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究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赵涛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 外周血, 细胞因子, 水平变化,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究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01月0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两年期间至我院住院救治的患有过敏性哮喘的患者23例为实验的观察组,并选取至我院进行体质检测的健康体检者2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必要的检查,并对实验选取的46例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进行外周血检测.对比两组之间的血细胞因子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外周血中Ig E、IL-22、IL-17等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外周血中IL-10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g E、IL-22、IL-17等水平值的改变与过敏性哮喘的发作有紧密联系,因此及时对外周血细胞因子进行检测,有利于患者进行及时的临床治疗.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孕期妇女行乳头保健预防产后乳腺炎临床研究

    目的:着重于探讨乳头保健在孕期妇女预防产后乳腺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接受产前检查的孕期妇女依循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6例,实验组采用乳头保健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妇女护理效果与乳腺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乳腺炎发生率为1.79%,喂养成功率为98.21%,产后7d泌乳量为(483.26±38.16)ml,产后14d泌乳量为(569.13±40.85)m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头保健可提升孕期妇女的护理效果,同时降低乳腺炎发生率,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车丽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骨科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而后分析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在住院时长上,疾病知识知晓合格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对比上,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骨科护理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疾病知晓和配合度,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恢复,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朱江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护理岗位管理的护士队伍成效建设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岗位管理的护士队伍成效建设状况.方法:本院选取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间的护士共113名作为分析对象,对护理岗位进行科学设置,且依照护理工作的强度以及技术对护士数量进行合理配置,对于护理人员予以绩效定期考核,使护理岗位和晋升以及薪酬待遇相挂钩,对护士队伍的成效建设进行观察.结果:经护理岗位管理实施后,对比一类科室、二类科室、三类科室的护士满意度相较于实施前显著提高,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形成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护理岗位管理的实施后,能够对护士队伍加以稳定,对护士流动的合理性确保且起到引导的作用,彰显护理工作在临床上的价值,利于护士队伍的成效建设发展.

    作者:李晓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评估方式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并发症中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者早期有感觉异常及痛苦感,后期出现肌肉无力及萎缩,严重可致糖尿病足,更甚者而被截肢.不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故需及早诊断评估DPN.评估DPN的方式有多种,且各有优劣,需灵活选用,本文旨从症状方面论述DPN评估方式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吕璐;陆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风险,通过运用风险管理理念,有效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加强护理风险监控,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住院患者满意度上升到95.6%以上,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下降.结论 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和护士自身的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程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食道癌支架置入术的护理干预

    在我国食道癌属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 2,患病后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食管狭窄性梗阻,或者发展成食管气管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本院采用食道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食道癌,获得满意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石亭;胡群玲;卢美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随访对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探析

    目的:研究随访对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随访组和常规组各30例,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治疗,对随访组患者出院后进行1年的随访,常规组患者不进行随访,对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随访组患者1年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常规组相比比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访能有效提高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何燕;李宝玉;郭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主动脉夹层的CT影像诊断探究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医疗卫生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医学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主动脉夹层属于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主动脉夹层这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采用CT影响对于该类疾病进行诊断是医学界常用的方式之一,做好主动脉夹层的CT影响诊断对采取合理的方式治疗该类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针对主动脉夹层的CT影响诊断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阐述,从一般资料,CT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特点及关于采用CT影响诊断的医学价值三个方面展开了细致的论述.

    作者:王昕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对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针对护理配合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手术治疗的同时配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后针对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后,在眼压和视力两方面,患者均有所改善,与护理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过程中患者躯体功能、生命活力、社交功能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明显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对比,P<0.05.结论:针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治疗的同时配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孙换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

    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来我院就医的70例肺结核患者(2014年12月20日至2016年12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7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一般组35例肺结核患者应用一般护理,品管圈组35例肺结核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干预,研究对比两组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 品管圈组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健康教育知晓率分别为(86.69±4.78)分、94.29%,相比一般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采取品管圈活动干预,能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

    作者:彭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知信行教育模式用于新生儿疼痛评估和干预教育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知信行教育运用在新生儿疼痛护理中,探讨其临床应用可行性,旨在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本市二级医院160例新生儿护士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分别给予常规教育模式、知信行教育模式.结果:研究组对新生儿疼痛了解情况与疼痛知识掌握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知信行教育模式可全面提高护士的认知水平,改善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的评估以及干预水平,该教育模式具有极高应用价值.

