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尔茨海默病中tau蛋白的研究进展

刘宁;马世平

关键词:Tau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纤维缠结
摘要:tau蛋白是一种微管相关蛋白,从1975年被发现至今,其结构的面纱已被揭开,但有关作用机制及治疗策略仍在发展中.本文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具体综述阿尔茨海默病中的tau蛋白的研究进展.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减少HCG诱导排卵剂量对IVF-ET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减少HCG诱导排卵剂量,观察其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两组均采用GnRH-a长方案进行治疗,其中试验组中的hCG的干预数量为正常水平,而对照组hCG的干预数量不足.结果 三组患者的hCG日P、hCG日>14mm卵泡数、hCG日E2、hCG日LH、取卵前24h血HCG值、取卵日E2、取卵日P、获卵数、MII卵数、受精卵数、卵裂数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的hCG日LH、取卵前24h血HCG值大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其余几个均为试验组小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卵巢过度刺激(OHSS)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低剂量为4000IU的hCG就可以诱导卵子成熟,同时能够降低卵巢过度刺激(OHSS)的发生率.

    作者:邵静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 通过对243例患者调查表结果的分析探讨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与对策.方法 对我院住院治疗超过7天的患者发放影响护患关系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影响护患沟通障碍的因素主要有没有得到足够的入院信息支持、专业知识不过关、态度生硬解释不到位、解释中语言使用不当、专业术语过多和交流环境干扰等因素易引发患者不满意,分别为185例(76.1 3%)、174例(71.60%)、131例(53.91%)、105例(43.21%)、86例(35.39%)、51例(20.99%).结论 应用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增强护士与患者的亲和力,避免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周凤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初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2013-2015年间在我科符合自然分娩条件的待产初产孕妇中,随机选取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并对两组初产妇产前产后的心理状况、分娩方式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实验组初产妇的心理状况、自然分娩率等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对初产妇战胜产前不良情绪、选择自然分娩等有明显作用.

    作者:吴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创伤性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创伤性骨折患者240例,回顾性分析普外科创伤性骨折患者情况.结果:男性DVT发生率15.56%明显高于女性DVT发生率8.33%.DVT发生率随着患者年龄增加明显升高,患者BMI指数大于25、有吸烟者明显增高.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DVT发生率明显高于总体发生率.高空坠落患者DVT发生率高,达到43.76%,高能量损伤患者DVT发生率较低能量损伤患者发生率较高.随着手术时长的延长,患者DVT发生率增加,手术时长小于1小时时发生率为10.40%,手术时长大于2小时时DVT发生率高达50.00%.全身麻醉患者DVT发生率28.13%明显高于非全麻患者11.24%.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有DVT发生可能性,年龄≥60岁、有吸烟史、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能量损伤、手术时长大于2小时全身麻醉患者均可导致DVT发生率增高,临床医生应引起足够重视,预防DVT的发生.

    作者:张先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

    目的:总结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程监测及产程处理经验,降低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病例资料.结果:58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病例中,顺产58例,产后出血9例,产后2 h出血量> 400 ml者17例,新生儿体重1750 ~3650 g,无新生儿窒息,无子宫破裂,分娩结局良好.结论:对疤痕子宫再妊娠者,应正确评估阴道试产的条件,分娩期加强产程监测,及时发现子宫破裂的迹象,积极预防及处理产后出血.

    作者:范蔚芳;林淑媛;姜明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的影响

    目的 分析并研究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88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发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配合以心理护理为主的干预指导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查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临床上配合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治疗,提升患者的心理应激,为确保患者的良好心情,可以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陈冬梅;张传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严重烧伤患者护理方法

    目的:研究和探索重度烧伤病人的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一年间的我院重度烧伤病人20例,进行初期、心理、病理和营养等各方面护理.结果:通过初期、心理、病理和营养等方面结合的护理,取得了非常满意和效果.讨论:对重度烧伤病人的护理不能只单纯对烧伤部位进行护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营养护理也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前提.

