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药剂科管理中安全质量管理理念的应用分析

裴俊俊

关键词:药剂科管理, 安全质量管理理念, 应用
摘要:目的:对医院药剂科管理中安全质量管理理念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在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随机选择未应用安全质量管理理念药剂科管理资料300份,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期选择安全质量管理后药剂科管理资料300份,作为实验组,对两组药品损坏、药品过期与药品滥用、临床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药品损坏、药品过期与药品滥用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患者满意度91%,显著高于对照组80.3%,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药剂科进行管理工作时,将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应用其中,不仅可以提高药剂整体管理水平,使其药品质量得到有力保障,而且还能改善临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误区

    目的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凭借对临床治疗儿科患者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观察,尝试分析用药存在的误区,并根据实际的临床经验归纳总结对策建议.方法 根据本次研究需要进行相关患者资料的收集,在本院收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近一年时间内的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资料98例,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针对收集到的儿科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临床治疗中存在的用药误区情况,并针对结果 提出科学的临床应对策略.结果通过研究总结能够发现,本院在临床儿科呼吸道患者病症治疗过程中存在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不科学的情况,对儿科患者采取的药物试敏不充分,没有清晰的认识药物应用剂量准确性,药物应用不良反应,以及联合用药的不稳定因素等问题.针对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临床用药应对策略后,临床用药失误几率明显降低,与采取干预措施前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注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内容,重视用药误区问题,采取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有效避免药物使用错误的情况,可以提升儿科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并保证儿科患者能够尽早的恢复身体健康,有助于提升医疗卫生行业的工作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复杂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的体会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经验.方法 2009年2月至2017年2月对221例复杂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均插管全麻,无需留置胃管及尿管,常规采用三孔法施术.结果 215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6例中转开腹.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宋传健;姜长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龄趋势下的智能化居家养老

    我国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市场需求、居家养老以及其智能化的意义和发展.

    作者:陈霜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院药剂科管理中安全质量管理理念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医院药剂科管理中安全质量管理理念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在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随机选择未应用安全质量管理理念药剂科管理资料300份,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期选择安全质量管理后药剂科管理资料300份,作为实验组,对两组药品损坏、药品过期与药品滥用、临床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药品损坏、药品过期与药品滥用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患者满意度91%,显著高于对照组80.3%,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药剂科进行管理工作时,将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应用其中,不仅可以提高药剂整体管理水平,使其药品质量得到有力保障,而且还能改善临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裴俊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TNF-α和IL-6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观察

    目的:探讨TNF-α和IL-6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观察.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ICU治疗的8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TNF-α和IL-6水平,分析与心肌功能的关系.结果:观察组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NF-α和IL-6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有密切关系,临床应加强对TNF-α和IL-6的检测,以降低心肌损伤程度.

    作者:王敬娜;宋闰宇;张剑;刘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防治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进行研究,探寻有效地防治措施.方法: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进行开腹手术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其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中随机选取与观察组同等例数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寻找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4%.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比对照组明显要重,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普遍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要比对照组短,手术技巧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需要加强对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管理.临床实施有效地感染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切口感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大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谈肠外营养的临床护理

    肠外营养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从护理方式、输注方式、肠外营养的实施、观察和预防并发症、护理措施、导管护理、促进病人舒适感等方面讨论肠外营养的临床护理,以期为我国肠外营养护理积累宝贵经验.

    作者:李莹;张伟利;朱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自拟参芪扶正组方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功能衰竭的价值研究

    目的:对自拟参芪扶正组方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功能衰竭症状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功能衰竭患者112例,根据数字表发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予以对照组患者硫酸镁常规治疗,予以治疗组自拟参芪扶正组方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状况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状况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治疗后血压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优;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参芪扶正组方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功能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冬杰;解玉红;许涛;石川;朱慧芳;吕桂凤;杨立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慢性肾病(CKD)患者对延续护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

    目的:调查慢性肾病患者对延续护理的认知与需求状况.方法:将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在本院住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填写的方式调查患者对延续护理的认知程度和需求状况.结果:100例患者对延续护理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仅在20.00%以内,对心理咨询、定期家庭随访、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疾病治疗相关知识普及等需求意向极低,对定期电话随访、免费健康咨询、个体化指导较为需求.结论:慢性肾病患者对延续护理的认知度较低,医院应加强宣传力度,逐渐应用于临床.