    作者:李玲;邓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中对不同心理患者采取的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中的不同心理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的治疗方式,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5名戒毒患者参与研究,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将其分为三组,并针对相应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式,查看三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三组患者的都有了很好的心理状态转变,愿意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结论: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对于不同心理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戒毒的有效性,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生活,因此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杨德玲;高才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自体组织乳房再造术的应用与护理研究进展

    自体组织乳房再造被视为乳房再造术的标准.自体组织在乳房再造手术的应用愈加广泛.就怎样护理自体组织乳房再造术患者,在其应用、心理支持、术前锻炼、术后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张航;陈媛;杜霜;张蒙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结合盆腔理疗治疗输卵管堵塞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盆腔理疗治疗输卵管堵塞的临床效果并且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500例输卵管堵塞不孕症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输卵管通液术、炒盐热敷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结合盆腔理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1%.实验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有效率.结论:中药结合盆腔理疗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可提高临床受孕率,安全系数高,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观察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

    目的:分析应用长效 β2-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在医院中从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属于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共有100例,将全部病人按照随机列表法平均分成两个组,包含单一组与联合组,其中单一组的病人应用吸入药物福莫特罗的治疗方法,而联合组应用吸入药物福莫特罗联合布地奈德的疗法.分析两组病人在治疗前、治疗后一个月与三个月时的肺功能状况.结果:两组病人在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没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别(P>0.05);两组病人在治疗后一个月与三个月时的肺功能指标比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与联合组病人在治疗后一个月与三个月时的肺功能指标比单一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应用长效 β2-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治疗中的作用优异,可有效地增强机体的肺功能状况.

    作者:刘炜;纪小平;潘泽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骨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推动脉型颈椎病的发展,一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这次在我院8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各42例.以不同的分组方式,为在不同阶段不同病患的临床观察中得到相应的效果,来做研究,通过实验与对照,得出结论.一部分患者行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相结合治疗.一部分患者由牵引治疗法进行,终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负责实验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停留在73.8%,两组患者相比较,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终得出,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主动型椎病有着非常显著的成效,将会得到广泛的关注,同时是值得推广与应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究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90例双侧腰椎管狭窄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与观察组(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郝松苓;王录金;吴艺川;于昌武;邱乐;刘芳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及处理对策,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思路.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患者10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例100个患者中,主要原因有胆囊三角的处理问题、胆囊与周围器官粘连、腹腔粘连、出血量大、胆道损伤、胆总管结石、重症胆囊炎等.结论:对于上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中转开腹是好的治疗措施,能提高切除手术的成功率.中转开腹要把握好时机,防止因为时机的延误出现不可预的严重后果.

    作者:杨青;胡自生;马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年轻女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分析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年轻女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效果与体会.方法:从我院近两年收治的围手术期年轻女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中选取7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37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有3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前发生不良情绪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27.78%,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围手术期年轻女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施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余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急性腹泻患者的病原结果及大便培养确诊细菌性痢疾病例的特点

    目的 分析在本地区急性腹泻的病原菌种类状况,同时探讨大便病原菌培养检测属于细菌性痢疾的症状表现与白细胞计数指标状况.方法:抽取在2014年3月到2016年7月在我中心接受大便培养的急性腹泻患者共有200例,取全部患者的大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检测病原菌的种类,同时搜集大便病原菌培养检测属于细菌性痢疾患者的症状表现,并检测其白细胞指标.结果:感染志贺菌属的共有9例(4.50%),感染大肠埃希菌的共有10例(5.00%),感染沙门菌属的共有15例(7.50%),感染副溶血弧菌的共有12例(6.00%).1例患者感染副溶血弧菌与志贺菌属两类病原菌.感染上述四种病原菌的比例为22.50%(45例);Ⅰ组患者的体温≥38.5℃以及存在里急后重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Ⅱ组患者的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超标的比例明显高于Ⅰ组和Ⅲ组.结论本地区感染志贺菌属的细菌性痢疾患者主要症状为体温≥38.5℃与里急后重,在临床中可依据症状辅助诊断.

    作者:任艳梅;杜飞;明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