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飘
目的:讨论拉玛泽呼吸法联合自由体位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中救治的初产孕妇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拉玛泽呼吸法联合自由体位治疗,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的体位分娩,没有使用呼吸的技巧.结果:实验组的剧痛的情况小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活跃加速期的时间小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第二产程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实验组的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对分娩的初产产妇使用拉玛泽呼吸法联合自由体位,可以减少痛苦,缩短产程的时间,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裴银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探讨布地奈德对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室收治的64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一般组,两组分别包含32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一般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抗感染、止咳及抗过敏等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肺功能均有所好转,但实验组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恢复情况更优.结论对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治疗效果更优,在临床医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医改形势下,医院的经济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医院经济体制的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医院经济管理的创新,同时阐述了医院经济管理创新实践路径,后总结了全文.
作者:郑晓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改善恶性肿瘤患者临终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恶性肿瘤患者,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终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5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恶性肿瘤患者而言,给予其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其临终生活质量,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吴爱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报告一例Erdheim-Chester病患者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准确记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发热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一系列护理工作,做好患者家属配合工作,加强健康宣教,这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肝硬化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研究,以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本次医学护理研究活动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在院就诊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共计68例,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症程度的不同,随机将其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分别为,常规组:34例,在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34例,在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优质护理干预.在护理结束后,为患者设计了护理满意度调查,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了评测.结果:常规组:34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7,总有效率79.41%,生活质量73.24±3.24分,护理满意率82.35%(28/34);优质组:34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2,总有效率94.12%,生活质量90.11±4.11分,护理满意率100%(34/34);两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肝硬化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作者:吴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进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4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为对象,依据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分成观察组(肺部感染)与对照组(无肺部感染).患者均为近期行胸外科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影响肺部感染的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通气方式、吸烟史、机械通气时间与麻醉药吸入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通气方式、吸烟史、机械通气时间及麻醉药吸入量.结论:在临床胸外科手术中,应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尽量不选择吸入麻醉,优先选择单侧肺部通气,术前应戒烟,医护人员应做好围手术期护理,以减少患者肺部感染.
作者:陈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抗高血压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0例患者发生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256例,发生率为25.6%,主要为咳嗽、水肿、低血压、眩晕,其次为头痛、恶心,后为心悸;引发不良反应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为利尿剂,发生率为44.0%;其次为ACEI、复方制剂及中成药、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发生率分别为31.5%、31.4%、30.9%、28.9%;后为钙拮抗剂、ARB,发生率分别为19.8%、15.9%.≥60岁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8.8%(154/534)显著高于<60岁患者21.9%(102/466)(P<0.05).单一用药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率29.1%(135/464)显著高于联合用药组22.6%(121/536)(P<0.05).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咳嗽、水肿、低血压、眩晕,个体化治疗及联合用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胡明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延续服务的护理干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92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延续服务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4.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延续服务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度.
作者:黄慕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不同种类人工晶状体在植入术后视力恢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6日至2016年6月6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将其随机抽签分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单焦点非球面晶体(SIOL)ZCB00植入术治疗和新型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晶体(MIOL)ZMA00治疗.结果:虽然观察组和对照组佳原矫正视力(BCDVA)、裸眼远视力不存在差异性,但观察组术后脱镜率(82.00%)、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伪调节力(2.85±0.42D)、佳远矫正视力下的近视力DCNVA(0.98±0.53)、佳远矫正视力下的中间视力DCIVA(0.95±0.8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实施非球面多焦点ZMA00晶体治疗,其效果较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体ZCB00更为显著.
