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氧大自血治疗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

郭璇

关键词:三氧治疗, 急性脑梗塞,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三氧大自血自体回输疗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5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三氧大自血自体回输疗法,取患者静脉血200 mL离体与浓度为20~30 Ixg/mL三氧混合后回输体内,3次/周,21天为1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氧大自血自体回输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是将知识点融入教学模块中,适应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首先确定项目是核心问题,第二要制定方案和计划,第三实施项目;第四总结项目评价,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作者:苏继华;王新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604例O型孕妇ABO及Rh血型抗体效价检测

    目的 了解O型孕妇ABO及Rh血型抗体效价的检测结果阳性比例及各年龄段的阳性率.方法 利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IgG抗A(B)和Rh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604例O型孕妇IgG抗A(B)效价≥1:256者190例,阳性率31.46%,Rh血型抗体效价均小于1:32.大于35岁组与31~35岁组、26~30岁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X2值分别为4.18、5.38.结论 产前对O型孕妇进行IgG抗A(B)抗体效价测定,可以及早发现异常,及早治疗,防止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作者:谢祖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药物治疗和PCI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

    目的 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药物治疗与PCI治疗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30例,药物保守组给予药物治疗,PCI组在药物保守组基础上加用PCI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以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与次要终点事件的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药物保守组,差异显著(P<0.05);PCI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与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药物保守组,数据对比,再发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PCI治疗,可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延长,降低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邹育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颗粒剂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颗粒剂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了概括,经过对文献的查询,对中药颗粒剂在生产与临床应用上所要面临的问题,并对于中药颗粒剂的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大致的总结.中药颗粒剂的研究发展包含了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当前对中药颗粒剂的生产研究的比较完整,已逐渐形成一定的生产体系,但此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虽然与中药颗粒剂有关的临床应用研究并不多,但中药颗粒剂在中医药事业中所占据的优势不容小觑,它有着可观的前景.不久,中药颗粒剂的临床应用将会在医疗卫生范畴中作为一个及其重要的角色,并促进着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发展.

    作者:郭三保;何芹;方华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静脉配置中心是指符合获得职业药师认可的处方,在特定环境下由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程序,主要进行静脉营养、细胞毒性药物等静脉药物配置,为临床提供更加合理、安全的药品服务.但是静脉配置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由于环境、药品等带来各种职业病,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辅酶Q10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LVEDD、LVESD及LVEF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心功能,应加以推广.

    作者:李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观察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

    目的:分析应用长效 β2-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在医院中从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属于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共有100例,将全部病人按照随机列表法平均分成两个组,包含单一组与联合组,其中单一组的病人应用吸入药物福莫特罗的治疗方法,而联合组应用吸入药物福莫特罗联合布地奈德的疗法.分析两组病人在治疗前、治疗后一个月与三个月时的肺功能状况.结果:两组病人在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没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别(P>0.05);两组病人在治疗后一个月与三个月时的肺功能指标比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与联合组病人在治疗后一个月与三个月时的肺功能指标比单一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应用长效 β2-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治疗中的作用优异,可有效地增强机体的肺功能状况.

    作者:刘炜;纪小平;潘泽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0例子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收治时间在2015年3月到2016年10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人数各为30例,前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后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还有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小于0.05,两组对比有意义.结论:相对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对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让患者早日康复,临床价值更高.

    作者:付建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3月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就诊资料,对其术前CT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总结.结果:手术结果证实,本组患者均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通过术前CT诊断检出46例,诊断符合率达到92.0%;本组患者出血位置集中在基底节区及小脑区域,所占比例分别为48.0%、36.0%;出血量15-30mL15例,30-50mL18例,>50mL17例,死亡率分别为2.0%、8.0%、14.0%,出血量15-30mL与>50mL所占比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T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检出率较高,可快速明确患者病情.通过CT对出血量进行确定,出血量越高,患者预后效果越差.

