析发生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黄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