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呼吸道感染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药学探析

曹海澄;王令彪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方案, 药学探析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抗生素方案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药学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下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0例,对四组患者分别采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肟钠、头孢曲松钠抗生素方案进行治疗,比较四个小组的治疗效果和平均用药花费情况.结果 四个小组治疗后在总显效率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D组在治疗期间的用药花费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钠这两种抗生素方案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效果优于阿奇霉素和头孢唑肟钠这两种抗生素方案,而且治疗费用更低,更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方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这两种抗生素方案.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与传统接生法对会阴裂伤程度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目的:就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方式以及传统接生方式出现会阴裂伤的程度以及各自的安全性展开对照分析.方法:随机择取我院妇产科当中在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期间分娩的产妇100名,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行以传统接生方式,对实验组则行以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方式.对照分析两组产妇的会阴发生裂伤的程度、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妇分娩后伤口愈合情况,并做以记录.结果:实验组的产妇发生裂伤的程度要轻于参照组,组间对照存在明显差异;另外,在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妇分娩后伤口愈合情况上,实验组也明显好于参照组.分别进行对比,均存在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在妇产科当中无保护会阴接生方式操作比较简便,能够显著降低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而且比较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张世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对比究

    目的:对比研究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为68例,所有患者全部运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常规组在治疗基础上服用硝酸异山梨酯,而试验组患者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1.2%,而常规组有效率仅有79.4%,试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通过患者静息心电图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82.4%)显著高于常规组(64.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部分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但试验组人数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效果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武亚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医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ICU住院治疗的患者1 000例,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院内感染高危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结果:1000例患者中,共有64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发生率为6.4%.导致ICU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和医护工作者因素两方面.结论:对于ICU住院患者,给予环境护理、加强常规护理及呼吸道护理等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黄肖钟;芳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特点及护理

    目的 浅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为临床上神经内科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症状自评分量表(SCL-90)[1-2]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价,并结合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等临床特点,给予针对性治疗与护理,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 与常模相比,SCL-90量表中的9个因子中抑郁、焦虑、强迫症、恐怖及人际关系敏感这5个项目的评分结果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病情复杂,除了表现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的生理特点外,还很容易表现出抑郁、焦虑、强迫症、恐怖及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特点,再给予患者专科护理的同时应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唐思;罗楠;张婧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莪术醇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 I8226凋亡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莪术醇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增殖与凋亡的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为莪术醇用于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不同浓度的莪术醇(0.1 μg/ml、0.5 μ g/ml、1μg/ml、10μg/ml)及阴性对照组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应用MTT法检测莪术醇对RPMI8226生长增殖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PMI8226的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莪术醇处理组能明显抑制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的增殖(P<0.01),药物作用24h后,RPMI8226的凋亡率也随莪术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0μg/ml的莪术醇处理组凋亡率可达32%,与阴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莪术醇可引起MM细胞周期的紊乱,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是阻断RPMI8226于G1期,从而抑制其后续的DNA合成及有丝分裂.结论:莪术醇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能诱导RPMI8226细胞凋亡,其影响细胞周期是通过阻断RPMI8226于G1期实现的.

    作者:孙红;李凌云;朱勤贤;傅晋翔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总结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根据心理特点总结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 5年1月至201 5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患者85例,采用SCL-90量表对其心理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妇女85例,二者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并总结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对策.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精神状态、恐怖、焦虑、抑郁、人际敏感5个方面与健康妇女存在显著性差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存在较多的负面心理情绪,针对其心理特点采取的护理措施应该成为临床上护理的重要方面之一,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

    作者:执湖仙;杨银松;杨晶;杨亦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制药废水中头孢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探讨

    头孢类抗生素属于临床应用的常见一类抗感染药物,其抗菌谱较广且杀菌能力突出.庞大的市场需求导致了头孢类药物生产量不断增加.然而在制作头孢类药物时会伴随产生较多的制药废水.传统废水处理工艺无法将制药废水中存在的头孢类抗生素残留完全去除,引发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与安全问题.基于此,提出应用固相萃取-超生效液相色谱与两级串联质谱相结合的检测技术,重点对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检测,并对头孢类制药废水环境风险进行评估.

