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

王茂娟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摘要:通过选取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2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麻醉方式分为硬膜外麻醉组(简称“硬膜外组”)和全身麻醉组(简称“全麻组”).两组术后第一天与第七天的比较发现,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全麻组的MMSE评分相对较低,硬膜外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总结出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均关联着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全身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大.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急救护理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急救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诊并采取抢救护理措施的11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急救护理的措施与结果,分析抢救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与相关研究报道对比,探讨如何科学地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急救护理.结果:在所有11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中,90例抢救成功,成功率80.4%,22例抢救失败,占比19.6%.其中抢救失败原因为病患年龄过高且合并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死亡率明显低于相关研究文献报道中的国内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及时采用科学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急性心肌梗死病患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塞早期CT、MRI诊断研究进展

    1.急性脑梗塞早期诊断和预防急性脑梗塞典型的脑血管疾病,影像学检查是急性脑梗塞临床诊断重要参考.为了更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急性脑梗塞,需要避免由于脑组织缺血而产生的不可逆损害,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是十分重要的.其影响学检查方法包括CT和MRI检查,进而对急性脑梗塞早期予以准确的诊断,进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防止其进展成为急性脑梗塞及其并发症.

    作者:夏士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诊手术在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分析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经治的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分组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将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超过对照组的85.00% (P<0.05).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急诊手术治疗,可以产生明显的效果,其安全性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彭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创伤性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创伤性骨折患者240例,回顾性分析普外科创伤性骨折患者情况.结果:男性DVT发生率15.56%明显高于女性DVT发生率8.33%.DVT发生率随着患者年龄增加明显升高,患者BMI指数大于25、有吸烟者明显增高.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DVT发生率明显高于总体发生率.高空坠落患者DVT发生率高,达到43.76%,高能量损伤患者DVT发生率较低能量损伤患者发生率较高.随着手术时长的延长,患者DVT发生率增加,手术时长小于1小时时发生率为10.40%,手术时长大于2小时时DVT发生率高达50.00%.全身麻醉患者DVT发生率28.13%明显高于非全麻患者11.24%.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有DVT发生可能性,年龄≥60岁、有吸烟史、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能量损伤、手术时长大于2小时全身麻醉患者均可导致DVT发生率增高,临床医生应引起足够重视,预防DVT的发生.

    作者:张先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几种常见的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为以后的临床检验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14年4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41例患有念珠菌阴道炎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镜检组、凝集组以及培养组分别采用镜检法、凝集法和培养法进行检测,每组47人.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检测及统计后发现:镜检法阳性结果为37例,阳性检出率为78.72%;凝集法阳性结果为36例,阳性检出率为76.60%;培养法阳性结果为37例,阳性检出率为78.72%.三种方法阳性检测率对比无明显差异,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镜检法、凝集法以及培养法对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的检测阳性检测率均较好,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田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创伤后瘢痕的临床评估及综合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和探讨定向扩张器在治疗创伤后面颈部瘢痕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用定向扩张器治疗32例创伤后面颈部瘢痕患者.手术分两期:先于瘢痕附近正常皮下置入定向扩张器,皮肤充分扩张后行扩张器取出、瘢痕切除、局部皮瓣转移.结果:32例患者共治疗45处瘢痕,置入扩张器47个,一次修复大面积为12cm×16cm,除3例遗留部分瘢痕经第二次皮肤扩张修复外,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扩张期并发症13处(28.89%),以扩张器外露多见.结论:定向皮肤扩张器在创伤后面颈部瘢痕治疗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应重视预防并发症.

    作者:陈红梅;张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体会

    目的:通过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急性腹泻婴幼儿致病原因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急性腹泻婴幼儿共2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病原微生物检验法对其自然排便腹泻时的粪便进行检验.结果:通过本次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儿为123例,所占比例为61.5%.对患儿不同年龄段的阳性率进行比较,1-3岁患儿阳性率高,每两个年龄段患儿阳性率进行对比差异显示为P<0.05,统计学意义以及差异存在并且十分明显.另外患儿受到轮状病毒感染的概率较高,与其他细菌感染相比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于患有急性腹泻的婴幼儿,其年龄与疾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且致病菌为轮状病毒的较多,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实验室检验,以此来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段金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逍遥散合归脾汤加减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逍遥散合归脾汤加减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20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逍遥散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相对于对照组的61.67%有显著上升(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QOL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但观察组上升更为显著(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神经衰弱患者采取逍遥散合归脾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慧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60例分析

