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英;张鸿文;叶礼燕
目的提高阴道分娩质量,确保母婴平安.方法将258例单胎头位初产妇分为实验组133例,观察组125例.实验组于宫口开5 cm时上AD-980型产床,将产床调整为倾斜角度36.5°,背板角度以产妇卧姿舒适为宜,两腿分开,双足掌踏在脚架上,高度为20 cm,双腿曲屈,贴紧腹部,外展,脚架高低度、背板的角度可随产妇的舒适要求随时调整.观察组上过去的平卧产床.观察其产程进展.结果两组产妇潜伏期平均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产妇活跃期平均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产妇潜伏期宫颈扩张率比较,实验组产妇宫颈扩张率离散程度较观察组大,两组产妇均值一样;两组产妇潜伏期胎头下降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产妇宫口开5 cm宫颈扩张率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两组产妇胎头下降率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产妇出血量经统计分析,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两组胎方位,两组顺产、头位难产之间比较,两组新生儿体重,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孕妇应用AD-980产床达到的体位可明显缩短产程,降低阴道难产率.
作者:保玉兰;朱红艳;李惠云;汪菊惠;瞿邦敏;王海英;李琼珍;曾容初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股静脉留置导管是急诊血液透析时快速建立血管通路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但能充分保证病人得到及时的抢救治疗,又能减少反复动静脉穿刺造成的血管破坏,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我院7年来采用上述方法建立血管通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高同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肝硬化疾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运用护理程序五步骤:评估、护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对128例住院肝硬化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结果病人对肝硬化疾病饮食注意事项、诱发因素、常用治疗药物、自我护理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结论在健康教育中应用护理程序,有利于病人建立和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易煊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我院于2001年4月26日22时急诊收治1例左大腿近根部至膝部严重挫裂伤、软组织缺损、股骨粉碎缺损、大腿近根部离断患儿,经积极抗休克治疗后,急诊行大腿毁损小腿旋转上移再植,术后50天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曹萍;李彩玲;时艳珍;王岩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颈部深度烧伤早期功能恢复与干预方法,以避免或减轻颈部深度烧伤后遗症.方法对颈部深Ⅱ°烧伤早期切痂中厚植皮的病例,于皮片成活后即行功能恢复护理与干预.施以手法按摩,并采用中草药喷雾、中草药祛斑面膜、瘢痕霜、植物油涂布等,疗程3~6个月.对相同深度而创面自行愈合的病例在创面愈合后亦即采取同样方法.结果本组80例,手术与非手术者各40例.经3~6个月功能恢复护理与干预,促进植皮软化、防止皮片收缩,有效地遏制瘢痕增生,效果满意.结论移植皮片成活后与创面治愈后早期进行功能恢复护理与干预是防止或减轻颈部烧伤后遗症的重要手段.
作者:卢军玲;路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女性尿道缺如的病因一般是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后天损伤所致.本例是先天性尿道发育不全致尿道缺如,尿道开口于阴道前壁.我院予施行前庭粘膜瓣尿道成形、股薄肌瓣重建尿道括约肌术,手术成功.护理重点为心理护理、伤口观察和导尿管护理,同时正确的出院指导可使病人尽快康复.本手术不仅解决患者常年漏尿的痛苦,而且患者还能自控排尿,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许小玲;黄少梅;郑明心 刊期: 2003年第11期
随着整体护理的改革深入,健康教育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正在被广大护士所接受.实施健康教育措施,达到解决病人的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等方面的健康问题,促进整体护理的发展.
作者:杨凤霞;张明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脊柱后凸(俗称驼背)是指脊柱的一部分向后凸弯曲,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影响外观,且由于胸廓变形会影响心、肺功能,严重弯曲还会压迫脊髓而发生截瘫或夭折.
