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动脉瘤栓塞病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杨淑芳;孙秀香;季亚清

关键词:血管栓塞, 脑动脉瘤, 健康教育,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病人适宜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将4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病人随机分为教育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入院宣教、术前准备、术后注意事项等常规指导,不做健康知识教育;教育组采取全程分期教育模式,对病人进行综合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教育组疗效及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健康教育措施对颅内动脉瘤栓塞疗效有积极影响.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1例直肠癌miles术后肠梗阻病人的灌肠方法

    1例直肠癌miles手术后肠梗阻病人,常规灌肠无效,经选择合适的灌肠液及体位,反复多次、小剂量自结肠造瘘口处注入灌肠液,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刘守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运用新的质量控制方法实施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是护理管理的重点.随着护理学科和护理管理的深入,我们发现以往的质量管理方法存在有不足的地方,已不能适应当今护理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总结了不足的地方,重新修订了护理质量的方法,采取护理部不定时间、不同内容进行质控的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金莲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伴焦虑情绪患者的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银杏天宝联合抗焦虑剂丁环螺酮和心理健康教育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伴有焦虑情绪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8例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伴焦虑情绪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9例.A组应用非洛地平、银杏天宝并联合心理健康教育;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用抗焦虑剂盐酸丁环螺酮,疗程均为12W,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两组焦虑状况,采用神经功能残损量表评定脑卒中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并分别检测血压、心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2W末,A、B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焦虑自评量表评定两组治疗后焦虑状况均有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残损评定(SIAS)两组治疗后脑卒中功能障碍恢复状况疗效显著.结论:降压药物、银杏天宝联合抗焦虑剂和心理健康教育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徐凤;张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钬激光输尿管镜下碎石术156例的手术配合经验.

    作者:邱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喉头喷雾对小儿急性喉炎的有效治疗

    小儿急性喉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该病发病急、病史短,一般夜间加重.由于儿童抵抗力低下,气候变化及成人携带病毒的传播,使病毒进入呼吸道侵犯喉部,引起发热、声音嘶哑、呼吸伴有喉鸣音、喘憋,喉头水肿严重者可引起窒息.

    作者:尉鹏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AOPP三期护理要点浅谈

    急性有机磷农药根据毒性大小可分为剧毒类:如甲拌磷、对硫磷等;高毒类:如敌敌畏、甲基内吸磷、乙硫磷等;低毒类:如敌百虫、乐果、马拉硫磷等.有机磷农药多数具有恶臭或大蒜味,难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侵入体内引起急性中毒[1].

    作者:杜玉玲;孙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体会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急性或慢性炎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成人也不少见.临床上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是由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流感病毒引起.当机体处于细菌感染、营养不良、劳累、寒冷、酗酒、缺氧等情况下,更易导致病毒感染而发病.

    作者:郭群荣;孙艳梅;袁淑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人群健康状况影响的评估

    目的:评估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测定对象为某社区卫生服务站所辖的三个科的研究院所参加了2004、2005、2006年健康体检的1865名职工,由社区医生或社区护士定期对体检存在问题的职工给予健康教育及咨询,采取以个人咨询为主,结合集体讲座和观看健康教育片的方式.结果:显示参加健康教育咨询次数多的人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加次数少或不参加的人.结论:表明在坚持每年体检的前提下,即使是一般的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都对人们的健康状况有明显的帮助.

    作者:黎么菊;付云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新形势下神经外科ICU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

    目的:为了提高神经外科ICU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患者安全.方法:本文从环境相关因素、疾病相关因素、医护人员相关因素、家属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了强化岗位责任感、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医护沟通、合理人员配置的安全管理对策.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几年来,减少了不安全的因素,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论:实施切实可行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使护理工作更安全、快捷、有效.

    作者:黄珍丽;谢小英;蔡友锦;国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剖宫产率升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我院5年来剖宫产率的变化、剖宫产指征的情况,为降低剖宫产率制定具体护理措施.方法:对2001-2004年剖宫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剖宫产率31.40%,剖宫产率逐年增加,2001年为22.20%,到2005年为47.24%,有极显著差异(p<0.005).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2001年为5.71%,2005年为13.45%,明显增高,有极显著差异(p<0.005).结论:加强产前教育,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

    作者:徐相婷;李志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护理

    当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发生病变时,会分泌过量的醛固酮,使人体内分泌代谢产生一系列紊乱现象,临床上表现为特征性高血压和低血钾的综合征候群,称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临床上大部分病人因为肾上腺腺瘤而导致原醛症的发生,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我院在2006年3月收治了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经手术治疗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谈综合性医院对抑郁焦虑症患者早期识别误区及对策

    本文针对21世纪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条件下,抑郁、焦虑症发病率较高,而中国传统意识和综合性医院对心理疾患认识、诊治存在一定误区,分析其原因,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作者:高淑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当心头孢哌酮钠迟发过敏反应

    头孢哌酮钠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都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副作用少,属于临床安全用药之一.但我们要重视另外一类过敏反应,即头孢哌酮钠的迟发过敏反应.

    作者:代国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谈护患沟通对预防护理纠纷的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健康观念有了根本的转变,住院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因而,护理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纠纷发生均与护患沟通障碍有关,而护理工作的质量取决于护士的综合素质,现将护患沟通对预防护理纠纷作用作如下介绍.

    作者:金莲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腹腔镜与开腹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护理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护理的异同.方法:将我院2005年7月-2006年6月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腹腔镜组45例和开腹组22例,比较两组护理特点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疼痛时间、术后输液天数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开腹组,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β-HCG恢复天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节省了护理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

    作者:薛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骨折病人健康教育方法与实践

    在患者入院、住院及出院三个阶段,由专业护士抟授治疗、护理、保健等知识.1.入院阶段专业护士热情接待每一位病人,要主动介绍病房环境、卫生制度、设施、作息探视时间等,以及负责的医生和护士,使病人较快适应医院的环境,让其感受到医院有一种安全感和亲切感,以佳的身心状况接受治疗.

    作者:李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原位肝移植术后弥漫性脑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肝移植病人术后出现弥漫性脑病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肝移植术后弥漫性脑病的病例及护理.结果:72例患者中68例痊愈,1例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结论:笔者认为做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及细致观察病情至关重要.

    作者:陈月清;严凌燕;蔡友锦;唐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谈老年患者便秘的防治与护理

    目的:改善老年患者的便秘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药物润肠通便、腹部顺时针按摩以增加结肠动力,有针对性地进行饮食、运动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调节等方面对老年便秘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结果:可明显改善便秘的症状.

    作者:哈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径骨结节牵引的观察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常发生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年龄大,钙质流失严重,造成骨质疏松,加上外力作用,很容易发生骨折.大部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恢复较快.

    作者:时玉芝;金莲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入院宣教存在问题及对策

    入院宣教工作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服务项目,护士应对病人实行从入院到出院一整套全方位的健康指导,使住院病人积极调整心理状态,尽快适应医院病室的环境,配合治疗,促进康复.通过入院宣教,让每位新入院病人产生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和消除对住院的恐惧,也是对新环境的适应及适应新人际关系的开始.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工作繁忙、时机不当、思想不重视等因素,在接待病人时,表现为宣教不细致、表情淡漠等多种问题.

    作者:邵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