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宋代养生保健方法的研究成果

杨倩;方晟岚;绳勇

关键词:宋代, 养生保健, 方法, 饮食保健, 研究成果, 生命健康, 民生之本, 整理
摘要:饮食是民生之本,是关乎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所以从古到今,关于饮食与健康之间的探索,人们从未停止。关于饮食保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如下整理。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目的:提高医学检验的准确性,保证患者能够接受正确的临床诊治,提高我国基层医院的检验水平,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和完善。方法:通过对某院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针对30岁至50岁的中年人群,51至65岁老年人群的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检验工作进行研究分析,摘取其中50次临床血液标本采集的失误为研究对象发现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的不足,进而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和改进。结果:对血液标本的临床医学检验共发现50处错误,分别为血液标本采血管错误6次,血液标本采集量不足11次,血液标本凝固26次,血液标本备注不规范5次,其他2次。结论:血液标本的检验对于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临床医学检验存在着较多的不足,需要进行全面的改进工作。实行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对提高临床诊治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基层医院的临床检验水平,值得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应用推广工作的展开。

    作者:者曹喻;周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疝气患儿7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实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儿,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疝气,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确切,有效缩短患儿手术时间,减少患儿术中出血量,降低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宏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于老年卧床患者护理中的干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相对应的老年骨折病人数量增多,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的主题[1]。在临床工作中,老年患者的数量在增加,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倍受关注。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和代谢发生变化,老年慢性病人也逐渐增加,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必须了解老年人各方面的情况,不仅要帮助患者维护机体的健康,更要维护心理的健康。

    作者:陈彩虹;冯德奎;石琳;龚祖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饮食养生观对地方饮食文化的影响

    一“、仁”是儒家饮食养生观的内核(一)重视饮食卫生与健康儒家“仁爱”、“以人为本”的思想延伸到现代饮食文化中,就注重强调人们“食之健康”。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儒家更注重饮食的卫生与健康,并提出了健康饮食的一系列标准,多与中医的观点不谋而合,同时为后世饮食健康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作者:关雪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关于中医糖尿病的研究及进展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中医研究进程。方法: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进展等方面对糖尿病做一综述。结果:辨证是施治的前提,只有正确的辨证,才能获得满意疗效。结论:积极开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证型研究,对于有效指导临床,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疗效,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张海生;魏中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丹桂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分析丹桂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丹桂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共鉴定出48种组分,占出峰总面积的92.79%.结论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复杂组分进行分析,可大大提高定性定量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乔雪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及效果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差异性教学设计。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培养专业护理人员,在日常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手段来提高护理教学的质量,同时提高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本研究旨在设计出护理专业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方案,探讨其可行性及教学效果。

    作者:张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60例小儿疝气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小切口手术在小儿疝气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小儿疝气患儿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实验组患儿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方式,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6.7%,而对照组仅为80.0%,实验组的患儿具有明显优势,差异结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手术在小儿疝气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小儿疝气患儿的疾病治疗效果,具有并发症少、起效快、患儿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在我国今后的小儿疝气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宏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职业护理人员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通过探讨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面临的职业危险因素,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安全护理的应对能力。根据实际情况,从管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增进防护知识和技巧,改善防护环境等几个方面建立一套适用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管理方案,使护理人员的防护观念和行为有了明显改进,自身素质明显提高,职业伤害明显减少。

    作者:杜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日本书道与中医养生的一致性

    1日本书道起源于中国百济(公元前18年~660年,又称南扶余)是古代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国家,其第十三任君主近肖古王曾派阿直岐、王仁等人到日本传播儒教和汉字,此时正值日本的大和时代,百济国成为传递中国的汉字、佛教、制陶技术等文化至日本的友好媒介。

    作者:陈岩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一例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观察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脾切除后一种少见并发症,,总结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患者的护理。目的:积累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特级护理,记录患者临床病情变化所对应的护理工作。