    目的 主要针对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本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6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本院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改良后的护理措施,该措施缩短了通气时间、促使呼吸道通畅,强化对患者口腔护理,加强了对呼吸机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结果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通气前后的各项监测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平均通气时间(22.3d)明显短于对照组(34.6d),并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33.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当中,采用改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疗效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林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艾灸“肾俞穴”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概况

    中医学认为肾气亏虚是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天.艾灸疗法作为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既能温通经脉、活血化瘀以抗衰老之标,又能补益肾气、调和阴阳以治衰老之本.近年来,通过艾灸肾俞穴来温通经脉,延缓衰老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就艾灸肾俞穴及肾俞穴与其他穴位配伍在延缓衰老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延缓衰老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王富贵;王雨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体会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治疗后的护理效果,以及经过有效康复训练后的效果.方法:选取予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相同的治疗环境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训练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卧位护理及早期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并进行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损伤恢复的情况观察.结果:训练组在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方而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无效率较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治疗后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以及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和相关的运动功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昭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试析儿科用药不良反应问题

    目的 分析儿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状况与危害,从而促进儿科用药的安全化与合理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患儿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资料.结果 56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中,年龄在1个月-1岁之间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高,然而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用药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也不断减少.在儿科用药中有六类药物可引起患儿不良反应.不同的给药途径可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85.5%患儿静脉给药发生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途径.结论 上述诸多因素均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应规范儿科用药,完善用药控制体系,注重检测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减少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陆青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护理对精神障碍患者合并心率失常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精神障碍患者合并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障碍合并心率失常患者共1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报告结果和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结果:在住院期间第1次和第2次复检,观察组患者心率失常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第3次和出院后半个月、1个月复检,观察组心率失常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及其家属总满意度分别为97.33%、82.67%,两组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在精神障碍患者合并心率失常的应用中效果显著,能减少患者受药物因素引发的心率失常发生率,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同期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同期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血压症合并胆结石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份—2016年1月份收治的4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血压症合并胆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同期手术治疗,对疗效观察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有36例患者痊愈,4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包括腹腔大出血3例,肝功能衰竭1例,死亡率为10.0%.术后并发症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5%.结论:同期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血压症合并胆石症时需要对手术风险与患者肝功能加以评估,采取有效的手术方式,且术后需加强对并发症的防治与预防.

    作者:李文晓;任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设置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占据30例.对两组患者均采取基础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3.3%与96.7%,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血糖值、TG、TC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策略十分重要,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冯春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意念力学的发展与应用

    量子力学的提出与发展无疑是人类科学史上重要的成就,意念的量子力学机制的发展在很多领域都带来了一定的变革,而意念的量子力学也作为一种载体的形式被人类所应用.意识会刺激大脑,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大脑对行为意识进行选择并把其它意识抛弃,然后意识转化为意念,终变成动机支配人体去付诸于实际行动,文章中我们简单的进行了分析研究.

    作者:姜凤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非心脏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研究A组和研究B组.研究A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研究B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术前、术后1d、术后3d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的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研究A组患者的MMSE评分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和研究B组相比有较大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能够显著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临床疗效提高,值得借鉴应用.

    作者:王新芳;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左西孟旦、米力农和硝普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左西孟旦、米力农和硝普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A组、B组与C组,分别给予左西孟旦、米力农和硝普钠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组与C组的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A组低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米力农和硝普钠相比,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宇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迄今为止,HBV感染仍为全球肝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病毒复制活跃的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易进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约占慢乙肝的1%)、肝硬化(约占慢乙肝的2%~10%)及肝细胞癌(约占慢乙肝的1% ~5%)等严重肝病[1].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以上严重肝病.目前全球已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药物仍然仅有干扰素类(IFN)和核苷(酸)类似物.

    作者:陈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治疗现状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西医治疗主要包括局部应用抗炎类药物、止痛剂、腐蚀剂、局部封闭、激光治疗,全身性应用抗病毒、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增强、维生素等适用于病因独特、局部用药疗效不佳者,中医常用药汤、穴位注射、药贴、耳穴压豆等治疗RAU.

    作者:张文博;夏士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