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星
目的 比较分析应激性胃溃疡患者治疗中运用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应激性胃溃疡),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5例,分别采用西咪替丁(对照组)以及奥美拉唑(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奥美拉唑)治疗后治疗结果以及临床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西咪替丁),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 在应激性胃溃疡的治疗中,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更优于西咪替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权风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后患者出现肠粘性肠梗阻的情况以及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的要高,发生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比对照组的要短,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腹部手术后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不但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还可以减少肠梗阻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可以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作者:刘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高龄手术患者再次使用麻醉药物右美托咪定,注射方式为静脉滴注,第一次滴注的剂量为0.5μg/kg.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静脉泵的方式输入0.5μg/(kg·h)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进行维持.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指标变化,根据指标变化及时更改右美托咪定的浓度.医护人员需要正确记录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图像等等,在患者麻醉的所有时间内,需要密切注意患者是否发生恶心呕吐、咳嗽咳痰以及烦躁等临床症状.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手术结束后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其麻醉效果较其他麻醉药比较好,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董龙;张树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从本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0例进行本次研究,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对比均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知识掌握程度,应用价值良好.
作者:刘雨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的应用与有效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100例偏头痛持续状态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地塞米松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偏头痛持续状态控制率;低血压、心动过缓、肠道不适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疼痛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研究组偏头痛持续状态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低血压、心动过缓、肠道不适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研究组疼痛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的应用与有效性高,可改善血液流变指标,减轻疼痛,改善病情,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吕莲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内肺炎病人采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重症监护病房内肺炎病人为研究案例,结合治疗差异进行分组,包括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实践可知,乙组的有效人数多于甲组,乙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对甲组和乙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病房时间对比可知,乙组的各项时间少于甲组.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内肺炎病人采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其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申立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口腔医院感染控制中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口腔科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组(n=60)、规范组(n=60).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规范组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感染率、卫生合格率、感染控制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医院感染方面,规范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数据分别为5.0%、16.7%,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卫生合格率、感染控制满意度方面,规范组均高于常规组,数据分别为96.7%VS 86.7%、98.3%VS 88.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口腔医院感染控制中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的临床价值更高,不仅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还可以提高卫生合格率与感染控制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孙瑞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筛选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心电图疗效,TG,TC,LDL-C,HDL-C,CK,CK-MB,LDH,HBDH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临床效果和心电图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TG,TC,LDL-C,CK,CK-MB,LDH,HBDH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较好,患者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痴呆症,观察对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MMSE)指标的影响,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涿州市中医医院就诊及治疗的84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作为研究组,按照中医辨证将老年痴呆患者分为肝肾不足、心脾两虚、痰浊瘀阻三种类型,分别给以相应的中医方剂治疗,另外42例作为对照组,单纯给以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比2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MMSE与对照组的相对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痴呆症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会明显提高疗效,能更明显改善患者MMSE,可以作为临床诊治的借鉴.
作者:刘建辉;耿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给予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治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3例,护理方式为常规药物训练外加上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对照组25例,在常规药物训练的同时进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结果:两组训练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观察组训练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早期实施规范化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和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董秀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2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7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随着颈椎病发病概率的逐渐增加,对我院的相关病人进行探讨.对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的前路手术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住院的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20例,预见性护理组3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统计2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对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的前路手术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在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切实提升药品的质量.药品生产风险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风险问题进行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的途径,在当前药品生产过程中应用广泛.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对药品生产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
作者:齐泽武;贺天鹏;李明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康复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某院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冠心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发现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康复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为15%,总病发症复发率为11.3%,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康复干预可使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并且能够使患者护理满意率得到有效提高,值得大面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薇;苏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接诊的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136例,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两组,每组68例患者.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在传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研究组患者给予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进行联合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根据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在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传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宋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诊断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筛查中心确诊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共90例,应用滤纸干血片生物素一亲合素酶标记法测定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确诊及复诊时血清TSH、FT4、FT3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并进行正确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对患者诊治护理后,所有病例治疗1月后,临床表现消失,大部分患者血清FT41月内恢复正常,88例患者的体格发育及DDST测试均在正常范围.结论:筛查是早期诊断甲低的关键,对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患者实施及时的诊治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疾病筛查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讨论消毒供应室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58例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进行研究,2015年~2016年全年期间是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对照阶段,2016年~2017年全年期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对比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后,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压力明显降低,并且各个科室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对消毒供应室是非常重要的,能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确保临床各个科室的满意度,间接的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心脏外科患者应用术前护理评估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心脏外科手术患者99例,给予术前护理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及措施,对术前护理评估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对手术患者及手术进行全方位、正确的护理评估,提高术前评估的准确性、专业性,手术配合更加精准,进一步提高患者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结论:通过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全面护理评估,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需要,提高了手术预见性,对手术用物进行充分准备、应急能力得以提高、相对缩短手术时间、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应用,保证了手术效果,患者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张冬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时代发展,医学模式不断调整和革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而作为整体外科护理中重要部分,健康教育对对生存质量甚至人类健康素质的提升都有至关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主要对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作者:贾叶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以养血疏肝汤为代表的方剂,从肝论治血管性老年痴呆时,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涿州市中医医院在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血管性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各有40例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胞磷胆碱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养血疏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长谷川痴呆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以养血疏肝汤为代表的方剂,从肝论治血管性老年痴呆时,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作者:郭学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