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苏莉
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医学检验发展迅速,在看到进步和发展的同时,认真研究我国医学检验的现状,并采取有效对策,推动我国医学检验进一步发展.
作者:曹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根治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23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和对照组的26.09%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为6.52%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8.32±3.11,观察组为79.54±3.4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根治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英;张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导尿留置患者行膀胱冲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近年来入院需留置导尿1周以上且置尿管前无尿路感染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冲洗三次及六次,对冲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段尿路感染发生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膀胱冲洗的患者中,采取循证护理的方式效果较常规护理更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矫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延续服务的护理干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92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延续服务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4.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延续服务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度.
作者:黄慕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在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切实提升药品的质量.药品生产风险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风险问题进行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的途径,在当前药品生产过程中应用广泛.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对药品生产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
作者:齐泽武;贺天鹏;李明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分为对照组(采取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采取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采用吲达帕胺、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存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及药学情况.方法:本次观察对象为我院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出现不良反应的120例患者,时间为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不合理用药的类型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不合理用药方面,由于药物联用造成治疗疗效下降的占比61.67%,与其他类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类型方面,全身性反应的占比为46.67%,相较于其他不良反应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造成患者的治疗效果下降,存在全身性反应、低血压以及肝损损伤等不良反应.
作者:续艳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有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及心律失常、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上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抢救成功主要护理要点.方法 收治72例慢性肺心病并心衰患者,通过对患者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的观察,对患者进行评估有心衰或心衰先兆,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治疗、护理.结果 经0.5~72h后患者心衰能得到控制及好转达90%以上.结论 心力衰竭是生命危急时刻,护士要及早发现病情,争取时间,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控制感染,改善肺心功能,从而控制病情发展,避免死亡,提高抢救成功率,延长生命.
作者:陈佃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讨论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救治的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120例,根据使用的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过渡性护理模式,在对照组中使用传统的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发生的不良事件,患者的焦虑,抑郁的情况小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使用重症监护的过渡护理,可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作者:阿依努尔·亚森;坎结汗·库尔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鼻咽癌患者行个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受的56例鼻咽癌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将接受个体化护理的28例患者作为个体化组,同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28例鼻咽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后遗症的发生几率.结果:个体化组的各项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个体化组的后遗症发生几率2(7.14%)显著高于对照组8例(28.57%),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鼻咽癌患者行个体化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星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时成分血的合理使,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两年在我院住院进行输血的患者100例,随机进行分组,对照观察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临床输血申请单发放血液成分进行输血,观察组按照制定的输血方案进行输血.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输血后3小时,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要短,观察组的血小板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期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结果,对其进行计划性成分输血,能够有效提高消化出血道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水平.
作者:白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抗真菌类药物、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几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占据着较高的比例.因此,严格掌握以上几类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药效发挥相关性,对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意义重大.本文就在阐述PAE、PK/PD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对抗真菌类药物、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药物的给药时间与药效发挥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孙丽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发现品管圈活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在临床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住院患者床旁护理落实率及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率,并将康复训练知识知晓度评价量表进行调查几率.结果:治疗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7.43±2.14)分,高于对照组(86.31±3.42)分;治疗组康复训练知识的训练种类、持续时间、训练频率、停止训练、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分别为92.0%、83.0%、85.0%、79.0%、76.0%,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活动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增强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梅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腰痛汤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吲哚美辛片口服治疗疾病,观察组则使用中药腰痛汤治疗疾病,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使用中药腰痛汤治疗慢性腰肌劳损能够获得较高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易文彪;邬丽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对难治性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2例难治性狼疮性肾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吗替麦考酚酯,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实验组的临床效果较对照组好,两组有差异,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能够提高难治性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蔡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开展,从思想上转变服务理念,树立优质服务新理念.深刻体会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主题、内涵、实质、目标,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做到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作者:郝亚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一年来在本院行子宫切除术的30例本县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术后随访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选取存有心理负性情绪的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存有心理负性情绪的1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由经培训后的妇产科医生、妇产科护士、内科心理医生上门随访,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对照组只采用定期随访、测评及门诊复诊检查,不采取行为纠正及干预措施,比较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组间SDS评分及SA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患者,给予心理干预,不仅可缓解负性情绪,而且可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罗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就目前而言,临床儿科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就是儿童癫痫,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抽搐.现阶段,伴随我国医疗技术的显著发展,人们对儿童癫痫尤为关注,国内、国外报道儿科癫痫不断增多,现今,抗癫痫的关键方式就是药物治疗.本文就针对近几年来儿科抗癫痫药物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研究与探讨.
作者:王其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原发性痛经根据病因可分为寒凝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湿热瘀阻型、气血虚弱型、肝肾虚亏型等五种类型,临床上以寒凝血瘀型痛经较为典型多见,治疗多以温通为原则.本文总结近年来中医汤剂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和循证医学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赵鹏辉;耿丽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纳在早期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确诊为缺氧缺血脑病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观察其临床症状,对比2组的总有效率和患儿行为神经(NBNA)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7天后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NBNA评分比治疗前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天、21天,研究组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纳辅助常规方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