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目的:通过本次研究探讨胎儿监护干预对孕妇情绪影响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到我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00例,对其在进行各项检查时进行胎儿监护干预,观察对孕妇的情绪影响.并探讨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的方法.结果:孕妇的情绪会根据检查的项目改变发生相应的变化,计数胎动时孕妇通常会表现出愉悦的情绪,而在B超检查时则极容易出现紧张的情绪.应对胎心听诊及产时全程胎心监护时孕妇的情绪较为稳定.结论:对孕妇在产前检查时进行适当的胎儿监护干预干预可以稳定孕妇的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宋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肾窦内肾盂切开术加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复杂形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复杂形肾结石患者48例,均采用肾窦内肾盂切开加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方法治疗,先切开患者肾窦内肾盂并取石,使用取石钳取出肾盂和肾盏结石,然后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3例患者有小结石残留,术后自行排出.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57.9±23.4)分钟,平均出血量为(85.7±12.4)毫升,平均住院时间为(6.9±1.3)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4/48).结论:肾窦内肾盂切开加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方法,在复杂形肾结石的治疗当中应用,能够取得较为确切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的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钙磷代谢紊乱目前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肾性骨病的主要原因[1].血液透析代替肾脏的功能,排出体内产生的毒素,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透析的频率与毒素的清除息息相关,影响着MHD患者的钙磷代谢[2].本研究通过分析1年间本院血液透析中心MHD患者的临床指标,旨在探讨不同透析频率对MHD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钙磷代谢的影响.
作者:徐起;顾菁;张秀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复方电解质溶液与多种常见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研究,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复方电解质溶液进行配伍提供依据;方法 取适量的上述药物,分别用复方电解质溶液将其进行溶解,按照临床药物浓度进行配比、摇匀,如果使用的药物存在高使用溶度,一般使用高药物浓度进行配比、摇匀,药物配置完毕后立即观察上述药物的变化,分别于0、2、4、6h后对配伍药物的外观进行观察,对其PH值、含量及有关物质进行检测;结果 采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500ml,将甲醇、乙腈作为色谱纯,其他药物试剂为分析纯,上述各种药物与复方电解质溶液配伍后在0、2、4、6小时后均未出现沉淀、浑浊的现象,除了硫锌酸注射液外,其他溶液均未无色澄清状,无明显变化.除了维生素C以外,其他配伍溶液的PH值都相对稳定,且上述溶液的PH值在相对稳定的PH值范围之内,上述溶液6小时之内药物含量的变化<5%,上述药物物质变化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未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化;除了前列底尔注射液外,其他溶液在6小时之内变化均小于5%,有关物质的量变化不大.结论复方电解质溶液在与多种药物配伍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复方电解质溶液与常用药物的配伍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的研究至关重要,6小时后配伍液的外观、含量、有关物质及PH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无明显的配伍禁忌,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庞晓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毁损治疗顽固性舌咽神经痛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33例在CT引导下给予射频毁损治疗的顽固性舌咽神经痛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结果:33例患者术后1周疼痛完全缓解28例,明显缓解3例,轻度缓解2例.患者护理后,VAS评分、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术后均未发生神经受损情况.结论:在CT引导下行射频毁损治疗顽固性舌咽神经痛,围手术期给予有效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康敏;孙利花;王慧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接收的患有骨性关节炎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阿西美辛口服液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骨科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JOA评分、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研究项目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大永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核医学科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核医学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核医学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实施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核医学患者的知识知晓率、依从率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知识知晓率、依从率和护理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核医学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核医学患者的知识了解度、医疗依从性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赵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于本次研究,其在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得知,其全部符合肛肠手术患者的临床症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均分,第一组患者为观察组,第二组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在手术治疗完成之后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模式,二观察组患者则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添加临床护理内容.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数据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对于肛肠手术患者,其在恢复期间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的恢复时间大大缩短,且患者在护理期间的满意度要冥想高于传统护理模式.
