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性脑出血36例急诊手术的配合及护理

颜仙花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急诊手术配合,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18例患者,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手术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优质手术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88.9%,参照组护理满意率为55.4%,实验组相较于参照组具有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满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研究数据表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急诊救治之后,需要辅以相应的优质临床护理,这在某种意义上促使患者康复时间缩短,改善预后效果,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措施,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体会

    目的:通过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急性腹泻婴幼儿致病原因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急性腹泻婴幼儿共2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病原微生物检验法对其自然排便腹泻时的粪便进行检验.结果:通过本次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儿为123例,所占比例为61.5%.对患儿不同年龄段的阳性率进行比较,1-3岁患儿阳性率高,每两个年龄段患儿阳性率进行对比差异显示为P<0.05,统计学意义以及差异存在并且十分明显.另外患儿受到轮状病毒感染的概率较高,与其他细菌感染相比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于患有急性腹泻的婴幼儿,其年龄与疾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且致病菌为轮状病毒的较多,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实验室检验,以此来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段金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试述肝胆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

    目的:针对肝胆外科患者术后不同的护理方式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46名肝胆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肝胆手术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新型综合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以及术后3天检验出的胆囊窝和肝下积液情况进行全面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B起检验下的积液量也要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综合的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改善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徐玉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百草枯口服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与护理研究

    百草枯是一种高毒性的除草剂,对人畜有较强毒性,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和口服均可造成急性中毒.中毒后治疗是否及时对于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急性百草枯中毒救治方案,包括院前急救、毒物的清除、血液灌流、抗炎治疗、免疫抑制剂、抗氧化剂等治疗.除有关药物治疗外,治疗过程中护士对医生的配合及临床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与护理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教治与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刘怡琳;邵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年期间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内容包括:加强护理规范化操作、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指导;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康复率为92.50%,住院时间为(12.38±1.78)d,满意度95.83%;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3.33%,(17.87±1.98)d和84.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内科开展优质护理,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钱中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诊集束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肺水肿12例临床护理

    目的:对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肺水肿患者行急诊集束治疗,探析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10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肺水肿患者12例,对患者行急诊集束治疗,并在治疗期对患者行预见性护理,观察并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氧合指数以及护理有效率.结果:患者治疗前的氧合指数为(203.1±69.5),治疗后的氧合指数为(434.5±97.2),数据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100%.结论:在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水肿患者接受急诊集束治疗过程中,对其行以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沈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急救护理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急救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诊并采取抢救护理措施的11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急救护理的措施与结果,分析抢救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与相关研究报道对比,探讨如何科学地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急救护理.结果:在所有11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中,90例抢救成功,成功率80.4%,22例抢救失败,占比19.6%.其中抢救失败原因为病患年龄过高且合并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死亡率明显低于相关研究文献报道中的国内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及时采用科学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急性心肌梗死病患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缺血与线粒体自噬

    一.脑缺血与线粒体损伤脑是人体中耗氧量大的器宫,约占机体供能总量的四分之一.作为能量代谢的主要细胞器,线粒体在高耗能的脑部的含量远高于其他组织器宫.线粒体是人类细胞代谢的核心细胞器,这些代谢包括氧化磷酸化,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铁硫中心和亚铁血红生物合成和氨基酸的代谢.

    作者:朱力扬;马占强;傅强;马世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切除术68例体会

    目的:对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伉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及手术创伤小等优点,临床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彦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和效期管理的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和效期管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将我院药房管理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管理,2015年采用药品数量和效期管理,将两年的差错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药品数量和效期管理模式差错率显著低于传统管理模式;其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管理模式(P<0.05).结论:针对医院药房加强药品数量和效期管理,可以极大地提升药房的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差错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童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5S模式对提升护士责任感的作用

    目的:研究5S模式对提升护士责任感的作用;方法:在推广5S模式之初选取两组护理人员分别采用普通护理模式和5S护理模式,对终的病区质量、护士综合素质、服务态度、服务及时度、服务质量等进行评分,观察两种护理模式的差异;结果:通过评定小组、医生、患者对两个不同护理小组的评分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普通护理小组的综合平均得分明显少于“5S”模式护理小组的得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5S”护理模式小组成员的责任高明显高于普通护理小组成员;“5S”模式的护理小组成员不论是护士的总体素质,还是病区的质量、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的及时性等都比普通护理小组有明显的提升,护理过程中产生误会和矛盾的可能性大大减小;护理人员与医生的配合度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出现了大幅提升的现象.结论:5S模式对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对于避免护士与患者直接的摩擦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塑造护士良好的工作习惯具有显著成效,对于提升护士责任感具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项琼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艾灸“肾俞穴”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概况

    中医学认为肾气亏虚是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天.艾灸疗法作为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既能温通经脉、活血化瘀以抗衰老之标,又能补益肾气、调和阴阳以治衰老之本.近年来,通过艾灸肾俞穴来温通经脉,延缓衰老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就艾灸肾俞穴及肾俞穴与其他穴位配伍在延缓衰老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延缓衰老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王富贵;王雨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80,给予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80,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SDS、SAS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7.5%,将其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3.8%进行比较,差异明显(x2=7.419,P<0.05);干预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作者:杨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与对策.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发现的105例血液标本不合格情况,分析其不合格原因与来源科室情况.结果:不合格原因中主要集中在凝血、溶血和标本量不规范等方面,分别占比41.9%、29.52%、20%,来源科室中主要集中在内科与外科中,分别占比39.05%、28.57%.结论:对于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要细致查证,而后针对相关工作环节做对应管理提升.

    作者:牟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对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CQI)应用于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及常规术后疼痛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CQI疼痛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1、2及3d,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45%,显著高与对照组的81.82% (P<0.05).结论:CQI理念应用于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有利于提高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术后疼痛及关节功能,促进病情康复.

    作者:杨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的研究进展

    工作倦怠现象在很多行业普遍存在,护理人员是工作倦怠的高发群体之一,工作倦怠对护理人员个人的身心健康及工作都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其中,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因每天所承受的工作强度、工作氛围、工作压力,都要比普通病房更高、更紧张、更多一些,更易发生工作倦怠现象,针对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的现状,应运用相关对策积极干预.

    作者:郑瑞娟;王忆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

    目的:探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我院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33例做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无菌操作、病房管理等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成立专门的VAP护理小组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集束干预用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效果优越,是患者较好的护理选择,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于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初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2013-2015年间在我科符合自然分娩条件的待产初产孕妇中,随机选取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并对两组初产妇产前产后的心理状况、分娩方式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实验组初产妇的心理状况、自然分娩率等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对初产妇战胜产前不良情绪、选择自然分娩等有明显作用.

    作者:吴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谈谈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运用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运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 2015年2月分娩产妇100例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产时出血量与产后2小时总出血量,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7.45,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运用的临床价值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谢秀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象思维在针刺手法形成中的作用

    为探讨针刺手法的形成源流和作用机理,通过辩证分析象思维在针刺手法创立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果 发现这种思维方式贯穿针刺手法形成的全过程.象思维对针刺手法乃至中医理论创立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学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作者:丁润刚;刘欣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门诊小儿输液的整体护理

    目的:探究门诊小儿输液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门诊小儿输液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针对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措施.针对实验组,基于常规治疗方法前提下,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基于不同护理措施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扎针一次性成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处理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门诊小儿输液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家属满意度,优化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医学广泛推广.

    作者:刘媚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