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移植患者术后护理

陈瑾

关键词:肝移植术, 患者, 手术, 血流动力学, 近远期疗效, 输液治疗, 灌注损伤, 肝病病人, 无肝期, 创伤性, 术后, 输血, 生理, 渗液, 渗血, 监护, 机体, 化学, 管理, 出血
摘要:肝移植术是对晚期肝病病人进行的巨大创伤性手术。手术常伴有大量的出血,渗血、渗液及输血、输液治疗。长时间的手术打击,无肝期及新肝的灌注损伤等均可导致机体病理、生理、化学及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变化,术后各方面的监护与管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近远期疗效。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妇科肿瘤术后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保守治疗10例和手术联合抗凝溶栓治疗6例,治疗2~3周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复查彩超证实下肢静脉再通,无并发症发生,后期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妇科肿瘤术后合并DVT引起重视,保守或手术治疗均有效。通过临床早期护理和实施健康教育,防止血栓再发和促进后期再通。

    作者:辛夷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论对糖尿病人的护理的优化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比10年前高出3~4倍,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进行治疗,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周春玲;曹爱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对预防脑血管疾病再发的影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2年底发布的《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中指出,我国现有确诊慢性病患者2.6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中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据2008年我国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显示,脑血管疾病以22.45%的死亡率位列我国疾病致死原因的第一位,呈现出“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的特点。我国每年死于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高于欧美国家4到5倍,是日本的3.5倍,甚至高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发病率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复发率超过30%,5年内再次发生率达54%;脑卒中患者幸存者中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据估算,我国县以上医院每年脑卒中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达120亿元,间接费用高达400亿元以上。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卒中大国,脑血管疾病已对国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作者:魏丽;窦继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成人急性腹泻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司邦得治疗成人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成人急性腹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司邦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相关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司邦得治疗成人急性腹泻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夏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泰素联合双氟脱氧胞苷治疗晚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为了研究分析泰素联合双氟脱氧胞苷在治疗晚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主要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治疗的64例晚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通过临床对患者进行静滴3小时的规格为60mg/m2泰素注射液。在治疗期中,在第1天和第8天使用注射用盐酸双氟脱氧胞苷800-1000mg/m2少于1个小时的静脉滴注。进行21天治疗之后,重复进行。通过WHO标准为衡量依据来对治疗效果和毒性进行判定。结果:CR为3.125%,RR为46.875%,DCR为84.375%,PR为43.75%,PD为15.625%, SD为37.5%,中位没有进展生存期5.6个月。结论:不难看出,泰素联合双氟脱氧胞苷对晚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很好。

    作者:宋书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三家医话》成书缘由

    《三家医话》是由清代名医王孟英所编纂,包括《柳洲医话》、《愿体医话》、《潜斋医话》,因这三部医书文字不多,内容精炼,主题一致,故自刊行之始就是合刊。清咸丰元年(1851)重庆堂刻,常用作点校《三家医话》的主校本[1]。其共同特点是皆以简效方为主展开医话。重视简效方的应用是王氏的一大特点,因为他认为:一病有一药可治,一证有一方可疗,常见有病者而难遇其方,有方者而不遇其病。他曾说:“吾意择一庙宇,书其门曰:施药不如施方。”王氏一生著作等身,而简效验方的收集整理是王氏著作的一大特点,《三家医话》尤其体现这一点。现将这三部医话的来龙去脉分析如下。

    作者:高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承气汤临床运用的研究

    在诸多急危重症中均有“痞、满、燥、实”之病机出现,若能抓住病机适时运用,往往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然而,急危重症里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痞、满、燥、实”多数情况不会同时出现,或痞,或满,或燥实,或被其他临床症状所掩盖而忽略。如何删繁就简,探明病机,适时运用本方,是为关键。笔者就本方治疗2例急危重症病例予以报道。

    作者:夏东胜;周国栋;魏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60例小儿疝气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小切口手术在小儿疝气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小儿疝气患儿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实验组患儿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方式,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6.7%,而对照组仅为80.0%,实验组的患儿具有明显优势,差异结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手术在小儿疝气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小儿疝气患儿的疾病治疗效果,具有并发症少、起效快、患儿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在我国今后的小儿疝气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宏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研究治疗进展

    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以情感障碍为主要表现,发生率在25%~80%之间[1]。中风后抑郁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影响患者的认知、言语功能和家庭、社会能力的恢复以及生命质量的改善,也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甚至增加脑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对PSD患者进行系统的抗抑郁治疗已成目前中风神经康复治疗方面的一个热点。而中医药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现就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研究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耀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于道家无为思想的《内经》情志养生理论