作者:高伟娜;苗德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鼻咽癌患者行个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受的56例鼻咽癌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将接受个体化护理的28例患者作为个体化组,同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28例鼻咽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后遗症的发生几率.结果:个体化组的各项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个体化组的后遗症发生几率2(7.14%)显著高于对照组8例(28.57%),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鼻咽癌患者行个体化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星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酒精依赖伴抑郁障碍患者应用度洛西汀(欣百达)与帕罗西汀(赛乐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7例酒精依赖伴抑郁障碍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甲组(n=48)、乙组(n=49).甲组患者应用赛乐特治疗,乙组患者应用欣百达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稍高,数据分别为85.4%、87.8%,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数据分别为16.7%、4.1%,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酒精依赖伴抑郁障碍患者治疗中,欣百达与赛乐特的临床效果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新生儿脐带血CD4+CD25high细胞中调节性Treg细胞的Foxp3表达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新生儿脐带与成年人外周血液中的单个细胞核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25high细胞中的Treg细胞数量,并对细胞内的转录因子(Foxp3)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结果 A组CD3+CD4+细胞中Treg细胞所占比例(3.86%±1.63%)明显高于B组(0.87%±0.74%);A组Treg细胞中表达Foxp3的比例(23.21%±8.9%)明显低于B组(71.3%±11.6%),P均<0.01.结论 虽然新生儿脐带血中CD4+CD25high的细胞数量较高,但新生儿Foxp3细胞相对于成年人却相对较低,这也进一步说明新生儿Treg细胞的Foxp3表达能力尚未完全发育并未成熟.
作者:何学刚;张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减轻人工流产时的痛苦.方法:选择地卡因涂摸宫颈,口服米索前列醇两种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中扩宫镇痛,设立对照组,比较其效果.结果:两组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镇痛、扩宫效果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米索前列醇组明显优于地卡因组,镇痛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三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两种镇痛方法均简单、安全、迅速、有效,易于掌握,能有效减轻孕妇人工流产时的痛苦,尤其口服米索前列醇效果显著.
作者:周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现状及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本中药房不合格的中药饮片93批次,对其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结果:在不合格饮片中,药材原料不合格11批次(11.83%)、饮片炮制不合格31批次(33.33%)、管理疏忽51批次(54.84%).结论: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现状不佳,主要受原材料、管理模式或炮制方法等因素影响,导致中药饮片不合格问题时有发生,相关部门需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作者:易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临终关怀护理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56例进行分组观察,根据临床护理方式分为常规组、关怀组,均采取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关怀组同时行临终关怀护理,对比两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关怀组患者VA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取临终关怀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维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合理选择助产士心理护理模式对分娩产妇开展护理工作后,观察在促进自然分娩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8月~2017年04月收治的130例分娩产妇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分娩产妇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65例):通过常规分娩护理模式完成分娩产妇护理工作;观察组(65例):通过助产士心理护理模式完成分娩产妇护理工作;终就两组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自然分娩情况以及经阴道分娩后失血量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分娩产妇第一产程时间展开对比,观察组分娩产妇获得显著减少(P<0.05);同对照组分娩产妇自然分娩情况展开对比,观察组分娩产妇获得显著改善(P<0.05);同对照组分娩产妇经阴道分娩后失血量展开对比,观察组分娩产妇获得显著减少(P<0.05).结论:临床合理选择助产士心理护理模式对分娩产妇开展护理工作,对于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的减少、自然分娩情况的改善以及经阴道分娩后失血量的减少可以充分确保,从而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
作者:温秀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9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缺氧,且不良反应轻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明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本文分析血透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大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三方面提出了预防血透室护理安全隐患问题的策略,对于提升血透室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风险问题,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郭春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精神病专科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特点、危险因素和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防护对策.方法 对本院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发生职业暴露的28名医务人员的职业、操作环节、暴露源分布等项目进行调查分析,采取回顾性监测,提出具体的防控措施.结果 职业暴露人员中护士占78.58%,医生占14.28%,医技占7.14%;职业暴露发生环节中拔针时、拔针后放置不当占25%,操作时占53.57%,处置医疗废物时14.28占%,清洗器械时占7.15%;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和防护中所存在的问题.结论 强化医务人员防范意识;严格规范标准操作,完善职业防护配套设施,从而达到有效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王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