    作者:李文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康复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5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康复护理)各25例,观察并发症情况,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试验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1例(3.6%),低于对照组的6例(2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实施康复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杨瑞雪;梁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提高综合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的必要性分析

    目的:研究提高综合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的必要性.方法:在2 014年10月到201 5年1 0月期间,选取本院46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调查研究的方式明确综合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结果:能够正确选择抑郁症常见9项诊断标准的医师为12名,所占比例为26.09%;掌握抑郁症危险因素的医师为32名,所占比例为69.57%;了解心理危机干预国际通用六步法的医师为12名,所占比例为26.09%;参与过抑郁症技能识别培训指导的医师为12名,所占比例为26.09%.结论:提升综合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综合医院需要加强对医师抑郁症识别能力的提升,不断提升综合医院的诊疗水平,保证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王帮路;李易俗;赵宗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持续无创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 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睡眠时上呼吸道狭窄和塌陷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唾等病征.OSAHS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高发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对OSAHS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基础治疗、无创及耳鼻喉科手术,但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部分远期效果不佳,无创正压通气(CPAP)能减少甚至消除OSAHS患者睡眠中反复发生的呼吸暂停(低通气),使患者夜间低和平均血氧饱和度上升,远期效果来看,经CPAP治疗后,OSAHS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成为目前治疗中重度OSAHS的金标准,但是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可靠的治疗效果,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作者:钟义华;王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康复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入院的96例G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MMT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肌力,值得在GBS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贾博;梁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对乳腺癌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后对其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88例我院因乳腺癌而入院治疗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物质生活以及机体健康和护理满意度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另外,试验组的抑郁指数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低,P均<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可起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和患者抑郁程度的作用,并且还可提高患者的机体健康程度和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的日后恢复,而且患者对此满意度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文子函;杨娥;王立翠;王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散结消瘿汤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1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子散结消瘿汤加优甲乐治疗,对照组60例子优甲乐治疗.均以1个月为一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观察组内治疗前后及组间治疗后甲状腺肿物大直径,甲状腺肿症侯评分,FT3、FT4、TSH的变化及组间的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甲状腺肿症状评分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甲状腺肿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结消瘿汤缩小结节性甲状腺肿作用明显.

    作者:谢祥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克雷氏骨折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科雷氏骨折的临床效果,已达到提高治疗水平的目的,以便该法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 选取我院从2008年11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60例克雷氏骨折(Colle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60例克雷氏骨折(Colles)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对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方法治疗.在患者病情缓和时还要开展定期的拜访治疗,期限约为一年.结果 患者的总的有效率占到了93.3%,其中治愈36例,对患者有效20例,无效4例.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满意度较高,达到100%.结论 通过临床研究可知:对克雷氏骨折(Colles)患者在治疗中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能够显著降低治疗风险.因此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海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思维导图在静脉输液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践教学是培养护士各种实践技能和思维能力的主要教学环节.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思维导图在静脉输液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评价其应用效果,为思维导图在中理教学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刘莹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探究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 015年1月到2016年2月间接收的6 3例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对其临床情况进行观察探讨对应的护理方法.结果:有50例恢复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9.5±14.25天;1 3例患者均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后13例患者均死亡,死亡率为20.6%.结论:对于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要结合其临床特征预防感染情况的发生,同时进行适当用氧和强心等,并对其进行密切观察,帮助患者科学快速的恢复.

    作者:田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门诊中西医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痛疼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门诊中西医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痛疼中的应用,对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有效率.方法 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4年10月到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9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人,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的患者除了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外,还采用中西医护理方法.经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的VAS评分为7.75±1.80,对照组经常规护理以后的VAS评分为6.88±2.00.实验组治疗前的VAS评分为7.35±1.33, 实验组经常规护理以后的VAS评分为3.53±3.55.结论 综上所述,门诊中西医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痛疼中的应用,可以控制炎症的发生和扩散,降低患者的疼痛VAS评分,使患者关节尽可能的恢复正常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增加患者自信和生活水平.

    作者:杨学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痛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循证研究

    痛风是我国高发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生化基础为高尿酸血症,主要由嘌呤代谢异常引发.当前,痛风临床治疗以西药为主,但是西药促排酸药物及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对副反应较多,故在临床用药中限制较多.中药材为天然药物,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长期用药安全性高等优点,成为痛风治疗的新选择.本文查阅了近年来中药治疗的痛风方剂等相关文献,对于中药单方、复方治疗痛风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并对中药治疗痛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中药治疗痛风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些启示.

    作者:吴建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医护理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目的:本文主要对神经外科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式,对临床应用和临床效果展开研究.方法:本次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2015年1月份至2 016年1月份,就诊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共计120例.护理人员按照神经外科疾病的症状、程度以及患者情况,随机分为两个护理组,分别为中医组: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医护理干预方法.常规组:60例,在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方法.经过护理观察,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了统计和调查,其中中医组:60例患者中,显效4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有效率91.67% (55/60),出现并发症2例(3.33%),患者满意度100%(60/60);常规组:60例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有效率83.33%(50/60),出现并发症8例(16.67%),患者满意度85%(51/60);两个组别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干预应用到神经外科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建议得到应用.

    作者:何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1例临床观察及护理核心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 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在临床对症治疗基础上提供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接受临床治疗时在加用早期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前后的Barthel及SDS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前生活能力、运动能力对比结果P>0.05;经上述不同方法护理后两组Barthel、SDS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观察组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P<0.05.结论: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将显著提高其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冯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