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情景记忆特点

付晔;安敏飞;何金彩;敬攀;王晓笳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认知功能, 情景记忆痴呆
摘要: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情景记忆的特点.方法:本研究采用双盲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在我院睡眠呼吸障碍专科就诊并进行夜间8h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90名OSAS患者(轻度OSAS组、中度OSAS组和重度OSAS组,各30例)以及30例对照组应用听觉词汇学习测验(AVLT)评估情景记忆.结果:四组之间AVLT测试中即刻记忆、延时回忆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认回忆测试成绩无差异(P>0.05).结论:OSAS患者的情景记忆障碍以即刻记忆和延时回忆能力显著下降为特点,而再认回忆影响不明显,提示OSAS显著影响了患者记忆的编码及储存,而学习能力尚未损害.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脉血康胶囊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脉血康胶囊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就诊的继发性闭经患者68人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34 例,给予黄体酮胶囊100mg,2次/日口服10d 为 1 个疗程;治疗组 34 例,给予脉血康胶囊口服,4粒,3次/日口服,口服至月经来潮,后月经周期前7天开始口服,至月经来潮停药.结果 治疗 3个周期后,随访 3个月,2 组月经恢复正常周期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使用脉血康胶囊可有效治疗继发性闭经.

    作者:张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34例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护理探析

    本文探讨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针对34 例高龄胃癌患者均给予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治疗及术后护理,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负面情绪变化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表明34 例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经术后护理后,其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均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 23.53%(8 例),护理满意度高.说明胃癌患者实施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后给予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负面心理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洪妍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工作中的价值

    目的 探究对慢性乙肝病患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乙肝病患78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教育组,每组均为39例.对常规组病患实施常规护理,对教育组病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教育组病患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病患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乙肝病患实施健康教育可帮助提升病患对于所患疾病的科学认识度,增强护理质量,为病患带去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邓兆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疗效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1.11-2015.11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4例疝气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一组17例患者采取传统修补术治疗设为对照组;一组17例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疗程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11.76%(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5/17),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具有痛苦小、出血量少、恢复迅速、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付同祥;苏振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引入护生志愿者入肿瘤病房对于优化优质护理的探讨

    目的 探讨护生志愿者进入肿瘤病房可行性、方式及活动内容 .方法:对在住院的52例患有肿瘤的患者发放问卷,以期了解肿瘤患者对引入护生志愿者参与优质护理的认同情况.结果护生志愿者在肿瘤病房开展了心理治疗、保健操、穴位按摩和基础护理等活动,志愿活动受到80%的患者的欢迎;志愿活动一般应安排在下午,以每周1次,持续时间1~2h为宜.结论护生志愿者进入肿瘤病房开展志愿活动对患者、志愿者本身及医院均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胡丽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4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给予西药的基础上结合中草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不及观察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慢性前列腺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其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许建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体感音乐在妇产科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妇科手术患者采用体感音乐护理后焦虑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妇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d、术后3d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视觉模拟焦虑评分(VAS)等相关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心率以及收缩压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舒张压以及VAS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3d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等指标对比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应用体感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帮助患者安然渡过手术,但并不会影响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杨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60例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强的松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结论:以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保护患者肺部组织,阻止疾病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璇;宋其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医学人性化教育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

    目的 研究医学人性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进行处理改进.方法 选取医学专业的18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性分析研究的方式对其人性化教育的资料和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处理,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结果 2013级医学生与2014级医学生在处理前后组间人性化素养问卷评分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两个级的医学生人性化素养问卷得分在处理前后组内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 医学人性化教育中医学生的人性化素养较低,针对性处理后可有效改进教学效果,保证学生人性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杨娟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9例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观察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将49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B组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42.33±4.12)min、B组(68.39±10.12)min,P<0.05.A组治愈总有效率94.23%,B组总有效率86.00%;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P均<0.05.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俯卧位通气在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中的护理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氧合疗效及护理.方法 收集我科38例各种原因导致的ARDS患者均符合应用俯卧位通气并实施相关护理措施,比较不同时间段PH, PaCO2 ,及PaO2值的改善情况.结果 经俯卧位通气后,患者血气分析示,氧合状况明显得到改善,缩短拔管时间,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俯卧位通气能明显改善患者氧合情况,促进肺部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不张的发生,在实施过程中并妥善固定导管,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文俊;王艳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奥氮平的研究进展

