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
目的:针对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3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5人,观察组67人,对照组常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健康教育进行加强,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健康行为执行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进行健康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对鼻窦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生活质量评分、行为依从性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能够使患者改善行为和情绪,使患者了解更多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提升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疾病的快速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栗瑞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和多巴胺联合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院后将诊断为慢性肝炎所导致的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进行筛选,其中将严格按照经典治疗4周后而效果不佳的86例患者纳入本组.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典的内科治疗,即在将紊乱的水电解质调整至正常同时,严格限盐限液.在此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20mg与多巴胺20mg加入10%的葡萄糖250ml,以每分钟20~ 40滴的速度静滴,1个疗程为7天,同时口服安体舒通40mg,3次/日.结果:86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治疗,腹水消失54例;2个疗程结束时共有76例腹水消失,5例腹水明显减少,5例腹水无明显变化.76例患者于腹水消失前后体重下降平均为7.4±2.1kg;腹围下降为14.2±5cm.结论:采用酚妥拉明和多巴胺联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着,可常规治疗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史朝浩;韩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宫颈癌临床特征及病理分析,方法 回顾性的在临床中患有宫颈癌的年轻妇女患者76例,年龄小于或等于55岁(观察组)的临床资料,然后随机抽取110例年龄大于35岁的宫颈癌女性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年轻宫颈癌的发病率增高,年轻宫颈癌患者的初婚年龄较小,孕产次数较少,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接触性出血为主,组织深度以小于1/2肌层为主,盆腔淋巴结转移以闭孔淋巴结为常见,结论 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病的趋势上升,应该重视年轻妇女宫颈癌病症的筛查,尽早的进行检查诊断.
作者:李颖;王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分别接受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8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长以及住院时长,提高骨折愈合速度,并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柳俊峰;李启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布地奈德治疗,治疗组,联合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治疗,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29例治愈,21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5% (50/54),对照组,18例治愈,2 5例有效,1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6% (43/54),由此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关于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率为5.5%(3/54),对照组为3.7%(2/54),组闻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田辉莲;布西尔瓦尼木·麦麦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接受腹部手术后,如何促进患者肠胃功能蠕动恢复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对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本次医学研究活动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消化科患者共计86例,其中肠胃疾病47例,肝胆疾病39例,按照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症情况的不同,随机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分别为:常规组:43例,在治疗中,对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43例,在治疗中,采用一般护理的同时,加入了促进肠胃蠕动功能的综合性护理干预.经过阶段性治疗护理,对患者护理后肠胃蠕动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展开了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常规组:4 3例,肛门排期时间25.33±3.58小时,排便时间78.11±13.12小时,肠鸣音恢复时间24.33±4.34小时,护理满意率76.74%(33/43);观察组:43例,肛门排气时间14.53±4.11小时,排便时间39.55±14.15小时,肠鸣音恢复时间13.56±3.46小时;护理满意率97.67%(42/43);结论:在腹部手术后,采用有效的促进肠胃蠕动功能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肠胃功能恢复的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同.
作者:杨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工娱疗活动对恢复期精神障碍患者自信心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住院恢复期的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一组实验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精神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工娱疗活动,观察记录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采用罗森博格自尊量表(SE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E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工娱疗活动对恢复期期精神障碍患者的自信心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安全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80名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式的临床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安全护理治疗方式,观察并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在早期康复护理治疗中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临床康复治疗效果. 结果 临床实验表明,对照组常规护理中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出现了烫伤、跌倒、管道滑脱、压疮和误咽等不良事件,而且实验组安全护理的临床护理有效率97.78%要明显优于对照组78.89%的护理有效率,P<0.05. 结论 采用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应用安全护理治疗方式,可以很好地防止不良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大大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治疗的依从性,可以在今后的脑卒中康复护理领域中得到更多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文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患者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收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的分成结合组和对比组各40例.其中对比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而结合组在对比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中医辨证疗法治疗.通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体征、肝功能改善情况和影像学的结果以及对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对于远期的腹水复发情况的控制等方面.结果:结合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比组(P<0.05),且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化患者的顽固性腹水不仅疗效较为确定,治疗安全平稳,且费用价廉,远期疗效值得肯定,建议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邢建卫;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的一组疾病.一般以生后一周内新生儿和未成熟儿多见,夏季发病者,大多是严重感染,重度窒息引起.其临床表现是:拒乳,反应差,哭声低,心音低钝,心率减慢,尿少,体温常低于35摄氏度,重症患儿低于30摄氏度.皮肤发凉、硬肿,颜色暗红,不易捏起,按之如硬橡皮.严重者可导致肺出血、循环和呼吸衰竭及肾脏等多脏器损害,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危及生命.