    《内经》中养生可分为养神和养形两个层次,首重养神,养神是整个养生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养神即为情志养生。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有“粗守形,上守神”之说,特别强调了养神,即情志养生的重要性。养神重于守形,这是由于“神”在整个人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对人的各种活动都具有控制和支配作用。如何养神,《内经》则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理论基础,强调恬淡虚无、顺物合道、节制情欲。

    作者:何明志;乔宝得;关雪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析《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养生保健观念

    1养生要“法于阴阳”1.1何为“法于阴阳”王冰注:“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法,取法也。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法于阴阳”就是要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这种“顺应天道”的思想是《内经》“天人相应”养生原则的雏形,即人要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而生息。

    作者:廖佑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经我院儿科确诊为上呼道感染的2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120例)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研究组(120例)采用喜炎平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退热消失、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住院时间4个临床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无效33例,总有效率为80.83,而研究组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能有效缓解症状,具有抗炎退热、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疗程短等优势,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杨娟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

    目的:对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进行本草考证和历史文献考实。方法查阅历代本草文献结合植物资源普查考证药用菊花产地变迁、栽培技术发展和采收加工变化。结果宋代以前药用菊花主要使用野生品,宋代以后栽培品逐渐代替野生品,明、清时期形成药用菊花地道产区。结论多种因素影响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

    作者:吴道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文关怀在先天性复拇畸形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总结

    通过对人文关怀理念的学习并将其应用到先天性复拇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目的:为先天性复拇畸形围手术期的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PDCA循环法在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消化道出血诱发急性心梗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高龄病人,排黑便就诊,同时伴有胸闷症状,入院后查肌钙蛋白及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变,确诊为心梗,经治疗后出院。结论 PDCA循环应用于急性心梗患者护理措施实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提高了患者康复效果,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医院,社会及其家庭的负担,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苏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00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在临床实践中,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极为常见,本文因此,除了一般针对性治疗以外,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应当首先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以期为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5月进行了100例临床研究,以观察“金莲花颗粒”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实验组、对照顾各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金莲花颗粒有着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其内涵的槐耳富含PS-T可以有效地刺激机体免疫力,其含有的槐耳菌丝体发酵物、枸杞、黄精可以补中益气,对于肝肾有着显著地滋养作用,并且起到润肺清热的到了81%,副作用发生率较低。故此,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五味子多糖的研究概况分析

    目的:综述五味子多糖的药理研究、分级方法、检测方法等方面研究。方法通过论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选择部分高质量的研究论文进行概括、整理、总结。结果与结论五味子多糖药理作用涉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以及抗氧化,抗衰老等方面;五味子分级是研究分离具有高药效的多糖成分,其方法为不同条件下的沉淀分级法;五味子多糖提取检测研究有热水浸提法-苯酚-硫酸法测定方法、正交设计法—红外光谱法检测方法等;但目前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在提取检测方法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护理探讨

    目的:对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办法加以探讨。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44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22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后SCL90因子评分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乙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5.45%,也显著高于甲组的72.7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结合情况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作用重大,值得推广。

    作者:邓兆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养生四要》中“寡欲”养生思想的探析

    寡欲是我国历代医家与养生家所提倡、尤为道家所推崇的养生方法之一。“寡欲”一词始载于《老子》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孟子亦认为修身明德应当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养性延命录》亦载:“少不勤行,壮不竞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闲心劳形,养生之方也。”

    作者:黄仁生;秦汉;周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分期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

    笔者总结多年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发展具有不同的病理阶段,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终形成痰瘀互结,闭阻肝脏脉络。根据其发展规律,可将非酒精性脂肪肝按早期、轻度、中度、重度分期辨治,或以治痰为主,或以治瘀为主,或痰瘀同治,或从脾论治,或从肝论治,或肝脾肾同调,灵活对待,随证施治。肝气郁滞是脂肪肝初期的主要病机;轻度脂肪肝属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生痰浊;或气机郁滞,水湿不化聚而成痰,日久化热;中度脂肪肝痰之既成,气滞血瘀日久,痰瘀互为因果,终由痰瘀互结致病;重度脂肪肝肾精亏耗,水不涵木,肝失所养;或肾气已虚,气化不及,水运失司,浊阴内生。以上分型为指导临床辨证用药提供思路。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肝组织病理学与酒精性肝病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成为第一大常见肝病。近年来,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全国的发病率约为10%[1],成为继乙肝之后我国第二高发疾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作者:张长富;郭建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