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家医话》成书缘由

高燕

关键词:医话, 著作, 收集整理, 清代名医, 共同特点, 效验方, 主题, 重庆, 应用, 医书, 咸丰, 文字, 施药, 庙宇, 精炼, 点校, 编纂
摘要:《三家医话》是由清代名医王孟英所编纂,包括《柳洲医话》、《愿体医话》、《潜斋医话》,因这三部医书文字不多,内容精炼,主题一致,故自刊行之始就是合刊。清咸丰元年(1851)重庆堂刻,常用作点校《三家医话》的主校本[1]。其共同特点是皆以简效方为主展开医话。重视简效方的应用是王氏的一大特点,因为他认为:一病有一药可治,一证有一方可疗,常见有病者而难遇其方,有方者而不遇其病。他曾说:“吾意择一庙宇,书其门曰:施药不如施方。”王氏一生著作等身,而简效验方的收集整理是王氏著作的一大特点,《三家医话》尤其体现这一点。现将这三部医话的来龙去脉分析如下。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偏瘫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偏瘫临床措施,及临床效果如何。方法:选自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并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有80名偏瘫患者,观察组偏瘫患者用清开灵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等药物配合中医辨治联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的西医方式治疗,对两组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对脑卒中有一定的疗效,经过治疗可以有效减小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致残率。

    作者:席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职业护理人员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通过探讨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面临的职业危险因素,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安全护理的应对能力。根据实际情况,从管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增进防护知识和技巧,改善防护环境等几个方面建立一套适用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管理方案,使护理人员的防护观念和行为有了明显改进,自身素质明显提高,职业伤害明显减少。

    作者:杜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于道家无为思想的《内经》情志养生理论

    《内经》中养生可分为养神和养形两个层次,首重养神,养神是整个养生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养神即为情志养生。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有“粗守形,上守神”之说,特别强调了养神,即情志养生的重要性。养神重于守形,这是由于“神”在整个人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对人的各种活动都具有控制和支配作用。如何养神,《内经》则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理论基础,强调恬淡虚无、顺物合道、节制情欲。

    作者:何明志;乔宝得;关雪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脑血管病的护理体会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一组由脑血管病变或者全身血液循环紊乱所致的脑组织供血障碍性疾病,病情发展迅速,且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但是如果在发病及治疗过程中给予及时正确的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王瑞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护理探讨

    目的:对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办法加以探讨。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44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22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后SCL90因子评分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乙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5.45%,也显著高于甲组的72.7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结合情况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作用重大,值得推广。

    作者:邓兆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论对糖尿病人的护理的优化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比10年前高出3~4倍,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进行治疗,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周春玲;曹爱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临终关怀对减少临终老年痴呆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针对老年痴呆症临终关怀的护理要点予以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被诊断为老年痴呆症且在我院临终的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并将同时段入院在我院临终的其它疾病68例老人作为对照组,分析统计其死亡原因。结果:观察组老年痴呆症患者主要是由全身衰竭和肺部感染造成的死亡;对照组非老年痴呆症患者主要是由冠心病、脑血管病以及慢支肺部感染造成的死亡。观察组患者认知能力情况比较得出,观察组中有57例患者为重度认知功能减退,11例患者为中度认知功能减退;自理能力情况调查得出,68例患者中48例患者为重度自理能力下降,20例患者为中度自理能力下降。结论:为了减轻临终前各种并发症以及细菌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临终关怀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老年痴呆症患者与非老年痴呆症患者相比,其更易感染细菌、发生并发症,因此其临终关怀除了做常规护理外,还需要加强营养护理和预防细菌感染以及减少老年痴呆症并发症的发生,这也是老年痴呆症患者临终护理的主要任务。

    作者:刘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谈改炉改灶对消除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危害的好处

    我镇位于威信县县城西部约37公里,东与林凤镇毗邻,南与庙沟镇接壤,西连镇雄县罗坎镇、彝良县洛旺乡,北和四川省筠连县解放乡洛木柔镇相接。总面积75.51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9人/k㎡,北高南低,高海拔1777M,低海拔800M,年平均气温14°C,年降雨量1150㎜,日照时间900小时左右,常年温差小,俗有“小昆明之称”。矿产资源以煤为主。辖5个村民委会,110个村民小组,2014年底全镇总人口数31714人,农户7238户,人均耕地0.8亩,人均纯收入2000元。