作者:田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慢性肝病一般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尤以乙肝、丙肝为多见,随着病程的延长,其肝纤维化、肝硬化是不可避免出现的.慢性肝病病程较长,其治疗困难,缠绵难愈.因此,在对慢性肝病的治疗过程中,中医学者们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发现有许多久治不愈的症状,经加用活血化瘀药后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反复不断的应用,确定了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作者:王江平;杨文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肝胆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诊治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肝胆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21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n=108)和对照组(n=108).实验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运用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并T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行随访2年,了解其术后残石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组的术后残石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能降低术后残石率,结石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满意度增高,愈后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芈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简称PIVAS),主要指在满足国家标准、按照药物性能规划的操作条件下,通过药师审查的处方,让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技术人员,严格根据标准操作流程实施全静脉营养、细胞毒性药品以及抗生素等静脉药品的混合配制,给临床提供良好的输液与药理服务的机构.本院在201 3年建立了PIVAS,开展静脉用药统一调配,由通过专业训练的药学工作人员,严格根据操作流程展开调配,创建万级洁净调配室,内设生物安全柜若干台,用来配备化疗药品,经过对化疗药品的安全调配,让医护人员提高了防护观念,在安全防范策略上获得了较好的经验,现综述如下.
作者:苏文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小柴胡汤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发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小柴胡汤,对照组予消炎痛胶囊,7天为一疗程,用药期间及停药7天后定时记录体温,观察治疗前后体温变化、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检测三大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观察治疗后的消化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结果治疗组发热完全控制1 5人,有效14人,完全控制率44.1%,总有效率85.3%,对照组发热完全控制7人,有效1 3人,完全控制率为22.6%,总有效率为64.5%,治疗组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19,双侧近似P值0.027,P<0.05).
作者:尹国良;李华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老年糖尿病足清创术后应用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 7年2月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70例作为对照组,另7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清创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变化、足部护理知识与行为评分变化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指数更佳,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足清创术后实施延续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及行为能力,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杨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静脉留置针留针时间及其有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探析和讨论,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何种措施来延长留置针的留针时间进行研究.方法 在我院收纳的各科室的住院患者中选择2017年4月至6月期使用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其中对照组选择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在进行穿刺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两组患者使用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后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法延长留针时间,使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发挥大作用.结果 选择针对护理干预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0.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患者使用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5%显著低对照组的25%. 结论 通过对静脉留置针留针时间有关因素的探讨分析,可见在穿刺前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静脉炎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有效地延长了留针时间,不仅减轻患者连续多次穿刺带来的身体疼痛,而且较好地控制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得以有效降低,提高了护理效率和质量.
作者:汪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调查小儿贫血的原因,为贫血预防方案的制定提供方向. 方法:将本院2013年3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收治的100例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儿的年龄分布情况和贫血原因.结果:1岁以内的贫血患病率高,为54.00%,因先天储铁不足而引发贫血的概率大,为50.00% (p<0.05). 结论:一岁以内小儿的贫血患病率高,要注意采取预防措施,主要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铁元素等方法来降低小儿的贫血发生率.
作者:汪中宝;汪晟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探讨乳腺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乳腺肿瘤患者60例进行研究讨论,对所有患者进行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以及石蜡切片病理诊断,比较两种不同病理诊断的结果.结果:进行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一共确诊了58名患者,占比96.7%.结论:对于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结果的正确性,可以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诊断过程中应用.
作者:栾中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在手术室建立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建立护士长、组长及护士护理系统,并对各自区域进行负责,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医生对护理工作评价.结果 实施分组护理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且实施后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手术室实施分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及管理能力,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手术室推广使用.
作者:赖丽君;叶芸;张燕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判断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017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70例患者为研究案例,考虑到整体治疗方式不同,因此随机分组,分别给予保胎灵以及黄体酮胶囊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整体效果评价.结果:对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对比,94.2%> 74.2%,乙组的成功率高于甲组.对甲组和乙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5.7%<11.4%,乙组不良反应率低.结论:对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黄体酮胶囊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娇燕;王秋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