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情景记忆特点

付晔;安敏飞;何金彩;敬攀;王晓笳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认知功能, 情景记忆痴呆
摘要: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情景记忆的特点.方法:本研究采用双盲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在我院睡眠呼吸障碍专科就诊并进行夜间8h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90名OSAS患者(轻度OSAS组、中度OSAS组和重度OSAS组,各30例)以及30例对照组应用听觉词汇学习测验(AVLT)评估情景记忆.结果:四组之间AVLT测试中即刻记忆、延时回忆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认回忆测试成绩无差异(P>0.05).结论:OSAS患者的情景记忆障碍以即刻记忆和延时回忆能力显著下降为特点,而再认回忆影响不明显,提示OSAS显著影响了患者记忆的编码及储存,而学习能力尚未损害.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人工破膜后应用安定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选择我院2014级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90例作为分析对象,将着90例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45例.常规组学生采用常规的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即常规的图片教学、实验动手教学;实验组采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进行人体组织实验教学.结果:利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进行教学的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89.7±9.2)与常规组学生的理论成绩(88.9± 9.7)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学生的实验平均成绩(94.2±5.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实验平均成绩(67.9± 9.7),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问卷形式对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普遍认为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能够显著的提升学习效果,对整个实验教学有着显著的帮助.结论: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当中有着明显的效果,能够直观的给学生显示显微镜下的图像,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人体组织学教学内容,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现学生的学习潜力,值得在教学过程中借鉴使用.

    作者:李莉;管海辰;柳洁;饶利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60例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强的松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结论:以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保护患者肺部组织,阻止疾病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璇;宋其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西医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研究中西医疗法应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6例.A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肠炎饮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A组的80.56%(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联合应用于慢性腹泻的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合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关于内科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了优质护理干预在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内科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该组病患者接受的是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该组病患者接受的是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病患者相比,经过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病患者具有更高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以及满意程度(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内科疾病患者护理中具有着明显的效果,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与意义.

    作者:白雁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及药学监护

    目的: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予以探究并分析,从而针对性加强药学监护.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的处方病历资料共800份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处方,从而采取有效的药学监护措施.结果:对800份处方病历进行分析后,了解到选药不合理的处方病历有200份,给药途径的不合理性和给药时间的不合理的病历有300份,抗菌药物的给药剂量不合理的病历有280份,预防用药不合理的病历有8份,处方书写不规范的病历有12份,表明:药学监护是保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途径,且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药学监护具有必要性.结论:临床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要采取合理、有效的药学监护对策,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在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同时,降低患者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陆惠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我院儿科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7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儿科疾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率为87.04%,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治疗效果良好,尤其是感染性疾病.结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者:罗占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助产士产前教育对初产妇产程及自然分娩率的改善作用

    目的:研究助产士产前教育对初产妇产程的影响,并分析对产妇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改善情况.方法:筛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入院待产的初产妇524例,在了解产妇的自我意愿后将其分为了实验组210例和对照组314例,分别对两组产妇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临床产前知识教育,并对比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情况以及产程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的比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产妇,且产程中的配合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相比较,两组产妇之间有显著差异,表明本次统计试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妇产前实施有效的助产士产前教育,能更好的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信心,并促进产妇的产程配合,并有效的完成其主动性配合,对提高自然分娩率有极大促进作用,在临床分娩护理中,可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马慧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工作中的价值

    目的 探究对慢性乙肝病患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乙肝病患78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教育组,每组均为39例.对常规组病患实施常规护理,对教育组病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教育组病患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病患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乙肝病患实施健康教育可帮助提升病患对于所患疾病的科学认识度,增强护理质量,为病患带去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邓兆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清淋汤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清淋汤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清淋汤进行治疗,一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87.50%,观察组为90.63%,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6.2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8.13%,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清淋汤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与西药无差异,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经济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严梅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骨科病房安全管理中运用品管圈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骨科病房安全管理中运用品管圈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骨科病房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病房管理,观察组运用品管圈管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3.33%,对照为75%,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各项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病房安全管理中运用品管圈管理有效的提升护理管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周聂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傣族医药学探析

    体质是个体生命活动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的特质.其影响因素包括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有嘎麻(先天因素)、底沙档三(地域环境)、稳雅档三(年龄)、出生日期、性格特征、形体特征、饮食、生活条件等,社会因素有职业、教育、家庭等.傣族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质的认识独具特色,其认为影响傣族体质的主要是自然因素,具体如下.

    作者:任艳利;张维;尚天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00例预防麻疹的疗效研究

    本文研究分析现代预防医学在预防麻疹的操作方法及临床疗效,证实现代医学在预防麻疹的确切效果.选择麻疹流行区1~5岁的儿童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一组使用现代预防医学方法进行预防治疗,为观察组;一组使用传统的预防方法进行预防,为对照组.将2组对象的发病率、不良发应率等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发病仅为4%,较对照组发病12%,有明显的优势,在不良反应、在不良反应、发病时间、病情进展程度及研究对象满意度等临床数据的比较中,观察组均有明显优势.说明现代预防医学在麻疹的预防中较传统的预防方法有明显的优势,适于预防中的使用.

    作者:蒋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儿科临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儿科输液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路径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6月期间接收的160例住院输液治疗患儿作为护理服务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输液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主动配合率、穿刺成功率、哭闹情况等指标差异.结果 输液期间,观察组患儿哭闹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且1次穿刺成功率及主动配合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输液过程中,针对性给予患儿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增加患儿护理配合度,强化1次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了解动态血糖监测仪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方法:由专职护士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320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监测前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宣教.结果:识别无症状性低血糖,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血糖波动,护士能及时有效解除CGMS的故障.结论:有效指导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治疗依从性,并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王佳颖;朱宏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试析社会药剂师与临床合理用药

    药剂师的主要职责描述如下: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对药物临床应用提出改进意见;参与查房和会诊,参与危重病人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指导护士做好药品请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提供有关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结合临床用药,开展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这从中揭示了临床药师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关系.

    作者:吴筱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31例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观察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指标.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31例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检验结果.结果:早期16例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全部治愈,15例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中有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0.00%;HBV感染、EBV感染、CMV感染、立克次氏体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是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及早对患者进行确诊后给予有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斯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医养生与日本书道

    1 日本书道起源于中国百济( 公元前 18 年 ~660 年,又称南扶余) 是古代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国家,其第十三任君主近肖古王曾派阿直岐、王仁等人到日本传播儒教和汉字,此时正值日本的大和时代,百济国成为传递中国的汉字、佛教、制陶技术等文化至日本的友好媒介.

    作者:陈岩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一次性根充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一次性根充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急性牙髓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根充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根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疼痛评分和长期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天后,疼痛评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治疗成功率为95%,略高于对照组的92.19%,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充治疗急性牙髓炎,治疗效果略高于传统根充法,但是能够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同时降低感染几率,对于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费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景山;陈万椿;李雪秋;赵经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俯卧位通气在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中的护理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氧合疗效及护理.方法 收集我科38例各种原因导致的ARDS患者均符合应用俯卧位通气并实施相关护理措施,比较不同时间段PH, PaCO2 ,及PaO2值的改善情况.结果 经俯卧位通气后,患者血气分析示,氧合状况明显得到改善,缩短拔管时间,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俯卧位通气能明显改善患者氧合情况,促进肺部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不张的发生,在实施过程中并妥善固定导管,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文俊;王艳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儿科输液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管理分析

    目的 观察并探讨儿科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300例儿科输液室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护理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护理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评估患儿家属对我院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结果 护理组满意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6.7%);结论 在儿科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规范护理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程度具有推动作用.

    作者:李淑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