    作者:丁姗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治疗新生儿气胸

    目的::观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气胸疗效。方法:对3例新生儿气胸患者采用胸腔内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引流治疗,分别观察胸腔置管引流前后临床反应、经皮氧饱和度(TcS02)、胸部影像学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h内皮肤紫绀基本消失,呼吸困难程度有了大幅度地减轻,外周循环也得到了有效地改善,经皮氧饱和度由治疗前<0.80,上升至治疗后>0.90;术后24~72 h复查X线显示胸腔气体均基本消失。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入新生儿气胸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孙红英;陈玉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一例picc患者致CRBSI合并静脉血栓的护理

    目的:探究一例picc患者合并crbsi患者的护理探析。方法通过一例picc患者合并crbsi患者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分析找到了picc合并crbsi的原因,护士的picc护理技能得到提高,同时加大了病人和家属自我看护的能力。结论 crbsi合并静脉血栓时picc穿刺后常见的并发症,通过精心的护理,和健康宣教可以得到极大的控制。

    作者:黄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输血科在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输血科在临床用血管理中的作用,以保证医院科学合理的用血。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市某医院临床用血量、用血成分的比例以及输血不良反应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市某医院临床成分用血比例不断增加,成分用血使用率基本接近100%,全血用量明显下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由2013年3月的0.86%降至2014年3月的0.38%,不合格血标本数及输血申请单数也逐渐减少。结论:加强输血科对临床用血的管理,及时掌握医院临床用血状况和规律,积极推广成分用血,严格执行用血标准制度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用血措施,对提高临床用血质量和保证输血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樊俊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仰卧位手术术中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探讨仰卧位手术术中压疮的预防方法。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00例仰卧位手术病例,采用多种护理用具和综合措施对术中压疮防护流程、时间、方法予以改进和干预,观察患者皮肤受损情况及术中压疮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2.5-4h的300例患者无术中压疮发生,手术时间大于4h的300例患者术中出现红斑3例,术后1天恢复正常,急性I期压疮发生率为0.005%。结论减少体位引起的垂直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提升患者皮肤本身受力能力、改善受压点局部血液循环是预防术中压疮的关键措施。

    作者:黄登会;杨晓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淫羊藿应用研究进展

    淫羊藿为小檗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淫羊藿EpimediumbrevicornumMaxim、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S.etZ)Maxim、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Maxim、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T.S.Ying或朝鲜淫羊藿E.koreanumNakai的地上部分。辛、甘、温,归肝、肾经,有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用于肾阳虚阳痿、不孕、尿频,肝肾不足所致筋骨痹痛、风湿拘挛麻木等证。《本经》:淫羊藿“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日华子本草》:淫羊藿治“一切冷风劳气,筋骨挛急,四肢不仁,补腰膝。”多种中成药如“赞育丸”、“仙灵骨葆胶囊”等即含淫羊藿。

    作者:方厚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苏州某厂企业职工高血压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为了了解高血压疾病在在职企业职工的病发情况。方法:本文就从2013年3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00余企业职工为例进行调查,基本情况进行表格填写,血压、身高、体重进行测量所得。结果: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结论:研究发现,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对于预防高血压是很有帮助的。

    作者:凡明辉;王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宋代养生保健方法的研究成果

    饮食是民生之本,是关乎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所以从古到今,关于饮食与健康之间的探索,人们从未停止。关于饮食保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如下整理。

    作者:杨倩;方晟岚;绳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

    目的:对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进行本草考证和历史文献考实。方法查阅历代本草文献结合植物资源普查考证药用菊花产地变迁、栽培技术发展和采收加工变化。结果宋代以前药用菊花主要使用野生品,宋代以后栽培品逐渐代替野生品,明、清时期形成药用菊花地道产区。结论多种因素影响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

    作者:吴道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道教叩齿治病的功能与养生思想

    叩齿是一种至简至深的道教法术和养生良方。说它简单,是因为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实践叩齿的方法并从中获益;说它深奥,是因为道经和医书上都存有大量的叩齿的文献,人们却对它熟视无睹,而躬身实践叩齿的人,虽然知道叩齿的好处,却无法阐明背后支撑叩齿术的理论。时至今日,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道教所拥有的这些独特的知识,更是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星球所稀缺的宝贵资源,对这些知识的深入挖掘和理论阐发就显得尤为可贵。

    作者:王向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