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护理体会

郭巨涛;王玉蓉

关键词:麻疹疫苗, 强化免疫,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做好儿童预防免疫护理工作,保证儿童健康.方法:对8月龄~14岁的600例需要强化免疫麻疹疫苗的儿童,取麻疹疫苗0.5ml,部位取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皮下注射.结果:本组600例儿童,成功率100%.注射部位无感染、无化脓等并发症,达到了强化接种的预期目的.结论:有效地强化接种麻疹疫苗才能有效地预防麻疹,终消除麻疹.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26例急诊癔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急诊癔症所具有的临床特征并总结相关护理体会.方法:择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26例急诊癔症患者,根据其病情实施相应护理并分析其临床特征与护理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在30-60分钟内得到有效急救,平均时间约为(32.03±2.97)分钟.在之后的一年随访中,22例患者恢复良好,1例患有重度精神疾病,3例患有中度精神疾病.结论:癔症的急诊护理应以患者为核心,以科学方法进行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林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不同诊断标准的围产结局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不同诊断标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的者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来我院行糖筛查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取《妇产科学》中制定的妊娠期糖尿病标准进行诊断,观察组则应用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织编订的标准进行诊断,对两组产妇的围产结局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胎膜提前破裂、羊水量过多、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巨大儿等方面,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织编订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可充分促进检出率的提高,在预防产妇出现胎膜提前破裂、羊水量过多以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基础上,为母婴健康提供充分保障.

    作者:史瑞杰;成小侠;张静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应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行包皮手术的患者共160例进行观察,分别应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及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外观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及水肿也显著减低(P<0.05),但费用相对较高.结论 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较传统环切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痛苦小、美观、术后水肿等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而传统手术费用低廉、适应症广、技术成熟,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因此,临床上究竟选择何种术式,需综合考虑患者经济条件及病情的需要.

    作者:周庆琴;安宗利;秦声庆;赵长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原因分析与对策

    评价医院管理必须要参考的一个标尺为护理安全.针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发病特点,患者在接受诊断、治疗、护理过程中以及医院的设施设备等各方面都可能造成护理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政策,对于出现的护理问题作出应对.优化护士的专业知识,法律意识,提高用药安全,完善设备设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避免护理事故,给就医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作者:马北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9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有效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 2014年12月间收治的96例行TURP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本组96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围术期病情稳定,术后2例患者发生出血,2例患者发生膀胱痉挛,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对行TURP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尤为必要,一方面可以保证手术的成功,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赵春红;尚庆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愈合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根骨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在术后分别以高压氧,骨肽和联合方式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个月和3个月时,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证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和1组与2组相比,3组骨折愈合情况好,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P<0.05.结论:对于行跟骨骨折术后患者,使用高压氧联合骨肽进行治疗,能够加速切口和骨骼愈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琳;徐大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36例急诊手术的配合及护理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18例患者,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手术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优质手术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88.9%,参照组护理满意率为55.4%,实验组相较于参照组具有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满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研究数据表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急诊救治之后,需要辅以相应的优质临床护理,这在某种意义上促使患者康复时间缩短,改善预后效果,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措施,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颜仙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中自噬研究概况

    糖尿病引起的终末期肾衰竭使糖尿病的致死率显著增加,需要寻找新的治疗靶点.自噬是一种降解胞浆内容物的代谢过程,对细胞的存活,发展等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中自噬功能紊乱.本文综述了自噬在糖尿病相关肾损伤中的作用,并对肾脏中调控自噬的多种信号通路进行总结.

    作者:赵迪;马世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试论锁骨骨折患者临床优质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对于锁骨骨折患者采用护理服务模式后能恢复的情况.方法:对60例锁骨骨折患者临床的资料进行分析,并随机把患者平均分为优质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对优质护理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而对普通护理组仍然接受普通护理.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功能优良率远远高于普通护理组患者.结论:在锁骨骨折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后,功能恢复速度及效果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表现

    20世纪80年代,核磁共振开始用于临床,MRI不受骨髓影响,能在任何平面成三维图像,且无创伤、无电离辐射损害,可直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形态学改变,明确椎间盘突出的各种类型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作者:尹秀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DHS和PFNA固定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和防旋股骨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方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骨折接诊收治的78例老年IFOF患者,随机分为DHS组和PFNA组,各种39例,分别行相应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PFNA组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和术中、术后随访结果均优于DHS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较DHS固定效果更加理想,对老年患者更为适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存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对比传统换药技术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皮肤软组织损伤

    目的:对比传统换药技术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30例观察组患者与30例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换药技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换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在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换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治疗后创面面积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时,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换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状况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60例分析

    目的 主要针对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本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6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本院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改良后的护理措施,该措施缩短了通气时间、促使呼吸道通畅,强化对患者口腔护理,加强了对呼吸机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结果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通气前后的各项监测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平均通气时间(22.3d)明显短于对照组(34.6d),并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33.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当中,采用改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疗效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林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术后各项观察指标和满意度,总结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5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0-1.5h,住院总时间为3-7天,患者在术后1-2天均可下床活动,并成功排气,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52例患者中50例患者对此次手术疗效满意,患者满意度为96.15%.结论:经研究发现,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显著促进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武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接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急诊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划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8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性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行急诊接诊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心梗复发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各项数据组间差异显著,即P<0.05,本次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语:对急性心急梗死患者行急诊接诊护理,可以显著加快患者恢复,降低患者心梗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兴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

    目的:探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我院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33例做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无菌操作、病房管理等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成立专门的VAP护理小组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集束干预用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效果优越,是患者较好的护理选择,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于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髌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的体会

    目的 探讨髌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的体会.方法 对我院从2014年8月到2015年9月收治的68例髌骨骨折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以帮助患者可以早日康复.结果 就患者的膝关节恢复情况来看,优42例,良21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达到了93%,可以说明我院对骸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结论 在术前和术后的康复护理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对患者恢复起着促进作用的也是周密合理的护理计划.

    作者:田茂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意念力学的发展与应用

    量子力学的提出与发展无疑是人类科学史上重要的成就,意念的量子力学机制的发展在很多领域都带来了一定的变革,而意念的量子力学也作为一种载体的形式被人类所应用.意识会刺激大脑,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大脑对行为意识进行选择并把其它意识抛弃,然后意识转化为意念,终变成动机支配人体去付诸于实际行动,文章中我们简单的进行了分析研究.

    作者:姜凤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6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治疗的279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9例透析患者中,死亡60例,占21.51%,其中死于心血管病32例(53.34%),脑血管病16例(26.67%),肿瘤7例(11.67%),严重感染3例(5%),低血糖脑死亡1例(1.67%).高血压、钙磷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代谢紊乱、贫血是与MHD患者死亡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MH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防治并发症可以降低透析患者病死率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袁玉飞;程立新;房忠卫;祝维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常规开胸手术与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对于食管癌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参与本次临床实践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的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的患者则进行常规性的开胸食管癌根治手术.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当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后的胸腔引流量均比对照组更少,而手术之后的住院时间、拔管时间、手术之后的肺功能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更低.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方式来进行食管癌的治疗近期的疗效明显的好于常规的开胸手术.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