作者:常绪田;张文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针对临床上单纯性牙龈炎运用西帕依固龈液实际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之间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性牙龈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76例患者开展对照试验,并且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患者观察组患者两组各38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吡氯铵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西帕依固龈液进行口腔含漱治疗,并且在治疗的2h之前不能进食,在治疗时间经过1周后,对两组的患者分别进行牙龈沟出血的指数等数据的具体分析,包括SBI、菌斑指数(PLI)以及口臭值(OS),通过对两组具体治疗情况的分析确定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其SBI、PLI、OS等数据值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治疗的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性牙龈炎使用西帕依固龈液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且相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孕妇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延续护理,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医院2017年度,收治的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的50例患者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护理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实验组患者,盆底肌力明显得到改善,且患者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延续护理模式,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产妇的盆底肌力明显提高,可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彭湘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文就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11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59例.参照组新生儿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法,较比两组新生儿的哭闹占比、首次胎便时间、睡眠时间以及高胆红素症发病率.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首次胎便时间快于参照组,每日睡眠时间长于参照组,哭闹率、高胆红素症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法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对减轻哭闹情绪、改善睡眠均有显著帮助,还可降低高胆红素症的发病率,值得推广.
作者:石磊;甄庆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开展慢性浅表性胃炎疾病治疗工作期间,观察分别选择奥美拉唑药物以及替普瑞酮药物施治后表现出的疗效差异以及预后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05月收治的7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36例):临床开展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工作期间,应用替普瑞酮药物展开;观察组(35例):临床开展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工作期间,应用奥美拉唑药物展开;通过对不良反应进行统计表示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终就两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病症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调查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58.33%)对比,观察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4.29%)提高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调查结果(27.78%)比较,观察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5.71%)降低程度显著(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工作期间,应用奥美拉唑施治,在用药疗效方面明显优于替普瑞酮疗效,显著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终成功优化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预后能力.
作者:史晓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肾去交感神经术(RDN)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探索对RDN有反应者临床特征.方法 共有1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心衰患者参与该临床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评估术前及术后1年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压,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等参数.结果 所有患者并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1年发现RDN可提高LVEF,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但对pro-BNP无影响.对RDN有反应组心衰患者具有更短的心衰病程.结论 RDN可安全有效的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耐量.同时,对于心衰患者早期行RDN术或许效果更好.
作者:耿洁;陈椿;周秀娟;钱卫冲;戴振华;单其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水痘患儿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30例小儿水痘患儿为甲组,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以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另外30例小儿水痘患儿为乙组,予以优质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 乙组患儿止热、止疹、疱疹结痂时间均比甲组短;且乙组患儿行为依从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均高于甲组,各项对比差异P<0.05.结论 对小儿水痘患儿在常规住院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患儿病程时间,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魏晓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和策略.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再出血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平均止血时间、再出血发生率等指标对比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专业、细致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几率.
作者:杨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严重危害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性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根据相关的调查,可以发现这种疾病的患病率在40岁以上的人群当中达到了8%.和1992年的调查结果比起来,这种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提高了三倍,已经成了非常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这种疾病的存在,使得病人的健康状况出现不断的下降,同时也使得他们的生存质量下降,增加医疗方面的费用和负担.在这种疾病的护理工作当中开展连续护理干预,会对病人的健康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采取连续护理干预可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产生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探究这一方面的问题.
作者:路培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血液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应用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40例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本院接诊的血液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血液科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均比较高,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精神状态也较对照组好,焦虑抑郁情绪改善不少,实验组的死亡发生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对比有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起到安抚患者的作用,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死亡发病率较低,有普通护理常规无法比拟的优势,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张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结合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5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饮食、足部护理及心理干预,观察干预组与对照组同时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后足部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明显提高糖尿病足患者对病情的认识,改善并减轻足部症状,有利于糖尿病足的预后发展,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丁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狼疮肾病患者采用延伸护理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42例狼疮肾病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分为延伸护理组(n=21)与常规对照组(n=21),分别采用延伸护理法与常规护理法,对比两组恢复情况.结果:延伸护理组21例患者中,19例恢复良好,对照组21例患者中,13例恢复良好,前者疗效显著优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狼疮肾病患者,采用延伸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改善病情,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茂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肺结核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后,观察其治疗依从性因此受到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7年04月收治的123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肺结核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2例):开展肺结核护理工作期间,利用传统模式完成;观察组(61例):开展肺结核护理工作期间,利用健康教育模式完成;终就两组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肺结核患者改善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肺结核患者改善程度显著(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肺结核护理工作期间,合理创建针对性方案完成健康教育工作,能够依据肺结核患者的具体表现完成针对性宣传,从而使得病情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促进肺结核患者疾病康复.
作者:李睿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