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燕
目的:通过对出院的神经内科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以观察其遵医行为及治疗依从性,加强脑卒中出院病人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非常重要,旨在减少脑卒中致残及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以提高医院、科室的服务满意度,让患者、家庭、医院社会得到实惠.
作者:滕凤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脑梗死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30例进行研究,将这30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有患者15例,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性神经损伤(OPIDN),属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主要发生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后2-4周内,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例针灸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性神经损伤,未遗留后遗症,疗效显著.
作者:谢超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抽签法按照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7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为80%,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相关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马志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诊科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我市综合医院急诊科室护士80例,发放工作压力源量表、心理健康状况评分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急诊科护士工作量、临床护理、人际关系压力评分明显增高,心理健康状况各项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积极、消极、混合型应对方式分别占比81.2%、1 5.0%、3.8%.结论:急诊科护士的工作中存在多种压力源,会影响心理健康状况.提示医院关注护士的工作特点,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姚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情况进行记录分析,讨论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期产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入住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护理组,每组26例.参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添加心理护理.对其术后恢复期间的心理情况进行评估和护理,对比患者术后心理恢复情况以及术后恢复依从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后护理组心理情况优于参照组;护理组患者依从性(92.31%)优于参照组(61.54%),且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心理护理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以及心理负面情绪进行指导及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治疗所带来的压力和痛苦,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杨银松;执湖仙;杨亦颖;杨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胸管留置时间以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 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崔春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其患病率高具有周期性复发的特点,是常见的一种口腔黏膜病,目前其致病因素尚不明确且存在个体上的差异.与免疫,遗传,内分泌,感染及其他系统性疾病等有关,不同种族年龄性别均可能患病,其主要表现为局限且浅表孤立的圆形的溃疡,目前仍没有一个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只能降低患者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发病的频率,延长复发的间歇期.为了更好的治疗阿弗他溃疡,笔者对近几年阿弗他溃疡的治疗方法以及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作者:李天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促进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评价.方法:将我院此次治疗的121例乳腺癌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例,试验组6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症状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后,患者排尿困难、患侧水肿、睡眠障碍和出血症状的发生情况优于一般护理,患者满意程度高,给患者的化疗带来福音,为进一步治疗更提供了可能,对患者的康复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杨亦颖;杨晶;执湖仙;杨银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体外反搏(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CP)是通过医疗设备,配合人体心脏收缩节律,序贯性按压下肢,以促进机体供血,进而达到改善人体脏器缺血、缺氧等状态,缓解或消除心绞痛发作.体外反搏具有易操作、易推广及无创治疗等特点,临床经验证实,其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滕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深入分析对于门诊注射室的护理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4-2015年以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门诊注射室的患者60例,并对其进行门诊注射室的护理方法的探讨,观察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不同表现.结果 经过医院的医护人员对于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提升了患者的康复水平以及康复速度结论对于门诊注射室的患者,采取物理治疗是重要的,但同时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可以对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以及出院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使得患者的生命健康得以改善和得到恢复.
作者:张予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门诊中西医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痛疼中的应用,对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有效率.方法 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4年10月到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9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人,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的患者除了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外,还采用中西医护理方法.经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的VAS评分为7.75±1.80,对照组经常规护理以后的VAS评分为6.88±2.00.实验组治疗前的VAS评分为7.35±1.33, 实验组经常规护理以后的VAS评分为3.53±3.55.结论 综上所述,门诊中西医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痛疼中的应用,可以控制炎症的发生和扩散,降低患者的疼痛VAS评分,使患者关节尽可能的恢复正常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增加患者自信和生活水平.
作者:杨学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功能饮料脉动中维生素C的含量.方法 采用色谱柱PE.Spheri-5 RP-18柱(250 × 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2mo1.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75∶ 25),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95nm,柱温为25℃. 结果 维生素C进样量在0.1 ~ 6u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RSD=0.51%(n=9). 结论 本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功能饮料中维生素C的直接测定.
作者:马世勇;李芳;王佳凤;魏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产褥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1 00例重度子病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预见性护理)各50例,观察比较妊娠结局.结果:试验组产妇产后出血、心力衰竭、子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减少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洁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为临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优化治疗提供依据,临床探究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在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9~2015.10期间我院120例心肌缺血患者,按挂号单双数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12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照组行常规心电图监测.结果 观察组疾病检查率为96.7%,对照组为83.3%,观察组较对照组疾病检出情况好,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率、缺血持续时间较有症状缺血者情况好,P<0.05,但患者在ST段压低幅度上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检查出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清楚显示患者心率、ST段压低幅度,可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徐雯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用于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 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住院小儿肺炎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予以苯唑西林治疗,观察组20例予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扁桃体及咽喉充血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用于治疗小儿肺炎可促进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消退,提高临床疗效,且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宗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采取颅内压监测方式而分为两组,即无创颅内压监测组30例,有创颅内压监测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监测结果.结果:有创颅内压监测组和无创颅内压监测组脉搏、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及颅内压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可为医生判断病情提供可靠依据.而无创颅内压监测和有创颅内压监测的监测差异不明显,并且操作简单安全,可代替有创监测,推荐应用.
作者:王立江;王立勋;魏双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患者62例,按照患者门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外阴瘙痒、白带异常及尿路灼痛等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较好,不但能够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更有助于患者预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炎行喜炎平注射液疗法的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收治患者中抽选,随机抽样后将14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行病毒唑疗法,研究组于对照组上加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后评定总体效果.结果:研究组疾病好转率为97.1%,高于85.7%的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支气管肺炎患者行喜炎平注射液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缩短治疗时间,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赵秋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