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鹏;张重阳;郑福禄;聂亚冬
目的:分析血必净在治疗重症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年2008年至2009年间患有急性重症感染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中,对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汀药物的静脉注射,而治疗组对患者在进行对照组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必净药物的注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死亡率以及转手术率的比较,分析血必净和乌司他汀在治疗重症感染中的应用.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转手术率相对较低,并且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恢复时间都相对较短.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与乌司他汀在治疗重症感染疾病中有一定的疗效,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有更好的医学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桥鋆;黄泽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念在宫腔镜器械清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7年06月建立循证小组,将2017年01-05月间进行常规清洗的宫腔镜器械纳入常规组,将2017年06月-12月间通过循证护理理念予以清洗宫腔镜器械纳入研究组.结果:研究组宫腔镜器械清洗不合格率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循证护理理念下开展宫腔镜器械清理,有利于提高清洗质量.
作者:刘迎霞;范换芳;张素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的总结,探讨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收集2016年2月至201 7年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术后切口是否出现感染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并且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的因素.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时间等有关,和未发生切口感染的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急性阑尾炎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诸多因素中,患者手术的年龄、时间和手术方法等是引发感染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应该针对这些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作者:黄顺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能力、物质生活状态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周广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儿童福利机构内99%的孤残儿童身患各种残疾和疾病,他们因为“孤”,更需要家庭的温暖;因为“残”,需要特殊的护理、康复与教育.为了促进孤残儿童社会融合,机构要为孤残儿童提供家庭式照料,在给予孤残儿童悉心照顾和治疗的同时,还要融入专业的康复、教育.杭州市儿童福利院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总结创新,将教育、康复融入日常护理,为孤残儿童提供“养教康”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护理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孤残儿童生活质量.
作者:麻培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急诊输液室作为急诊科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门诊输液的重要工作,这一科室中患者人数多、流动性大,是医患纠纷发生率较高的科室,急诊输液室中常见的问题包括药物与技术问题、输液室的环境问题、基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护理人员的态度问题,本文主要分析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
作者:石玉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患者术中实施保温护理后对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2例实施手术的患者列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患者各51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应用保温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应激反应各指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患者对比,存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患者术中实施保温护理措施,能够极大的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借鉴.
作者:叶芸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治疗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评定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开始站立、开始行走时间均明显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1、3个月Harri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Harris评分差别不大.结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两者各有优势.
作者:鲍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某院就诊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100例,时间在2015年4月20日-2017年4月26日,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基础性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2组治疗花费、住院时间、消化道停止出血时间、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花费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消化道停止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刘湘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我科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腹水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2月~ 2010年5月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病原菌培养阳性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81份标本检出细菌以G-杆菌为主(共61例,占75%),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多见,肠科细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性较低,对亚胺培南均无耐药性.检出革兰阳性细菌20例(25%),以表皮葡萄球菌较多,对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较低.结论:腹水样本中分离出的菌种大多为条件致病菌,种类多,耐药性强,对腹水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耐药性试验对临床工作非常重要,按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非常重要.
作者:吴子涛;孙占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随着新医疗改革工作的开展,档案管理成为一个可开发利用的部门,在管理工作中,针对医院档案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困难,结合对应的资源信息进行相应管理水平的改善,各个医院也需要结合本单位的状况进行相应措施的实施,并且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实施.
作者:李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宫颈癌临床特征及病理分析,方法 回顾性的在临床中患有宫颈癌的年轻妇女患者76例,年龄小于或等于55岁(观察组)的临床资料,然后随机抽取110例年龄大于35岁的宫颈癌女性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年轻宫颈癌的发病率增高,年轻宫颈癌患者的初婚年龄较小,孕产次数较少,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接触性出血为主,组织深度以小于1/2肌层为主,盆腔淋巴结转移以闭孔淋巴结为常见,结论 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病的趋势上升,应该重视年轻妇女宫颈癌病症的筛查,尽早的进行检查诊断.
作者:李颖;王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的一组疾病.一般以生后一周内新生儿和未成熟儿多见,夏季发病者,大多是严重感染,重度窒息引起.其临床表现是:拒乳,反应差,哭声低,心音低钝,心率减慢,尿少,体温常低于35摄氏度,重症患儿低于30摄氏度.皮肤发凉、硬肿,颜色暗红,不易捏起,按之如硬橡皮.严重者可导致肺出血、循环和呼吸衰竭及肾脏等多脏器损害,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危及生命.
作者:田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静脉采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负面情绪、安静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中患儿安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通过统计学意义,并且对照组患儿的不良情绪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保持其安静率,提高采血的效率,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丽;宿国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诊疗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划为两组各40例.其中,采用传统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患者,即为传统组;采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患者,即为微创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传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明显较差于微创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微创组患者Harris评分较优于传统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手段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术后各项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谢鸿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在学龄儿童体检中采用标识定位法联合心理干预,探究应用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体检的学龄儿童中选取44例作为样本人群,体检时间段是201 6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4例学龄儿童实行均分,2组学龄儿童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2例学龄儿童.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传统穿刺,实验组:应用标识定位法联合心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学龄儿童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家长满意度、医护人员配合度、完成体检时间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学龄儿童体检中采用标识定位法联合心理干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姬明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严重紊乱综合症,由于感染、胰岛素治疗不当或治疗中断、饮食不当、应激状态等诱因引起机体不能利用葡萄糖,导致大量的脂肪分解,酮体产生过多,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1],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具有病情重、变化快等特点,但大部分DKA是可以预防的也可以治疗的,该患者经过综合治疗与精心护理,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并发症,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史摘要,体征,住院经过患者,男,孟祥杰,22岁,住院号:1517993,因“发现血糖升高5年,恶心呕吐1天”于2016-01-18 15:20入院.
作者:李贤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肺结核疾病的慢性传染源特点及防控措施.方法:选取了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6月-2016年6月临床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治疗、随访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两组肺结核病患者的康复情况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肺结核疾病的传染源具有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和传播速度广等特点,但对其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以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
作者:陆冰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多媒体技术逐渐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就对多媒体技术在烹饪教学中应用的优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使用的对策,以期为烹饪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吉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在急性加重期期间,紧急救诊住院的病人于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 选取自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来我院入住急诊病房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病患共计100例,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存活组共计92例、死亡组共计8例.依据以往的临床资料显示,采取SPSS 17.0软件分析这两个组的差异.结果 在BMI、血肌酐值、PH值、APACHE ⅡGCS等中,死亡组和存活组的差异都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肌酐、清蛋白、APACHE Ⅱ评分、肺心率病都是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重要的影响条件.结论 经过研究证实,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急诊住院患者在预后肌酐、肺心率病、APACHE Ⅱ评分都比较高,只有清蛋白较低.
作者:温学欢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