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流产术中不同镇痛方法效果比较

周苹

关键词:人工流产, 镇痛, 人工流产综合征
摘要:目的:减轻人工流产时的痛苦.方法:选择地卡因涂摸宫颈,口服米索前列醇两种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中扩宫镇痛,设立对照组,比较其效果.结果:两组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镇痛、扩宫效果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米索前列醇组明显优于地卡因组,镇痛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三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两种镇痛方法均简单、安全、迅速、有效,易于掌握,能有效减轻孕妇人工流产时的痛苦,尤其口服米索前列醇效果显著.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在护理技术满意度、服务流程满意度、护理人员态度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度等项目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疼痛得分为(3.56±0.7)分,对照组的疼痛得分为(4.45±0.7)分,试验组的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得分,两组间比较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5,P=0.04);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6%,试验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x2=6.11,P=0.03),结论 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医疗模式,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相关知识掌握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从本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0例进行本次研究,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对比均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知识掌握程度,应用价值良好.

    作者:刘雨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临终关怀护理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56例进行分组观察,根据临床护理方式分为常规组、关怀组,均采取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关怀组同时行临终关怀护理,对比两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关怀组患者VA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取临终关怀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维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治疗研究新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睡眠呼吸疾病当中常见的一类疾病.多有遗传倾向,多数患者存在体重超标.其发生与患者存在上呼吸道的解剖狭窄直接相关.在临床中,目前治疗主要包括气道正压通气(PAP)、口腔矫治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本文现对OSAS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康慧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药热熨、足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膝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指多发于中年以后的慢性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以膝骨关节软骨退变及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为特征,以关节疼痛、变形和活动障碍为特点,为一种复杂的多因子发病机制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膝关节炎如不及时治疗,病情逐渐加重,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全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KOA 发病率明显增高,已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

    作者:尹建永;栾晓满;王红梅;赵志生;陈志贤;康亚新;武小妮;尹国强;王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

    目的:对比胃镜及病理诊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确诊率.方法:对2016.01至2016.12收治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研究,对比其胃镜及病理诊断结果.结果:胃镜相比病理诊断而言符合率为87.5%(P<0.05).结论:对于慢性姜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准确率更高,但不可完全否认胃镜检查,临床可将两者联合应用.

    作者:张义朝;梁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行基础护理,而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状态和健康状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翠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 研究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通过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3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同时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分数略低于观察组患者,组价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儿退热、退烧时间,应用价值高.

    作者:高明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深入探究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手段

    目的:深入探究临床医学上影响血液质量的相关因素,以及如何控制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手段.方法:选择县医院二零一五年至二零一六年一整年的血液标本进行专题研究,以患者的采血部位、采血时间长短以及采血试管放置环境温度作为变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的采血部位、试管放置温度和时间长短都是影响血液细胞质量的关键因素,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结论:影响血液细胞质检的因素很多,以上假设的三个变量均能引起血液细胞变性,从采集到存放血液标本,都应该严格按照程序来处理.

    作者:宋清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分析

    深静脉血栓是因深静脉官腔中的血液不正常凝结而导致的并发症现象,是骨科中非常严重的一类并发症.不同学者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有所不同,但均在20%以上.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体重、原发性高凝状态、肿瘤、手术以及麻醉,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主要包括机械措施、化学措施以及护理手段.

    作者:廖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门诊高危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投诉率和风险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实验组患者的投诉率和风险发生率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投诉率和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倪序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试析重症医学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于机械通气治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总结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一定时间内的患者进行分析,采用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医学氧合指数作为评价,研究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治疗在待机时间和病死率方面的数据尤其传统治疗方法.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缺氧状态,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效果,减少了并发症发生死亡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晓燕;顾云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抢救及新生儿科护理体会

    目的:关于新生儿窒息的产科抢救及新生儿科护理的体会.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集78例窒息新生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两组均积极行产科抢救,同时A组行常规新生儿科护理,B组实施新生儿科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B组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娩出10min Apgar评分明显高于A组,且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高于A组,差异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窒息新生儿在积极行产科抢救的同时给予新生儿科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与预后效果.

    作者:刘永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措施后对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的48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24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观察组,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护理效果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能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能对患者的健康进行很好的维护,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从广义的角度看,护理安全还应该包括护士的执行安全,即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与限度以外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内科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其安全,所以说老年住院患者是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笔者对于这一特殊的高风险群体,着重分析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出影响安全的因素,寻求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的策略,旨在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杜雪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并且总结处方调配工作中出现差错的原因,同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出现调配差错的处方100张,整理并且分析此100张处方出现调配差错的原因.结果 100例处方中由于医生处方不规范产生调配差错的有30张,由于药品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摆放产生调配差错的有20张,由于调配人员把关不严格产生调配差错的有50张.结论 通过总结引发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同时结合有效措施控制差错原因,能够保证处方调配质量,继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陈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情景模拟法在新入职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新入职护士带教中应用情景模拟法的实践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入职的60名护士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传统组(n=30)、观察组(n=30).传统组护士带教中应用传统带教法,观察组护士带教中应用情景模拟法,对两组护士理论知识水平、技能操作水平及综合急救能力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护士理论知识评分为(95.4±4.2)分,技能操作水平评分为(96.5±3.0)分,综合急救能力评分为(93.6±2.5)分,显著高于传统组护士的(90.7±4.6)分、(89.4±4.4)分、(87.4±3.3)分(P<0.05).结论:新入职护士带教中应用情景模拟法的实践效果更加显著,不仅可以增加护士对理论知识的了解,还可以提高护士技能操作水平及综合急救能力,是一种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的带教方法.

    作者:刘海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促进自然分娩护理中应用助产士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合理选择助产士心理护理模式对分娩产妇开展护理工作后,观察在促进自然分娩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8月~2017年04月收治的130例分娩产妇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分娩产妇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65例):通过常规分娩护理模式完成分娩产妇护理工作;观察组(65例):通过助产士心理护理模式完成分娩产妇护理工作;终就两组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自然分娩情况以及经阴道分娩后失血量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分娩产妇第一产程时间展开对比,观察组分娩产妇获得显著减少(P<0.05);同对照组分娩产妇自然分娩情况展开对比,观察组分娩产妇获得显著改善(P<0.05);同对照组分娩产妇经阴道分娩后失血量展开对比,观察组分娩产妇获得显著减少(P<0.05).结论:临床合理选择助产士心理护理模式对分娩产妇开展护理工作,对于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的减少、自然分娩情况的改善以及经阴道分娩后失血量的减少可以充分确保,从而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

    作者:温秀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改善恶性肿瘤患者临终生活质量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改善恶性肿瘤患者临终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恶性肿瘤患者,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终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5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恶性肿瘤患者而言,给予其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其临终生活质量,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吴爱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ICU重症护理,观察组在常规ICU重症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实施简单易行,患者接受程度高,成效显著,应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加大推广.

    作者:陆桑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