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痴呆患者中舒适护理的应用

庞建斌

关键词:老年痴呆, 舒适护理,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析老年痴呆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8例老年痴呆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39)、舒适组(n=39).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舒适组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方面,舒适组护理后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借鉴与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藏药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藏药历史悠久,而且以其独特的药效被广大用户所吹捧.但是近年来不少唯利是图的商家或者个人,为了谋取暴利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制作和销售藏药.为了保障藏药的安全性建立藏药质量标准体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全面论述了藏药的特点和藏药质量标准体系建立的措施.

    作者:贡觉扎西;仁青罗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疗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疗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作评价.方法 将100例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前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SF-36评分均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均有改善,而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疗效,改善其不良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飘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EB病毒感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和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RA患者作为RA组,同时选取院内门诊体检的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E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和EB病毒感染与RA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RA组的EB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P<0.05);RA组的病毒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B病毒感染与各项RA实验室指标均无关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病毒感染与RA的发病存在较高的关联性,应当于临床中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周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于我院接受诊疗的28例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首发症状均无特异性且不典型,主要体征表现为血栓形成及肝脾肿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中JAK2V617F突变阳性率为84.6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中JAK2V617F突变阳性率为69.23%,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中JAK2V617F突变阳性率为50.0%.JAK2V617F突变阳性患者中,PV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及周围血红细胞明显比突变阴性患者高、ET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及外周血红白细胞明显比突变阴性者高.结论:对于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来说,检测JAK2V617F突变基因不仅影响着诊断,还影响着分类,应予以重视.

    作者:董沙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临床诊治与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诊断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筛查中心确诊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共90例,应用滤纸干血片生物素一亲合素酶标记法测定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确诊及复诊时血清TSH、FT4、FT3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并进行正确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对患者诊治护理后,所有病例治疗1月后,临床表现消失,大部分患者血清FT41月内恢复正常,88例患者的体格发育及DDST测试均在正常范围.结论:筛查是早期诊断甲低的关键,对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患者实施及时的诊治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疾病筛查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医汤剂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原发性痛经根据病因可分为寒凝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湿热瘀阻型、气血虚弱型、肝肾虚亏型等五种类型,临床上以寒凝血瘀型痛经较为典型多见,治疗多以温通为原则.本文总结近年来中医汤剂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和循证医学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赵鹏辉;耿丽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透析频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

    钙磷代谢紊乱目前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肾性骨病的主要原因[1].血液透析代替肾脏的功能,排出体内产生的毒素,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透析的频率与毒素的清除息息相关,影响着MHD患者的钙磷代谢[2].本研究通过分析 1 年间本院血液透析中心 MHD 患者的临床指标,旨在探讨不同透析频率对MHD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钙磷代谢的影响.

    作者:徐起;顾菁;张秀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强化心理护理对创伤性脑出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在脑出血患者中应用强化心理护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98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所选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分别行以常规护理和强化心理护理,对两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之前两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两项指标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护理后强化组这两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中应用强化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还可以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对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候云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对老年哮喘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对老年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老年哮喘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对照组中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在实验组中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5.55%)高于对照组(82.2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的FEV1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FEV1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哮喘的患者使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鲍丙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预防对策研究

    本文分析血透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大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三方面提出了预防血透室护理安全隐患问题的策略,对于提升血透室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风险问题,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郭春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或者脑梗塞中的康复治疗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与过去相比,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康复治疗作为脑卒中和脑梗塞后促进功能恢复的主要对策之一,随着现代社会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康复治疗技术不断的出现,并且经过相关的试验,应用在临床医学中,所以本文就主要是对脑卒中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或者脑梗塞中的康复治疗进行分析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为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何脑梗塞中的康复治疗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

    作者:石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植物多糖抗癌免疫作用介绍

    从多糖类的生物学功能、化学组成、抗癌免疫、结构分析来叙述多糖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说明目前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鲍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具体临床疗效,为临床手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86例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实验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参照组(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具体手术情况.结果:组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美容效果总满意度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组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就手术整体效果而言,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更符合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治疗所需.

    作者:刘丽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一年来在本院行子宫切除术的30例本县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术后随访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选取存有心理负性情绪的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存有心理负性情绪的1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由经培训后的妇产科医生、妇产科护士、内科心理医生上门随访,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对照组只采用定期随访、测评及门诊复诊检查,不采取行为纠正及干预措施,比较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组间SDS评分及SA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患者,给予心理干预,不仅可缓解负性情绪,而且可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罗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脏外科患者术前评估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心脏外科患者应用术前护理评估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心脏外科手术患者99例,给予术前护理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及措施,对术前护理评估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对手术患者及手术进行全方位、正确的护理评估,提高术前评估的准确性、专业性,手术配合更加精准,进一步提高患者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结论:通过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全面护理评估,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需要,提高了手术预见性,对手术用物进行充分准备、应急能力得以提高、相对缩短手术时间、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应用,保证了手术效果,患者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张冬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10-2016.10期间行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50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6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实施手术室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为96.67%,常规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为82.0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生命体征、焦虑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常规护理为参照,手术室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总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陈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论述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

    目的:研究医学科医药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状况,并对耐药性变化趋势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论文采用比对研究方案,对于我院一段时间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研究,对其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分析不用用药阶段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结果:通过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实验,检测出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有255种,其中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溶血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真菌及白色念珠菌等,其主要见于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等,对于病原菌耐药性分析发现,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对于重症医学科而言,感染病原菌主要在呼吸道,主要的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病原菌的耐药性试验发现,其耐药性的趋势不断上升,因此在感染病原菌的治疗方面,应当明确药物使用原则,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陈晓雷;顾云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梗死患者应用分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析脑梗死患者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72例脑梗死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组(n=36)、分期组(n=36).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期组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方面,分期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对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作者:张文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9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缺氧,且不良反应轻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明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筛选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心电图疗效,TG,TC,LDL-C,HDL-C,CK,CK-MB,LDH,HBDH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临床效果和心电图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TG,TC,LDL-C,CK,CK-MB,LDH,HBDH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较好,患者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