作者:黎庆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断肢(指)再植患者的健康教育,消除不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断肢(指)再植患者的健康教育.结果本组病人进行有计划健康教育,成活53例,失败3例.成活率94%.结论采取正确有效健康指导,可减少血管危象等并发症.提高断肢(指)再植成活率,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的优劣、重视与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护生临床实习的效果.临床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应用理论,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从丰富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发展护理理论.
作者:翟凤平;张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隆乳术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将206例隆乳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法术后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法术后镇痛.结果实验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病人入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但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PCIA能有效改善术后疼痛,同时要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
作者:潘亚男;谢惠琴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本文对我科近2年来临床使用CLC2000型可来福接头的费用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静脉留置输液加用CLC2000可来福接头,既方便可靠,又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朱宁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锁眼手术(Keyhole Surgery)是我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8月新开展的显微微创手术.它根据手术部位选择相应的小切口入颅(如眉弓、颞底直切口,枕下乳突后直切口)[1],切口长度一般小于5cm,病人所受创伤小;患者术前不需剃除全部头发(只需在手术区域剃除小块头发),减轻了病人恐惧、紧张的心理;术中病人出血少,无需污物桶或贮血袋;消毒范围小,但并不增加感染率;术后不需放置引流,减少了逆行感染的机会;病人康复快,住院时间短,节约了住院费用.
作者:周演铃;俞素云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胆囊切除术后不同方式自控镇痛的效果、并发症及其护理.方法10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术,PCEA泵加入吗啡4 mg、布比卡因100mg、氟哌啶5 mg共100ml;B组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术,PCIA泵内加入芬太尼0.014~0.020 mg/kg、氟哌啶5 mg共100 ml,均以2 ml/h速度持续给药镇痛,72 h内观察其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疼痛高分平均值低于B组,但并发症高于B组.结论A组用药量小,效果确切,但并发症较多;而B组因个体差异及剂量关系,虽镇痛效果稍差,但副作用小、操作简单、便于护理.
作者:凌亚;王惠芬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眶颅沟通瘤指源发于眼眶的肿瘤突破前颅底或经视神经管、眶上裂长入颅内形成的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眼部和颅内的症状和体征.手术切除瘤体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于眼眶与颅腔解剖关系密切,眶顶即为前颅底的一部分,并经视神经管、眶上裂相交通,手术条件要求较高,术后并发症也较易发生;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及早处理各种并发症,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病人生存质量非常重要.
作者:谢晓清;向明芳;田仁娣;王芳玉;付正英;肖定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新型带锁钢板颈前路内定的手术配合并了解新型钢板的使用程序.方法总结28例采用颈前路新型带锁钢板内固定的手术配合经验,着重强调手术过程中的洗手配合重点.结果28例患者手术中均取得了良好的复位效果,术后随访18个月,无植骨块脱出、塌陷及不愈合发生.结论新型带锁钢板颈前路内固定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作者:吴荷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随着呼吸机技术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抢救过程中的日益推广应用,呼吸机相关性疾病成为制约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本文对我科3年来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33例新生儿的42份痰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明确菌群分布,制定预防性护理对策,对减少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丽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在脊髓髓内肿瘤术后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脊髓髓内肿瘤术后患者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辅助治疗的护理及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例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5例出现副作用,经对症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甲基强的松龙的副作用大,在治疗中护理工作是关键.护理要点:做好配药护理;严密观察药物的副作用;作好心理护理和病情的观察.
作者:蓝海;陈雪娟;肖介文;罗利娟;冯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多媒体课件,计算机模拟系统、局域网、广域网等多媒体技术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讨论了多媒体技术引起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及教学方式的改变,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姚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本文报道了4例心脏移植病人术后康复期的护理,心脏移植病人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ICU监护后转入普通心外科病房,我们认为护理人员不能单纯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技术服务,应从心理护理、病情监护、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系统化整体护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病人自我监护和自我保健能力.从而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加快病人康复.
作者:刘萍;宋建萍;程咏;张磊洁;顾雪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