    作者:韦艳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许恩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跌倒风险评估在心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跌倒风险评估在心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45)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临床宣教,观察组患者(n=45)采用跌倒风险评估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宣教后跌倒相关因素、危险因素、预防常识、严重后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为22.22%,P<0.05.结论 跌到风险评估可有效提高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意外跌倒相关影响因素、预防方法和跌倒后果的了解程度,可促使患者养成自我保护意识,对于降低患者的意外摔倒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向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护理对精神障碍患者合并心率失常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精神障碍患者合并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障碍合并心率失常患者共1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报告结果和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结果:在住院期间第1次和第2次复检,观察组患者心率失常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第3次和出院后半个月、1个月复检,观察组心率失常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及其家属总满意度分别为97.33%、82.67%,两组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在精神障碍患者合并心率失常的应用中效果显著,能减少患者受药物因素引发的心率失常发生率,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出血性胃炎行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出血性胃炎行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本院诊治的145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资料,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行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77例)行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预后.结果:研究组出血量、输血量少于对照组,且止血时间、症状(恶心呕血、黑便、食欲不振、腹部灼痛等)消失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另外研究组复发2.60%低于对照组19.12% (P<0.05).结论:急性出血性胃炎行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对临床效果及预后具积极影响.

    作者:尤福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论循证医学临床实践的常见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学水平逐渐提升,很多新型的医学方式逐渐运用在传统的临床医学实践中.循证医学可以提升全面性和准确性,已经逐渐运用在临床医学中.笔者通过自身多年的循证医学经验,结合相关的专业资料,总结了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从循证医学与证据和临床经验关系分析入手,将循证医学的证据中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的情况进行分析.由此分析得出了证据质量,并深入的分析了证据质量的作用.终研究了多数临床问题,并对循证医学体现的实际意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作者:陈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年期间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内容包括:加强护理规范化操作、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指导;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康复率为92.50%,住院时间为(12.38±1.78)d,满意度95.83%;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3.33%,(17.87±1.98)d和84.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内科开展优质护理,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钱中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阴道超声对宫外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宫外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7月至201 5年6月经阴道超声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36例宫外妊娠超声检查与手术对照诊断符合率94.4%(34/36),误诊率5.6%(2/36),误诊的2例手术证实为炎性包块.分析原因,无明显停经史,未结合血象、临床病史及尿HCG等其他检查,单一依赖超声图像草率的下诊断结论.结论:对临床上有停经史伴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者,宫内节育环放置的妇女不明原因腹痛,无明显停经史,阴道不规则出血者,无明显腹痛等现象但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患者应首选阴道超声检查.

    作者:周伟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制污穴点刺放血结合外科换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延迟愈合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制污穴点刺放血结合外科换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腹部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治疗组采取制污穴点刺放血结合外科换药进行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外科换药,观察周期为8天-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切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患者采用制污穴点刺放血结合外科换药方法,可以快速有效促进切口愈合,简单易行疗效显著.

    作者:赵宗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性化心理干预对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性化心理干预对行无抽搐电休克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对60例(30例对照组,30例研究组)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进行焦虑情况的评定,并在治疗前完成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的监测,从而判断病人焦虑情况的变化状况.[结果]干预后研究者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血压、心率和呼吸与对照组也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实施人性化的心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行无抽搐电休克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之处于合理水平,利于疾病的治疗.

    作者:李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创伤后瘢痕的临床评估及综合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和探讨定向扩张器在治疗创伤后面颈部瘢痕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用定向扩张器治疗32例创伤后面颈部瘢痕患者.手术分两期:先于瘢痕附近正常皮下置入定向扩张器,皮肤充分扩张后行扩张器取出、瘢痕切除、局部皮瓣转移.结果:32例患者共治疗45处瘢痕,置入扩张器47个,一次修复大面积为12cm×16cm,除3例遗留部分瘢痕经第二次皮肤扩张修复外,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扩张期并发症13处(28.89%),以扩张器外露多见.结论:定向皮肤扩张器在创伤后面颈部瘢痕治疗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应重视预防并发症.

    作者:陈红梅;张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诊外科手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和探讨急诊外科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48例的临床资料,分为手术组(n=24)与非手术组(n=24),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治愈、好转或死亡)、总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胃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选时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总治疗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和胃肠营养开始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出血量不多,并发症少或无.结论:通过采用急诊外科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有效地提高生存率,胃肠营养开始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逍遥散合归脾汤加减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逍遥散合归脾汤加减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20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逍遥散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相对于对照组的61.67%有显著上升(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QOL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但观察组上升更为显著(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神经衰弱患者采取逍遥散合归脾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慧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0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的分析与体会

    目的 分析肋骨骨折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肋骨骨折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成内固定组(n=52)与保守组(n=53),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内固定组明显低于保守组,内固定组显著降低了肺部感染、胸廓畸形及迟发性血胸的发病率.结论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有极大的优越性,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应积极采取内固定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清华;平措次仁;谭兵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