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生活方式的影响

周乐英

关键词:健康教育, 干预, 高血压, 生活方式, 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生活方式的影响,为该疾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体检后发现并确诊的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的分成量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均具有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情况相比具有差异,差异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要好于对照组的情况.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选用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定在高龄手术患者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高龄手术患者再次使用麻醉药物右美托咪定,注射方式为静脉滴注,第一次滴注的剂量为0.5μg/kg.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静脉泵的方式输入0.5μg/(kg·h)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进行维持.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指标变化,根据指标变化及时更改右美托咪定的浓度.医护人员需要正确记录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图像等等,在患者麻醉的所有时间内,需要密切注意患者是否发生恶心呕吐、咳嗽咳痰以及烦躁等临床症状.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手术结束后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其麻醉效果较其他麻醉药比较好,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董龙;张树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措施后对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的48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24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观察组,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护理效果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能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能对患者的健康进行很好的维护,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现阶段医院检验质量易出现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检验科肩负着为医生提供正确身体数据的重担,那么加强医院检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分析了现阶段医院检验质量易出现的问题,并进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为疾病的有效诊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文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首次剖宫产选择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产妇再次行剖宫产术的影响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选择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产妇再次行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再次行剖宫产术的孕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初次剖宫产术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存在新式剖宫产术史,试验组存在改良式剖宫产术史,再次按照原术式对2组实施剖宫产时术,比较2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组进腹时间、手术总用时、术中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有利于显著提高再次进行剖宫产术产妇的手术效果,无明显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颅多普勒评价脑血管储备功能对血管性痴呆病情判断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评价脑血管储备功能对血管性痴呆病情判断价值,为VD患者病情的无创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其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VD发生情况,将发生VD患者纳入VD组,将发生无痴呆的血管性认知损害(VCIND)患者纳入VCIND组,将未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及VD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各组患者经颅多普勒彩超指标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关联性,探讨彩超指标的病情判断价值.结果:104例患者中,VD组21例,VCI组33例,对照组50例,其年龄、脑卒中病程、受教育年限、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组PI高于VCI组,其MoCA评分、MFV、BHI低于VCIND组;VCIND组PI高于对照组,其MoCA评分、MFV、BH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MFV、BHI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PI与MoCA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FV、BHI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具有密切关联,根据经颅多普勒超声参数实施积极干预、治疗有望降低患者VD发生风险或延缓VD进展.

    作者:肖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一例Erdheim-Chester病患者的护理

    报告一例Erdheim-Chester病患者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准确记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发热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一系列护理工作,做好患者家属配合工作,加强健康宣教,这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谈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过渡时期,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人才的发展需求,因此,对中职学生心理做好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作者:唐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脏外科患者术前评估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心脏外科患者应用术前护理评估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心脏外科手术患者99例,给予术前护理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及措施,对术前护理评估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对手术患者及手术进行全方位、正确的护理评估,提高术前评估的准确性、专业性,手术配合更加精准,进一步提高患者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结论:通过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全面护理评估,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需要,提高了手术预见性,对手术用物进行充分准备、应急能力得以提高、相对缩短手术时间、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应用,保证了手术效果,患者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张冬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

    目的 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针对2016年9月-2017年9月选择于我院接受泌尿外科手术的70例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的临床效果(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结果对照组护理后的SAS分值(65.25±1.33)分明显高于观察组(58.31±0.10)分,且其比较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的干预可显著改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焦虑状况,值得临床作进一步地推广与应用.

    作者:柯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共116患眼)研究对象选择自2016年7月至2017年我6月在我院眼科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遵循随机原则设置A组和B组,其中A组50例患者(56患眼),B组50例患者(60患眼).A组患者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结果:A组患者术后1d的裸眼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1月时的裸眼视力均与对照组在同一水平,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晶体悬韧带离断、角膜水肿、后囊撕裂、虹膜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6%,明显低于B组患者的43.3%低,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能够取得与超声乳化术相当的视力水平,且并发症更少,临床治疗安全性更高.

    作者:曹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抢救及新生儿科护理体会

    目的:关于新生儿窒息的产科抢救及新生儿科护理的体会.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集78例窒息新生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两组均积极行产科抢救,同时A组行常规新生儿科护理,B组实施新生儿科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B组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娩出10min Apgar评分明显高于A组,且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高于A组,差异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窒息新生儿在积极行产科抢救的同时给予新生儿科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与预后效果.

    作者:刘永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化痰祛浊法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的影响

    目的 采用化痰祛浊法治疗老年痴呆,观察对患者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影响,分析化痰祛浊法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涿州市中医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以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静脉滴注,4g/次,1次/d,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给以化痰祛浊方法(红参10g、石菖蒲20g、姜制半夏10g、陈皮20g,生姜3片,浙贝母10g,瓜萎12g,附子6g、甘草6g、炒白术15g,前胡10g、天南星10g、白芥子10g,桔梗10g,将药物浸泡后水煎分早晚2次服之,连续治疗4周)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的变化.结果 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化痰祛浊法治疗老年痴呆症有明显效果,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客观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长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比较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们科收治的80例手外科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针对患者术后疼痛,对照组给予手外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效果具有明显差异,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减轻手术后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应用于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应用于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治疗的习惯性流产患者4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后患者的SAD、SA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高,患者的SAD、SAS评分也比对照组的要低,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习惯性流产妊娠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不但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其不良的情绪症状,可以在今后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作者:高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对改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对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应用研究,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进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每例患者均在ICU或急症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应更换管路的时间分别为7天和3天,研究期间不再更换直至细菌采样.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格兰阴性菌的发生率和格兰阳性菌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加强呼吸机管路的管理,更换呼吸机管路及呼吸过滤器装置的时间(延长更换管路的时间),可以有效地减少菌落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

    作者:胡晓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目的:研究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患者116例,病灶数量为144个.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超声方法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判断超声诊断结果准确率.结果:彩色超声诊断良性病变准确率为88.24%(90/102),恶性病变准确率为80.95%(34/42),总准确率为86.11%(124/144).结论: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采取超声检查的方法,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居艳妍;朱宏;许华宁;蔡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04月--2017年04月间,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两组,其中常规组5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予以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达标率.结果:护理之前,对比两组血糖指标以及血糖达标率,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血糖指标、血糖达标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更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模式,效果优良,有利于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李翠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论述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

    目的:研究医学科医药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状况,并对耐药性变化趋势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论文采用比对研究方案,对于我院一段时间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研究,对其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分析不用用药阶段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结果:通过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实验,检测出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有255种,其中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溶血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真菌及白色念珠菌等,其主要见于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等,对于病原菌耐药性分析发现,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对于重症医学科而言,感染病原菌主要在呼吸道,主要的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病原菌的耐药性试验发现,其耐药性的趋势不断上升,因此在感染病原菌的治疗方面,应当明确药物使用原则,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陈晓雷;顾云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旨在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病房护理人员24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组建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行由高到低的级别护士分类管理,综合性为老年病房患者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护士护理管理前后的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护士分层级管理优化后,在护士护理文书、病房管理、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等工作质量均比之前有所提升和显著进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干预老年病房护理能有效的提高科室和成员之间综合工作效率,充分调动护士工作主观能动性,降低医患矛盾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和基本护理的质量需要,并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雪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分为对照组(采取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采取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采用吲达帕胺、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存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