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斐斐
目的 分析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以某医院心内科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60例危重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30例.给予研究组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自护理能力评分(ESCA),同时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严密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研究组ESCA评分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恢复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心内科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其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并且在改善其心功能及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此护理措施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刘翔;贾盼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临床合理用药中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以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临床用药以及用药医嘱审核中发生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其具体情况进行回顾统计,以进行临床合理用药中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分析.结果: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54多万条临床用药医嘱中,存在不合理用药医嘱1102条,其中,进行审核更正医嘱1060条,对临床不合理用药更正率为96.2%.结论: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通过对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及时更正,有效的保障了临床合理用药以及用药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程晓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并且总结处方调配工作中出现差错的原因,同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出现调配差错的处方100张,整理并且分析此100张处方出现调配差错的原因.结果 100例处方中由于医生处方不规范产生调配差错的有30张,由于药品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摆放产生调配差错的有20张,由于调配人员把关不严格产生调配差错的有50张.结论 通过总结引发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同时结合有效措施控制差错原因,能够保证处方调配质量,继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陈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新医改不断完善,让医院的管理工作也有所加快,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需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利于促进医院的发展.但由于医院工作过于繁忙,无论是档案管理人员还是全院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积极性不高以及其他因素,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在实际当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严重影响医院管理水平.因此,本文在新医改背景下,对医院档案管理实施改进.
作者:户艳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20例躁狂症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存在攻击行为分为参照组(n=60,无攻击行为)、研究组(n=60,有攻击行为),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躁狂量表(BRMS)评估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在社会能力、抑郁、激惹、精神病表现方面,研究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在社会兴趣方面,研究组患者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临床总结分析可知,社会兴趣、社会能力、抑郁、激惹、精神病表现是躁狂症患者产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为此,应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护理措施,大限度的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作者:孙伟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儿科临床治疗中的使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和药学监护进行分析.方法:选择89例儿科使用阿奇霉素的患儿,将其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组方式为住院的先后顺序,研究组给予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参照组给予注射阿奇霉素治疗,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较参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是不同的服药方式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不同,在临床给药中要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药学监护,从而提高其治疗的效果,以提高安全性.
作者:刘月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螺旋CT与MRI诊断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03-2017.03期间收治的45例(共90个)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螺旋CT、MRI诊断,对比两组诊断方式的准确度.结果:螺旋CT组确诊率为82.22%,包含Ⅰ期0例、Ⅱ期16例、Ⅲ期21例、Ⅳ期0例;MRI组确诊率为100.00%,包含Ⅰ期7例、Ⅱ期15例、Ⅲ期23例、Ⅳ期0例.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螺旋CT诊断,MRI用于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确诊率相对较高,可为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更准的数据.
作者:张晓岩;许陆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尿液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尿液样本实施尿液分析仪检查和镜检法检查,比较尿液样本的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结果:镜检法的红细胞阳性率为30.00%,白细胞阳性率为12.00%,管型阳性率为37.00%;尿液分析仪法的红细胞阳性率为22.00%,白细胞阳性率为15.00%,管型阳性率为16.00%.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查和镜检法检查都具有各自的优势,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尿液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苗瑞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及管理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肝胆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9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分别为5.5%(4/90)、25.2%(1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对其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对性预防管理的效果显著,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讨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对老年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老年哮喘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对照组中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在实验组中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5.55%)高于对照组(82.2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的FEV1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FEV1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哮喘的患者使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鲍丙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生化汤联合鲜益母草胶囊治疗产后恶露不绝、腰腹疼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在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产后恶露不绝且合并腰腹疼痛症状的患者中选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生化汤与鲜益母草胶囊的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鲜益母草胶囊单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腰腹疼痛、产后恶露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36%,与对照组患者(9.09%)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生化汤联合鲜益母草胶囊治疗产后恶露不绝、腰腹疼痛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推荐使用.
作者:张文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门诊高危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投诉率和风险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实验组患者的投诉率和风险发生率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投诉率和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倪序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接受鼓膜穿刺治疗后的有效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前来接受治疗的68名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研究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组别,分别为护理1组和护理2组,每组患者均为34人.对护理1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护理2组在护理1组的基础上加入全面护理的干预,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采用全面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后发现,护理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为显著且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较高,且无任何医患纠纷的出现.结论 全面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同时对和谐医疗体系的构建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韦冰;唐向荣;莫炼;刘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导尿留置患者行膀胱冲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近年来入院需留置导尿1周以上且置尿管前无尿路感染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冲洗三次及六次,对冲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段尿路感染发生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膀胱冲洗的患者中,采取循证护理的方式效果较常规护理更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矫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医学科医药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状况,并对耐药性变化趋势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论文采用比对研究方案,对于我院一段时间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研究,对其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分析不用用药阶段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结果:通过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实验,检测出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有255种,其中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溶血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真菌及白色念珠菌等,其主要见于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等,对于病原菌耐药性分析发现,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对于重症医学科而言,感染病原菌主要在呼吸道,主要的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病原菌的耐药性试验发现,其耐药性的趋势不断上升,因此在感染病原菌的治疗方面,应当明确药物使用原则,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陈晓雷;顾云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优质护理干预,以此为基准,观察组病患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分析相关结果.结果: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更短,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有效率偏高,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者应用循证护理,能够准确获取护理证据,减少患者止血时间,提升护理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ICU重症护理,观察组在常规ICU重症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实施简单易行,患者接受程度高,成效显著,应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加大推广.
作者:陆桑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对难治性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2例难治性狼疮性肾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吗替麦考酚酯,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实验组的临床效果较对照组好,两组有差异,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能够提高难治性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蔡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供应室是每个医院重要的工作场所之一.所以更要加强医院消费供应量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一个市级医院,其中应重视消毒高内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极强生物品缓解的质量管理和完善各项检测措施.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阻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逐个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良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深入探究临床医学上影响血液质量的相关因素,以及如何控制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手段.方法:选择县医院二零一五年至二零一六年一整年的血液标本进行专题研究,以患者的采血部位、采血时间长短以及采血试管放置环境温度作为变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的采血部位、试管放置温度和时间长短都是影响血液细胞质量的关键因素,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结论:影响血液细胞质检的因素很多,以上假设的三个变量均能引起血液细胞变性,从采集到存放血液标本,都应该严格按照程序来处理.
作者:宋清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