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腹症急诊628例护理观察

方心珠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 急性肠梗阻, 护理,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对急腹症患者的有效急诊护理措施加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前来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628例急腹症患者的病历资料,为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准确的分诊,并进行全面的急诊护理干预.结果:分诊诊断结果准确度为96.01%(603/628),患者均在有效的治疗时间内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良好.结论:急诊护理可以帮助急腹症患者抓住佳的治疗时机,为患者的健康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在临床中需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能力,推广急诊护理在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谈谈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运用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运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 2015年2月分娩产妇100例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产时出血量与产后2小时总出血量,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7.45,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运用的临床价值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谢秀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7例急诊无助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探讨27例急诊无助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7例急诊无助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均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进一步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7例急诊无助患者当中,在我院接受治疗7例,其中2例病死,5例经过救治病情恢复稳定,但没有联系到家属,进而将患者送至福利院;其余2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之后病情恢复稳定,并联系到家属,之后通过病情评估符合出院标准后,由家属陪同患者出院.结论 急诊无助患者情况特殊,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时构建急救绿色通道,掌握患者基本信息,对患者的物品进行妥善保管,并对患者进行生活及心理等方面的护理,以此使患者获得优质、科学、全面的护理,进一步确保急诊无助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DHS和PFNA固定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和防旋股骨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方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骨折接诊收治的78例老年IFOF患者,随机分为DHS组和PFNA组,各种39例,分别行相应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PFNA组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和术中、术后随访结果均优于DHS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较DHS固定效果更加理想,对老年患者更为适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存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性肾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15例囊性肾癌(cystic renal cellcarcinoma,CRCC)在超声诊断中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2013年1月-2016年1月病理证实的15例CRCC患者,在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中影像表现.结论:超声彩色多普勒诊断CRCC具有相对特异的表现,具有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李乐;乔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小儿佝偻病

    小儿佝偻病是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身体相对性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全身钙、磷代谢失常和以骨骼改变为主的一系列变化.严重者致骨骼畸形,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并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免疫球蛋白减少,易并发各种感染,且使其病情加重,病程延长,应积极防治.

    作者:左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腹症急诊628例护理观察

    目的:对急腹症患者的有效急诊护理措施加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前来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628例急腹症患者的病历资料,为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准确的分诊,并进行全面的急诊护理干预.结果:分诊诊断结果准确度为96.01%(603/628),患者均在有效的治疗时间内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良好.结论:急诊护理可以帮助急腹症患者抓住佳的治疗时机,为患者的健康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在临床中需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能力,推广急诊护理在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方心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制污穴点刺放血结合外科换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延迟愈合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制污穴点刺放血结合外科换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腹部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治疗组采取制污穴点刺放血结合外科换药进行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外科换药,观察周期为8天-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切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患者采用制污穴点刺放血结合外科换药方法,可以快速有效促进切口愈合,简单易行疗效显著.

    作者:赵宗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研究糖皮质激素对感染性休克治疗的影响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糖皮质激素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将其的分为A组与B组,每组43例,给予A组患者常规方式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B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肌酐清除率、尿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国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干预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压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压和妊娠结局受临床干预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80例妊高症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40例)接受包括产检在内的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40例)接受临床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分娩时、分娩4h”三个时期的血压值,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分娩时、分娩后4h观察组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建议优先选择临床干预治疗,降压效果明显,还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产生.

    作者:夏威;谭兵祥;涂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

    通过选取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2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麻醉方式分为硬膜外麻醉组(简称“硬膜外组”)和全身麻醉组(简称“全麻组”).两组术后第一天与第七天的比较发现,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全麻组的MMSE评分相对较低,硬膜外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总结出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均关联着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全身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大.

    作者:王茂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象思维在针刺手法形成中的作用

    为探讨针刺手法的形成源流和作用机理,通过辩证分析象思维在针刺手法创立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果 发现这种思维方式贯穿针刺手法形成的全过程.象思维对针刺手法乃至中医理论创立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学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作者:丁润刚;刘欣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举措对对脑血管疾病康复效果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患有脑血管疾病病人54例,将干预之前以及干预一个月以后 Barthe1指数与抑郁量表对病人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采取综合护理举措,在护理效果,患者生活能力方面明显提升,病人GDS评估,Barthe1等方面明显比入院时高,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举措,收效良好,康复效果更佳,能显著提升病人生存质量,临床中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作者:段小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3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急诊PCI术的护理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急诊PCI术治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7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诊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划分为研究组(18例)与参照组(17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全程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各项数据组间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急诊PCI术治疗过程中,对其行全程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化护患关系,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冠心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2例,实验组71例,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71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14d,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时,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丁智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许恩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与免疫学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与免疫学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和免疫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纳差、恶心、呕吐、黄疸、腹胀等,体征包括肝肿大、蜘蛛痣、肝掌、面色晦暗、脾大、皮疹、腹水等,多数患者为女性,发病年龄高峰在50岁左右;患者常合并发生2型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巯松、干燥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过敏性鼻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重叠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显示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谷胺酰转肽酶、总胆红素(TBil)异常,丙种球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G均明显高于正常值;25例患者(65.8%)抗结核抗体(ANA)阳性,此外还出现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特异性胞质抗原性1抗体(LC-1)、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肝细胞膜抗体(抗L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LAK)、抗核糖体抗体(抗RNP)、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炎在我国并不少见,其诊断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生化和免疫血指标等检查结果进行,自身免疫性肝炎确诊的重要依据是肝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

    作者:苏晓生;黄清洪;杨圣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表现

    20世纪80年代,核磁共振开始用于临床,MRI不受骨髓影响,能在任何平面成三维图像,且无创伤、无电离辐射损害,可直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形态学改变,明确椎间盘突出的各种类型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作者:尹秀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鱼肝油滴剂联合苯海拉明及利多卡因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观察

    探讨分析鱼肝油滴剂联合苯海拉明及利多卡因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该研究以确诊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组(A组)采用鱼肝油滴剂加苯海拉明加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鱼肝油滴剂(B组)和采用单纯苯海拉明(C组)治疗以及对照碘甘油组、西瓜霜组、锡类散组三种治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溃疡愈合时间在三种治疗方法中A组明显缩短,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C两组及其他三种药物组(P<0.05).鱼肝油滴剂联合苯海拉明及利多卡因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效率较高,患者疼痛减轻明显,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本治疗方案简单、经济,患者易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令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脾气虚泄泻的现代研究概况

    脾气虚泄泻是泄泻的主要证型之一.中医在辩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应用针灸治疗脾气虚泄泻疗效显著.本文从针灸治疗脾气虚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了解针灸治疗脾气虚泄泻的现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并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董晏伯;欧阳亚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6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治疗的279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9例透析患者中,死亡60例,占21.51%,其中死于心血管病32例(53.34%),脑血管病16例(26.67%),肿瘤7例(11.67%),严重感染3例(5%),低血糖脑死亡1例(1.67%).高血压、钙磷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代谢紊乱、贫血是与MHD患者死亡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MH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防治并发症可以降低透析患者病死率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袁玉飞;程立新;房忠卫;祝维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