    奥氮平是一种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是噻吩苯并二嗪衍生物,本文主要总结了奥氮平在作用机理、适应症、不良反应和合成工艺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张莉娇;吴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的效果.方法:选取32例牙周病患者,经过基础治疗后,采用方丝弓矫正技术进行牙齿矫正,利用Hawley改良型保持器保持牙齿正常症状,1年后复查,观察患者的前牙覆盖距离、牙周出血指数、前牙覆颌深度、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指标.结果:32例患者都得到了成功的矫正,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前牙覆盖距离、牙周出血指数、前牙覆颌深度、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指标有了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的复查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对于牙周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万椿;王景山;王立志;孔祥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157例外阴、宫颈病变的细胞病理诊断分析

    本文评价细胞病理学检查在外阴、宫颈病变的细胞病理诊断价值.对157例外阴、宫颈活体组织及宫颈、阴道细胞涂片进行组织病理及细胞病理诊断.说明细胞病理检查能较好地反映病变性质,对外阴、宫颈病变能够作出初步诊断.

    作者:鲍双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70例小肠瘘的肠外营养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采用肠外营养治疗小肠瘘的疗效,并总结小肠瘘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确诊的70例小肠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A组(17例)经外周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液+胰岛素直接加入;B组(18例)经外周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液+胰岛素静脉泵入;C组(17例)给予中心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液+胰岛素直接加入;D组(18例)给予中心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液+胰岛素静脉泵入.对比观察4组不同肠外营养输注途径及胰岛素输注方式在营养液输注前1h、输注后1h、4h、12h及输注完毕后2h的各时段所测血糖水平变化.结果:C、D组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均低于A、B组.D组输注后4h与1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经中心静脉途径输注全合一肠外营养液的同时静脉泵入胰岛素能有效的维持血糖水平.

    作者:陈瑞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心理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术患者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舒适护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一门精心的护理艺术,心理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从2009年12月起,我科把心理舒适护理的模式与手术室整体护理相结合,运用于手术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仅将心理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术患者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高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蔗糖铁联合促红素治疗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静脉用蔗糖铁联合促红素治疗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血液净化室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23例,给予静脉滴注蔗糖铁,100mg/次,每周2次,直至补完总铁量,改成维持治疗,每两周1次,100mg/次,同时静脉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抽血检查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结果 治疗后4、8、12周上述观察指标均有明显的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周差异更显著.结论 蔗糖铁联合促红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有效、安全,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周忠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西医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研究中西医疗法应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6例.A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肠炎饮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A组的80.56%(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联合应用于慢性腹泻的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合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及药学监护

    目的: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予以探究并分析,从而针对性加强药学监护.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的处方病历资料共800份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处方,从而采取有效的药学监护措施.结果:对800份处方病历进行分析后,了解到选药不合理的处方病历有200份,给药途径的不合理性和给药时间的不合理的病历有300份,抗菌药物的给药剂量不合理的病历有280份,预防用药不合理的病历有8份,处方书写不规范的病历有12份,表明:药学监护是保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途径,且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药学监护具有必要性.结论:临床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要采取合理、有效的药学监护对策,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在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同时,降低患者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陆惠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连续全胃肠外营养对复合外伤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探究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连续全胃肠外营养对复合外伤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输注肠外营养的非糖尿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经双腔中心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液,同时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经外周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同时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统计两组不同的肠外营养输注途径及胰岛素输注方式在营养液输注前1h、输注后1h、4h、12 h及输注完毕后2h的各时段所测血糖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不同时间血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全胃肠外营养连续治疗时,血糖波动较小,同时采用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能有效地维持血糖水平.

    作者:李少荣;王军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