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赖丽君;叶芸;张燕琴

关键词:分组护理管理模式, 手术室护理管理, 价值
摘要:目的 探究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在手术室建立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建立护士长、组长及护士护理系统,并对各自区域进行负责,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医生对护理工作评价.结果 实施分组护理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且实施后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手术室实施分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及管理能力,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手术室推广使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实施心理护理的意义评估

    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静脉采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负面情绪、安静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中患儿安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通过统计学意义,并且对照组患儿的不良情绪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保持其安静率,提高采血的效率,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丽;宿国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基层妇产科医生与产妇的沟通对阴道分娩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基层妇产科医生与产妇的沟通对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3月份——2017年3月份我科室收治的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1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娩流程,观察组分娩实施前后肌层医生充分的沟通,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统计两组分娩情况,观察组产妇出血率、助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层妇产科医生与产妇的沟通对阴道分娩具有积极的意义,有效降低助产率,出血率,大大提高新生儿分娩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玉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银杏叶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sVCAM-1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银杏叶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血清sVCAM-1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法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甲钴胺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和对照组(甲钴胺注射液),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sVCAM-1水平都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的程度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耳聋的THI评分、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症状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银杏叶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启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随机选取了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6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常规组的73.68% (P<0.05);护理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7.37%,优于常规组的73.68%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实现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兰文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

    目的:本文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患者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收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的分成结合组和对比组各40例.其中对比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而结合组在对比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中医辨证疗法治疗.通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体征、肝功能改善情况和影像学的结果以及对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对于远期的腹水复发情况的控制等方面.结果:结合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比组(P<0.05),且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化患者的顽固性腹水不仅疗效较为确定,治疗安全平稳,且费用价廉,远期疗效值得肯定,建议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邢建卫;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经动脉灌注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消癌平针剂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 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转移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介入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消癌平针剂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部分缓解率(CR)、稳定率(NC)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生存天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消癌平针剂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优于化疗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小和稳定病灶,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李静;邢建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两组,各43例,设采取循证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循证护理组,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患者为预见性护理组,并开展积极的抢救和护理工作,观察两组护理后止血时间、平均出血次数及并发症发生差异情况,并统计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治疗护理后,两组在止血时间、平均出血次数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预见性护理组效果优于循证护理组,P<0.05.循证护理组护理总有效率达高于预见性护理组,P<0.05,而在并发症发生及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临床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中均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备具优势,因此在应用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恰当选择合理的护理方式,必要时可结合应用以达佳护理效果.

    作者:斯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谈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疗护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由于其具有科技含量高、执行难度大等特点,已经被视作“高危职业”.同时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离不开医疗护理活动.所谓的护理风险指的是入院进行疗养的患者在住院期间享受护理的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不安全事件.

    作者:肖彦臻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诊输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

    目的:急诊输液室作为急诊科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门诊输液的重要工作,这一科室中患者人数多、流动性大,是医患纠纷发生率较高的科室,急诊输液室中常见的问题包括药物与技术问题、输液室的环境问题、基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护理人员的态度问题,本文主要分析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

    作者:石玉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眼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及防护措施分析

    目的:针对眼科护理中的常见风险进行探讨,并对其相关防护措施分析,希望对未来眼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42例眼科疾病患者,对这142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眼科护理中较为常见的风险因素,并结合这些风险因素制定与之对应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前后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经行调查.结果: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生活能力障碍、视力模糊、术后感染、体位、心理因素等是眼部疾病患者在接受护理和入院治疗过程中主要面对的风险,其中为主要的风险为视力模糊,占30%左右.进行防护措施后患者满意度较高,达到97.18%.结论:针对眼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进行探讨分析并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使护理工作效率调高、患者满意度提高.

    作者:刘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护理质量评价研究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护理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中医护理学科也在不断发展,中医护理质量评价对于中医护理学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其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将以中医护理质量评价为研究对象,从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分别为:中医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医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以及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医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本研究的阐述能够为相关的理论与中医护理质量评价的实践有所助益.

    作者:相相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目的:分析我科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腹水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2月~ 2010年5月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病原菌培养阳性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81份标本检出细菌以G-杆菌为主(共61例,占75%),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多见,肠科细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性较低,对亚胺培南均无耐药性.检出革兰阳性细菌20例(25%),以表皮葡萄球菌较多,对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较低.结论:腹水样本中分离出的菌种大多为条件致病菌,种类多,耐药性强,对腹水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耐药性试验对临床工作非常重要,按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非常重要.

    作者:吴子涛;孙占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产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对产科危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科室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产科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14d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和焦虑症的发病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得到了明显改善,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发病率也有所下降;此外,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以及焦虑症与抑郁症的发病率改善相对于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产科危重症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焦虑症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可;甘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配合对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对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行白内障手术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照1∶1的原理随机将患者划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80例患者均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采用全程手术配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视力、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指标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于试验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期间有效性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几点思考

    针对如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从“需求侧的拉动”到“供给侧的推动”的根本转变,培养适合社会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护理从业人员,终实现有效供给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存在的共同问题,尝试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校企合作三方面对护理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出几点思考.

    作者:李玲;艾嘉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一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严重紊乱综合症,由于感染、胰岛素治疗不当或治疗中断、饮食不当、应激状态等诱因引起机体不能利用葡萄糖,导致大量的脂肪分解,酮体产生过多,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1],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具有病情重、变化快等特点,但大部分DKA是可以预防的也可以治疗的,该患者经过综合治疗与精心护理,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并发症,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史摘要,体征,住院经过患者,男,孟祥杰,22岁,住院号:1517993,因“发现血糖升高5年,恶心呕吐1天”于2016-01-18 15:20入院.

    作者:李贤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影响的半年疗效观察

    目的: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探析对患者功能影响的半年疗效.方法:共计选取54例患者且疾病类型是脑卒中偏瘫,病例资料选取时间段: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法且分别命名为研究组(27例;康复治疗)和对照组(27例;常规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FMA评分、BI评分、FCA评分显著性更优,将其对比对照组患者得出以下统计学结论:P<0.05且存在意义.结论: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可显著性改善患者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张新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分析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致急性肾损伤的急救处理

    目的 研究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致急性肾损伤的急救处理.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4例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立刻停用阿昔洛韦,帮助患者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等.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和尿量、临床归转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24h尿量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增加,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肌酐、尿素氮、血钾和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等指标也显著好转,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愈率为85.71%.结论 对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在不同时期,结合患者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处理措施,起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平立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社区慢性病全科管理模式的方法分析

    目的:对社区慢性病全科管理模式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进行社区试点的500人进行社区慢性病全科管理模式的防治实践,并与没有进行试点之前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社区慢性病全科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各项指标的数值,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全科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效果,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多奈哌齐治疗神经衰弱伴发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

    目的:本文就多奈哌齐治疗神经衰弱伴发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神经衰弱伴认知障碍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6例;参照组患者予以阿米替林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治疗,较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及睡眠质量.结果:实验组的MoCA评分高于参照组,HAMA评分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PSQI评分也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多奈哌齐治疗神经衰弱伴发认知障碍效果显著,对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改善其情绪及睡眠质量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吴力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