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超
目的 对照分析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组实施CT成像检查,对照分析两种检查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左主干、左旋支、左前降支、右冠的冠状动脉狭窄显现情况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特异性、敏感度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均很高,但CT成像具有无创、操作简单等特点,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吴伟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培哚普利、美托洛尔片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然后随机分成两组,采用SPSS21.0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36)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培哚普利、美托洛尔片联合螺内酯治疗组(治疗组18例),一组卡托普利、美托洛尔片等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再住院情况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8.9%(16/18)显著高于对照组72.2%(13/18)(P<0.05),再住院率、死亡率33.3%(6/18)、5.6%(1/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5.6%(10/18)、16.7%(3/18)(P<0.05).结论 培哚普利、美托洛尔片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卡托普利、美托洛尔片等常规治疗好.
作者:杨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胸痛心绞痛患者应用与人文护理理念结合的优质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胸痛心绞痛患者100例,均为我院急诊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纯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n=50)与采用与人文护理理念结合的优质护理模式(观察组,n=50)对预后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医护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74%(P<0.05);观察组卧床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胸痛心绞痛患者,应用与人文护理理念结合的优质护理方法,可增加医护总有效率,提高治疗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
作者:邹丽芳;陈永芳;张金玲;叶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在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7年3月-2018年6月内诸多的急诊抢救患者选择64例符合要求的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实施研究,分组办法使用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共分两组,即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64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抢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合理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实施抢救.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均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均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23.1±2.0)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5.1±2.4)d,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抢救过程中合理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立敏;曾小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针对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选取来我院就医的112例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n=56)和对照组(n=56),给予实验组优质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患者对疾病了解率和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和疾病了解率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5.0%,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5.99±5.24)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25.36±7.65)来说较短,P<0.05.结论 对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吴海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选取58例作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干预措施不同分组:对照组(n=29)根据临床医师经验调节引流量、应用脱水剂,研究组(n=29)则予以持续监测颅内压,并据此调整引流量与脱水剂应用方案,就两组患者预后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研究组术后死亡率6.9%低于对照组的27.6%(P<0.05);②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10.3%,低于对照组的34.5%(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及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并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借鉴.
作者:汪黄美;胡玉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行冠脉搭桥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90例行冠脉搭桥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应用循证护理)、对照组(45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住院时间、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前空腹血糖、术后24h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服务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冠脉搭桥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十分可行.
作者:陈华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康复运动疗法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药物联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慢性心衰症状改善时间、慢性心衰心电图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六分钟步行距离、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性心衰症状改善时间、慢性心衰心电图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六分钟步行距离、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六分钟步行距离、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药物联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六分钟步行距离、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宇军;邓秀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94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各9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样性护理,将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同时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护理前GLU、餐后2h血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GLU、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多样性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效果显著,对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水平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苏玉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伊伐布雷定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入选2017年1-12月时间段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伊伐布雷定联合芪苈强心胶囊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6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显著小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血BNP显著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显著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衰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心动过缓、房颤、室性期前收缩、眼内闪光、胆红素升高、头痛、低血压等方面的发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伊伐布雷定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可提高患者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心衰发生率,改善活动耐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王竟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中医护理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发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7例.两组患者就诊时均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搭配中医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疼痛持续时间,缓解疼痛感,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吴霜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血管损伤、血管重塑和血管生成是冠状动脉或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血管功能紊乱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肺动脉高压(PAH).一些基因的表达在血管损伤和血管重塑过程中被发现存在动态调控的过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miRNAs参与调控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表型.在本综述当中,对现有的miRNAs在血管损伤、血管重塑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临床作用和疾病诊断上的意义做一综述.强调了miRNA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对miRNAs在血管疾病中的持续深入研究将对冠状动脉或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洲成;桂培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护理中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所具有的护理效果及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左心衰患者97例,依据患者及家属护理方法的选择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研究组48例.急诊期间对照组选取传统急诊护理,研究组选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左心室功能指标、血气监测指标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与研究组各观察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善明显且血气监测数值表现较好,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护理中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可配合治疗实现对患者左心室功能及血气含量的有效改善,为患者急救效率的提升,提供护理基础.
作者:陈品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对心电图诊断方法应用于右室梗死患者的具体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总结右室梗死的诊断标准.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右室梗死患者45例,为研究中的全部患者应用心电图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基本资料,并对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心电图诊断方式下,对右冠闭塞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2.31%,对回旋支闭塞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87.50%,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室梗死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5.83%,全部患者心电图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93.33%,与临床确诊结果对比后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检查方式在对右室梗死症状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是一种临床价值较高的右室梗死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与应用,在对心电图检查方式进行应用的实际过程中需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增加心电图联合右胸导联检查方法,以有效提升对右室梗死症状的临床诊断有效率,使诊断结果准确性更高.
作者:江惠琼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妇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部接受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共计48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2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结果 应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可以使患者出现先兆子痫、子痫的概率降低,新生儿的体重指标更高,评分更优,且每项研究内容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门诊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诊断而言,应用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诊断与护理效果,并且患者的满意度也更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郑燕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至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有122例,时间段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其中对常规组单纯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实验组给予曲美他嗪+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CRP、ET-1、BNP水平无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水平均无明显降低,且以实验组的降低程度更加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的TNF-α、IL-Iβ、TGF-β水平无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常规组相比降低程度更加显著,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曲美他嗪+琥珀酸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便于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值得采纳.
作者:王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呼吸科呼吸衰竭合并冠心病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医院呼吸科收治的呼吸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纳入患者5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气指标,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96.4±3.3)mmHg,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2±3.6)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6.6±3.1)mmHg,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9.5±4.8)mmHg,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43%,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呼吸科呼吸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的措施,能够更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患者康复更有利.
作者:郑婷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对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53例接受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53例患者中33例(62.26%)为前循环缺血,20例(37.74%)后循环缺血,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38例(71.70%),恢复不良15例(39.47%).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阻塞动脉血管开通及部分开通35例,完全闭塞18例,与治疗前完全闭塞29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5,P<0.05).治疗3个月后随访,神经功能良好50例(94.34%),神经功能不良3例(5.66%),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x2=70.173,P<0.05).结论接受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显著效果,其中临床疗效判断指标可选用脑血管再通.
作者:林燕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衰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心肌梗死合并心衰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n=46)和参照组(n=46)两组.给予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观察经分别应用不同护理干预后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给予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能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所提升.
作者:陈美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的具体疗效.方法 拣选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6月年心血管内科中126例心肌炎患者,并将其划分为对照组63例,优质组6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法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同时根据治疗一段时间后的随访调查表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结果 采取优质护理后,优质组罹患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95.2%较高于常规护理后的对照组患者79.4%.优质组护理满意度95.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4.6%,并发症的发病率6.3%,低于对照组25.4%,P<0.05,说明优质护理方法可推广.结论 经过为期2月的治疗,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逐渐升高.
作者:曾巧春;许碧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