    作者:杨瑞琴;刘旭燕;马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在治疗多发性颈淋结结核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析多发性颈淋巴结结核治疗中应用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6例多发性颈淋巴结结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研究组,各33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颈部结核病灶清除术,研究组患者予以功能性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对两组患者颈部功能恢复情况、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3个月后复发情况予以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颈部功能正常率为100.0%,高于参照组患者的87.9%,对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6.1±0.8)d,住院时间为(10.7±1.5)d,均短于参照组患者的(7.9±1.0)d、(17.5±1.3)d,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为3.0%,低于参照组患者的18.2%,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多发性颈淋巴结结核治疗中应用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价值更高,可促进颈部功能恢复,缩短切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复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靳民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析T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TBL教学特点以及其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用性.方法:选取118例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采用TBL教学的59例作为研究组,采用LBL教学的5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团队合作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P<0.05;研究组的客观、主观、总成绩较对对照组都明显增加,组间差异比较P<0.05.结论:相比传统的LBL传统教学模式,TBL教学模式具有更高的教学效果,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病理学的学习成绩,值得在病理学教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晓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并发症降低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共132例,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均<0.05.结论: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反复出血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海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互联网+护理教学的现状探讨

    互联网+是国家在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政策,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在积极的寻求互联网+的路径.护理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教学学科,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环境下,也应当积极的开展互联网+的教学路径探索,从而为新时期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路径.基于此,本文对互联网+护理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新时期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刘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了于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某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而且需要择期进行手术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的护理干预在一般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效果评价使用满意度与调查问卷的形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64%,对照组为86.58%,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的依从性配合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价均优于对照组,手术依从性方面结果也如上.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有着重要作用,可在临床上逐步推广使用.

    作者:栾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析口腔内科患儿的心理特点对牙病诊治的影响

    目的:针对口腔内科患儿的心理特点对牙病诊治的影响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口腔内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的选取年份,均集中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患儿总计100例.在本次研究中,根据患儿的配合程度开展分组,包括主动配合组(33例),诱导配合组(30例),强制配合组(37例).分析3组患儿的心理特点及诊治结果.结果:经过临床分析,主动配合组患儿,心理较为积极,家庭无离异情况,父母能够陪伴身边,在诊治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配合情况,诊治效果积极.诱导配合组患儿,心理状态相对保守,对牙病诊治存在恐惧感,通过家长诱导、医护人员诱导后,能够正常开展牙病诊治.强制配合组患儿,心理状态表现低落,存在大量的离异家庭,父母不经常陪伴身边,需要医护人员执行强制性手段干预,在牙病诊治过程中,遭受痛苦较为强烈.结论:口腔内科患儿在牙病诊治过程中,自身年龄较低,如果心理状态不积极,难以保证牙病诊治顺利.为帮助患儿更好的开展疾病诊治,需要积极的开展诱导,争取家长的多多陪伴.

    作者:高东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的路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中实施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9月我院烧伤科接收的重度烧伤患者1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休克、静脉炎等情况发生率.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结果:研究组静脉通道重复建立、静脉炎、休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氮平衡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期间实施路径护理的效果显著,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字灿忠;李燕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及处理分析

    目的:阐述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腹痛患儿63例作为样本.采用超声诊断以及临床症状观察等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断.根据患儿病情,提出治疗方案.结果:63例患者中,肠痉挛18例、膀胱炎4例、急性胃肠炎31例、阑尾炎10例.治疗后,患儿腹痛症状缓解情况显著,治疗有效率95.24%.结论:应将患儿腹痛情况、大便情况、疼痛时间以及超声检查结果,作为小儿急性腹痛的诊断标准,根据诊断结果,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王慧;马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SBAr沟通模式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SBAr沟通模式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外科实施SBAr沟通模式期间的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外科未实施SBAr沟通模式期间的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几率3.7%、患者投诉率为0、护理满意度96.3%、沟通效率评分(47.69±1.41)、沟通内容完整性评分(46.78±0.96),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应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到外科护理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与安全性.

    作者:郭全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脏介入治疗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治疗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心脏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2月到2017年3月期间,患者共74例,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将其随机划分成对照组37例、实验组3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进行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分别护理发现,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5.40%,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7.02%,当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较高于对照组患者,即实验组为97.29%,对照组为64.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来讲,对舒适护理进行具体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保证达到佳治疗效果,以实现护理满意度的提升,进而营造良好护患关系.

    作者:胡艳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两种糖皮质激素给药方案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部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两种糖皮质激素给药方案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部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的110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对A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为期1周的静脉滴注,对B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为期2周的静脉滴注,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肺部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和1秒用力呼吸容积等肺部功能治疗没有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平均得分明显大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明显低于B组患者的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为期1周的静脉滴注和行为期2周的静脉滴注对患者的肺部功能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为期1周的静脉滴注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夏成贵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