    作者:陈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论仲景方中芍药考证

    分析历代本草及方剂等文献,从芍药药用的发展历史、功效对比及方证相应等角度,考证《伤寒杂病论》所用芍药为现今所用的白芍药,而赤芍药进入临床则可能在唐以后,渐渐普遍起来。

    作者:魏国庆;郭建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门诊中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的疗效分析

    文章主要思想说明氨氯地平加依那普利结合在一起治疗老年高血压时的效果还有他的安全系数。讲述了其使用方法,后结果证明十分见效,它是一种降低高血压的良药。

    作者:王宝庆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PICC和静脉留置针用于肿瘤病人化疗的观察与比较

    目的:探讨PICC与浅静脉留置针在持续输液化疗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肿瘤患者随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采取PICC输液化疗,对照组30例,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化疗。对两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PICC应用于输液化疗具有操作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优点,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了化疗疗效和安性,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董慧;孙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认识丹参酮的药理作用

    丹参酮(tanshinone)是中药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根的乙醚或乙醇提取物,其中含有10种成分,总称丹参酮。丹参酮类都含有邻醌或对醌的结构。由于醌类成分易被还原转化为二酚类衍生物,后者再被氧化变为醌而起到电子传导样作用。加之,它是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可促进或干扰生物的某些生化反应,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有关丹参酮抗炎,抗心血管病及抗肿瘤作用的近识。

    作者:曹国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加用红霉素,对比临床疗效、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80.0%,不良反应率8%低于对照组40%,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与安全性均有保障,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译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文关怀在肝胆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通过概述我科人文关怀活动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成效,探讨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意义。

    作者:任克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简化护理书写流程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探讨

    目的:讨论简化简化护理书写记录对提高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某个病区以护士站为界,分成前后两个护理示范单元,护理一单元选取20个床位为观察组,护理二单元选取20个床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书写规范,观察组采取简写的护理书写进行记录。结果经过一个月的护理,观察组的病人满意度和护理满意度都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并认为简化护理书写的一些不必要的繁琐流程有利于提高病人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结论简化护理相关的一些不必要的重复书写内容,有利于减轻护士的负担,有充分的时间把书写的时间放到护理病人身上,从而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

    作者:刘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析《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养生保健观念

    1养生要“法于阴阳”1.1何为“法于阴阳”王冰注:“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法,取法也。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法于阴阳”就是要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这种“顺应天道”的思想是《内经》“天人相应”养生原则的雏形,即人要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而生息。

    作者:廖佑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妇科肿瘤术后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保守治疗10例和手术联合抗凝溶栓治疗6例,治疗2~3周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复查彩超证实下肢静脉再通,无并发症发生,后期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妇科肿瘤术后合并DVT引起重视,保守或手术治疗均有效。通过临床早期护理和实施健康教育,防止血栓再发和促进后期再通。

    作者:辛夷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持续性青光眼手术疗效探究

    目的::对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抗青光眼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收治诊断为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41例(52眼),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随诊时间为3个月~3年,随访项目主要为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并发症等。结果: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满意,视力明显提高。结论:持续性高眼压下行抗青光眼手术是安全的,因此在用药下仍然持续高眼压状态的病例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茅雁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傣族医药学中体质的影响因素探析

    体质是个体生命活动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的特质[1]。其影响因素包括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2],自然因素有嘎麻(先天因素)、底沙档三(地域环境)、稳雅档三(年龄)、出生日期、性格特征、形体特征、饮食、生活条件等,社会因素有职业、教育、家庭等。傣族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质的认识独具特色,其认为影响傣族体质的主要是自然因素,具体如下。

    作者:任艳利;张维;尚天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丹桂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分析丹桂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丹桂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共鉴定出48种组分,占出峰总面积的92.79%.结论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复杂组分进行分析,可大大提高定性定量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乔雪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