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偏瘫临床效果观察

席婧

关键词:中医, 偏瘫, 药物治疗,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偏瘫临床措施,及临床效果如何。方法:选自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并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有80名偏瘫患者,观察组偏瘫患者用清开灵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等药物配合中医辨治联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的西医方式治疗,对两组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对脑卒中有一定的疗效,经过治疗可以有效减小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致残率。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糖尿病性脑梗死的患者88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其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节、康复训炼、定期检查、戒烟酒、心理状态护理干预,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结果:研究组规律服药的完全遵医率占50%,对照组完全遵医率占29%。研究组的Barthel指数为75±10;对照组Barthel指数为40±10,有显著性差别意义(t=7.56,P<0.01)而且观察组的患者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性脑梗死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所提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孙利;芦亚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析《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养生保健观念

    1养生要“法于阴阳”1.1何为“法于阴阳”王冰注:“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法,取法也。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法于阴阳”就是要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这种“顺应天道”的思想是《内经》“天人相应”养生原则的雏形,即人要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而生息。

    作者:廖佑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认识丹参酮的药理作用

    丹参酮(tanshinone)是中药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根的乙醚或乙醇提取物,其中含有10种成分,总称丹参酮。丹参酮类都含有邻醌或对醌的结构。由于醌类成分易被还原转化为二酚类衍生物,后者再被氧化变为醌而起到电子传导样作用。加之,它是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可促进或干扰生物的某些生化反应,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有关丹参酮抗炎,抗心血管病及抗肿瘤作用的近识。

    作者:曹国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成人急性腹泻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司邦得治疗成人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成人急性腹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司邦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相关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司邦得治疗成人急性腹泻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夏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00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在临床实践中,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极为常见,本文因此,除了一般针对性治疗以外,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应当首先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以期为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5月进行了100例临床研究,以观察“金莲花颗粒”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实验组、对照顾各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金莲花颗粒有着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其内涵的槐耳富含PS-T可以有效地刺激机体免疫力,其含有的槐耳菌丝体发酵物、枸杞、黄精可以补中益气,对于肝肾有着显著地滋养作用,并且起到润肺清热的到了81%,副作用发生率较低。故此,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及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康复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对于脑出血及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经历了康复护理之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198个脑出血及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的病例,并且在2012年8月之后的七个月之中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进行随机的划分,分成对照以及研究两个小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而研究组则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对于护理过程中,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进行了优质护理,其康复状况比对照组要好的多,而满意程度也要高13.76%,另外P小于0.05,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优质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质量有一定的帮助,有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吴林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急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情的急诊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治愈51例,好转12例,死亡2例。结论通过加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急诊治疗和护理,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

    作者:张波;陆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护理探讨

    目的:对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办法加以探讨。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44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22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后SCL90因子评分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乙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5.45%,也显著高于甲组的72.7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结合情况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作用重大,值得推广。

    作者:邓兆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谈姜黄和片姜黄

    姜黄与片姜黄在临床用药中常混淆不清,有的时候要用姜黄,却用片姜黄;有的时候该用片姜黄,却用姜黄;有的甚至把姜黄与片姜黄视为同一药物,认为片姜黄是姜黄的别名。其实姜黄与片姜黄是两种不同的药物,虽然它们的功效有相似之处,但为了准确用药,提高疗效,达到治疗目的,有必要对它们进行辨析。

    作者:张庆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论仲景方中芍药考证

    分析历代本草及方剂等文献,从芍药药用的发展历史、功效对比及方证相应等角度,考证《伤寒杂病论》所用芍药为现今所用的白芍药,而赤芍药进入临床则可能在唐以后,渐渐普遍起来。

    作者:魏国庆;郭建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仰卧位手术术中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探讨仰卧位手术术中压疮的预防方法。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00例仰卧位手术病例,采用多种护理用具和综合措施对术中压疮防护流程、时间、方法予以改进和干预,观察患者皮肤受损情况及术中压疮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2.5-4h的300例患者无术中压疮发生,手术时间大于4h的300例患者术中出现红斑3例,术后1天恢复正常,急性I期压疮发生率为0.005%。结论减少体位引起的垂直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提升患者皮肤本身受力能力、改善受压点局部血液循环是预防术中压疮的关键措施。

    作者:黄登会;杨晓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治疗新生儿气胸

    目的::观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气胸疗效。方法:对3例新生儿气胸患者采用胸腔内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引流治疗,分别观察胸腔置管引流前后临床反应、经皮氧饱和度(TcS02)、胸部影像学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h内皮肤紫绀基本消失,呼吸困难程度有了大幅度地减轻,外周循环也得到了有效地改善,经皮氧饱和度由治疗前<0.80,上升至治疗后>0.90;术后24~72 h复查X线显示胸腔气体均基本消失。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入新生儿气胸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孙红英;陈玉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伤寒论》谈张仲景治水十法

    1温通心阳,化气行水。《太阳病变证·心阳虚欲作奔豚证》:“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65)。太阳病发汗后,虚其心阳,心火不能下蛰于肾,肾水无以蒸化,则水停下焦,复有上逆之势,故脐下筑筑然跳动,如奔豚之将作。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温通心阳,化气行水。方中重用茯苓以淡渗利水,且能宁心,以防水邪下逆;大枣健脾,脾健则有利于水湿之运化;桂枝、甘草温通心阳,并能助茯苓化气行水;心阳复,水饮去,则悸动可止。

    作者:罗铭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及效果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差异性教学设计。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培养专业护理人员,在日常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手段来提高护理教学的质量,同时提高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本研究旨在设计出护理专业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方案,探讨其可行性及教学效果。

    作者:张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文关怀在先天性复拇畸形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总结

    通过对人文关怀理念的学习并将其应用到先天性复拇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目的:为先天性复拇畸形围手术期的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法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40例,将其平均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2组新生儿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新生儿进行鸟巢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增长大于对照组新生儿,体温波动小于对照组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结论:鸟巢式护理法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该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亚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两宋时期巴蜀医学的先进性

    1本草学和方书成就1.1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代,私人本草学巨着当推蜀人唐慎微编着的《证类本草》,此书为本草学上一部承前启后的巨着。唐慎微为士人看病,不收诊费,士人请看病就以名方秘录告之。

    作者:张冠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及分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效果显著,术中出血少,且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杨存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并发术后大出血五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后穿刺孔大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5月至2014年12月间5例腹腔镜手术后穿刺孔大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5例病人术后出血量500~2000ml,均经再次剖腹探查2例、腹腔镜探查3例,后确诊为腹壁穿刺孔出血,除2例胆囊床出血外,其余4例均为腹壁肌层或腹膜外动脉损伤出血:并在剖腹探查和腹腔镜直视下穿刺孔部位重新缝合止血,均治愈。结论腹腔镜手术中重视穿刺孔出血是防止术后腹腔大出血的重要原因。

    作者:张玉贵;杨仕堂;刘云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论运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配合

    目的:通过运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配合方法分析,针对具体情况分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的具体方法,提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样本案例进行治疗症状观察并分为两组,一种是采用运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配合方法的实验组,一种是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的对照组。经过一段时间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后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的临床差异。结果:采用运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配合方法,有着疗效佳。结论:通过运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配合方法有着佳的临床效果,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夏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