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方晟岚;绳勇
目的:提高护士对病人病情的观察力,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增加对病人疾病的危机意识方法通过学习讨论一例脾切除病人的护理讨论共同探讨,分析原因结果大部分护士在学习中认识到了脾切除术后病人需要观察和总结的要点,有利于提高护士对病人并发症的危机感,结论护士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提高了专科业务水平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谈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三家医话》是由清代名医王孟英所编纂,包括《柳洲医话》、《愿体医话》、《潜斋医话》,因这三部医书文字不多,内容精炼,主题一致,故自刊行之始就是合刊。清咸丰元年(1851)重庆堂刻,常用作点校《三家医话》的主校本[1]。其共同特点是皆以简效方为主展开医话。重视简效方的应用是王氏的一大特点,因为他认为:一病有一药可治,一证有一方可疗,常见有病者而难遇其方,有方者而不遇其病。他曾说:“吾意择一庙宇,书其门曰:施药不如施方。”王氏一生著作等身,而简效验方的收集整理是王氏著作的一大特点,《三家医话》尤其体现这一点。现将这三部医话的来龙去脉分析如下。
作者:高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提高医学检验的准确性,保证患者能够接受正确的临床诊治,提高我国基层医院的检验水平,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和完善。方法:通过对某院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针对30岁至50岁的中年人群,51至65岁老年人群的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检验工作进行研究分析,摘取其中50次临床血液标本采集的失误为研究对象发现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的不足,进而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和改进。结果:对血液标本的临床医学检验共发现50处错误,分别为血液标本采血管错误6次,血液标本采集量不足11次,血液标本凝固26次,血液标本备注不规范5次,其他2次。结论:血液标本的检验对于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临床医学检验存在着较多的不足,需要进行全面的改进工作。实行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对提高临床诊治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基层医院的临床检验水平,值得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应用推广工作的展开。
作者:者曹喻;周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住院过程中护理人员加行人性化护理护理干预手法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60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护理组则进行多项人性化护理护理干预,对比临床症状,分析结果。结果护理组的住院天数及心理状况评析等方面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加行人性化护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病情、调整心理状况,为医院护理方式提供新的参考。
作者:谢亚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丹桂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丹桂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共鉴定出48种组分,占出峰总面积的92.79%.结论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复杂组分进行分析,可大大提高定性定量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乔雪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一“、仁”是儒家饮食养生观的内核(一)重视饮食卫生与健康儒家“仁爱”、“以人为本”的思想延伸到现代饮食文化中,就注重强调人们“食之健康”。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儒家更注重饮食的卫生与健康,并提出了健康饮食的一系列标准,多与中医的观点不谋而合,同时为后世饮食健康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作者:关雪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法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40例,将其平均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2组新生儿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新生儿进行鸟巢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增长大于对照组新生儿,体温波动小于对照组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结论:鸟巢式护理法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该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亚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分析历代本草及方剂等文献,从芍药药用的发展历史、功效对比及方证相应等角度,考证《伤寒杂病论》所用芍药为现今所用的白芍药,而赤芍药进入临床则可能在唐以后,渐渐普遍起来。
作者:魏国庆;郭建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医极为重视唾液的功用。历代医家对于咽唾养生术的功效有着丰富的、多角度的认识。1.保健强身养生延寿东晋名医葛洪晚年隐居广东罗浮山中养生,因其常以咽津代食,而被时人尊为“葛仙”。唐代名医孙思邈极力推崇咽唾术,“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常年”,并称此为他尽享天年的妙法之一;他还在《养生铭》中提到“晨兴漱玉津,可祛病益寿”。著名养生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所引的《黄庭经》也载:“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
作者:张劲松;黄仁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加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280例,采取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前后血压指标,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比较明显。结论: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年人大多都会患高血压,并且血压波动较大,我们将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用药,血压就能得到较好地控制,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柴加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在患者之中,对于临床护理路径所应用的有关效果展开探讨,并且探讨骨科患者所进行临床护理的有关效果,方法:依照卫生部办公厅颁布的有关骨科的六种病种临床路径,以及通过医护人员参与制定的有关路径表,医疗护理服务的路线图是通过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的。患者在住院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相应的医疗护理路径表,得到疾病方面的康复效果。结论进行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实施可以让护士在进行临床路径的时候,有一定的依据可以进行遵循,而且可以进行具体计划的实施,让病人对于疾病的认知状况大大增加,并且促进患者进行治疗,使护理效果大大提升。
作者:黄菲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通过对以“三气同步”的整体观、“三道”为养的健康观、“两路”畅通的形神观、“防毒补虚”的预防观和“节欲葆精”的房事观为主要内容的壮医养生思想进行探究,使人们对壮医养生思想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对丰富传统医学养生理论和提高人们的养生保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韩颖;方晟岚;绳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1养生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理念的不断更新,对养生保健的认识被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形神合一的养生思想,其认为形与神是统一体,形与神俱,互相影响,不可分离。因此养生保健需关注神气的摄取和形体的锻炼,以达到形神共养的目的。形神合一理论对于指导养生保健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晓明;夏娜娜;陈岩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诊治的100例颈椎骨折并截瘫患者,都使用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实施治疗,所有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使用基础护理,研究组则在对比组中加入综合性康复护理,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和不良反应率显著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给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作者:慎晓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我镇位于威信县县城西部约37公里,东与林凤镇毗邻,南与庙沟镇接壤,西连镇雄县罗坎镇、彝良县洛旺乡,北和四川省筠连县解放乡洛木柔镇相接。总面积75.51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9人/k㎡,北高南低,高海拔1777M,低海拔800M,年平均气温14°C,年降雨量1150㎜,日照时间900小时左右,常年温差小,俗有“小昆明之称”。矿产资源以煤为主。辖5个村民委会,110个村民小组,2014年底全镇总人口数31714人,农户7238户,人均耕地0.8亩,人均纯收入2000元。
作者:陈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丹参酮(tanshinone)是中药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根的乙醚或乙醇提取物,其中含有10种成分,总称丹参酮。丹参酮类都含有邻醌或对醌的结构。由于醌类成分易被还原转化为二酚类衍生物,后者再被氧化变为醌而起到电子传导样作用。加之,它是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可促进或干扰生物的某些生化反应,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有关丹参酮抗炎,抗心血管病及抗肿瘤作用的近识。
作者:曹国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办法加以探讨。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44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22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后SCL90因子评分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乙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5.45%,也显著高于甲组的72.7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结合情况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作用重大,值得推广。
作者:邓兆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小切口手术在小儿疝气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小儿疝气患儿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实验组患儿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方式,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6.7%,而对照组仅为80.0%,实验组的患儿具有明显优势,差异结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手术在小儿疝气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小儿疝气患儿的疾病治疗效果,具有并发症少、起效快、患儿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在我国今后的小儿疝气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宏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消化道出血诱发急性心梗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高龄病人,排黑便就诊,同时伴有胸闷症状,入院后查肌钙蛋白及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变,确诊为心梗,经治疗后出院。结论 PDCA循环应用于急性心梗患者护理措施实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提高了患者康复效果,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医院,社会及其家庭的负担,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苏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妇科肿瘤术后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保守治疗10例和手术联合抗凝溶栓治疗6例,治疗2~3周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复查彩超证实下肢静脉再通,无并发症发生,后期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妇科肿瘤术后合并DVT引起重视,保守或手术治疗均有效。通过临床早期护理和实施健康教育,防止血栓再发和促进后期再通。
作者:辛夷岚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