    作者:钟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老年患者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常见并发症及其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探讨老年患者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常见并发症及其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86例老年患者,分析其常见的并发症,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86例患者护理前并发症发生率为37.2%(32/86),给予护理措施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2/86),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老年患者的并发症较多,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控制留置针的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蔡诗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阻肺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与黄芪注射液治疗效果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慢阻肺患者治疗中运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慢阻肺患者当中,从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治疗总有效率.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前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无显著差异(P>0.05);②观察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③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治疗中运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云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临床合理应用西药药剂及其监督管理探

    目的:探讨临床合理应用西药药剂及有效的监督管理方式,为临床用药提供有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的西药处方(管理前)125张为对照组数据,选取2016年6月至12月的西药处方(管理后)125张为实验组数据,观察两组使用西药药剂进行治疗的患者合理用药率、滥用抗生素发生率、重复用药发生率及抗生素治疗费用.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对比的合理用药、抗生素使用情况、重复用药情况及抗生素治疗费用情况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临床合理用药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能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避免或减少滥用药物的发生.

    作者:冯严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骨密度检测方法及进展

    在临床中为了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需实施骨密度指标的测定.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骨密度的检测手段不断增加,然而每种检测手段的测定位置与准确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展开分析,总结各种骨密度检测手段的特点,为临床提高确诊率鉴定基础.

    作者:刘健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食道癌支架置入术的护理干预

    在我国食道癌属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 2,患病后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食管狭窄性梗阻,或者发展成食管气管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本院采用食道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食道癌,获得满意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石亭;胡群玲;卢美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甲亢伴弥漫性甲状腺肿的护理方式与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甲亢伴弥漫性甲状腺肿的患者临床的护理方式,及护理干预对这类患者疾病控制与转归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甲亢伴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60例,综合分析该病的主要护理方式,总结归纳.结果:按照该病专业的临床护理路径,采取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患者患者均能好转出院.结论:本病患者因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自身免疫异常而出现的全身症状反应,所以要对患者采取以整体为主的全面护理方式,对控制疾病发展,缓解症状,提高转归效率等均有较大价值.

    作者:孟祥红;罗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抽签分组法将2015年7月1日-2017年4月30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45例/组.A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B组采取常规内科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葡萄糖、蛋白、白细胞水平和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A组患儿干预后葡萄糖水平(3.20±0.18mmol/L)、蛋白水平(0.29±0.12g/L)、白细胞水平(9.14±1.48×109/L)均低于B组,头痛缓解时间(4.12±0.34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11±0.52天)、住院天数(13.54±2.10天)与B组相比均更短(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十分令人满意.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我们选取了120位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探究的案例,并将其均分成了两组,每组60人.一组是对照组,对其成员进行常规的护理;另一组作为观察组,成员接受健康教育临床护理.然后将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行为能力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做好评分记录.此次探究实验的目的是探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方法与效果.而后的探究结果是: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几乎都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包括干预后的糖尿病知识、行为能力、血糖检测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此外,两组干预后的各项血糖指标都不再像同组干预前一般高了,并且对照组干预后的各项血糖指标远远高于观察组干预后,对照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不如观察组,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以上探究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既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行为能力,又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还对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很大的助益.

    作者:王克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浅议跑步与健康的关系

    现在城市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意识到健康越来越重要,从大量的健身俱乐部的开业就可见健康产业巨大,很多人选择了经济实惠的跑步作为锻炼身体的主要方式,但是大多数并不知道跑步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也不清楚有些疾病跟跑步有关,不适当进行,可能不会维护你的健康,反而是危害健康?以及怎样的方式才是正确的跑步方式,本文将从以上几点进行说明.

    作者:孔德猛;王光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T增强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放射科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增强扫描在临床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诊断工具.CT增强扫描,是指经静脉注入含碘造影剂后再行扫描的技术,当体内注入造影剂后,不同的组织结构及病变性质,由于含碘造影剂的分布和数量都有不同,这样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的图像对比度增加,两者之间的界线也较清晰,帮助发现平扫未显示的病变、明确病变的范围和边界.另外 CT 增强扫描还有利于鉴别病变的良恶性,提高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我院在CT增强检查时应用碘佛醇、安射力等作为造影剂,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反应,如:全身发热、口感略苦、头晕、心慌等.还有少数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口舌发麻、胸闷气急、血压骤降、意识丧失等.CT检查前病人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上面列举了种种过敏反应和潜在风险,因此病人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疑虑等心理.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作指导,并通过其语言、行为、表情、态度和姿势等去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其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佳心理状态,即心理护理[2].CT 增强检查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理解并积极配合,顺利完成CT增强扫描.

    作者:夏青;余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讨论

    目的对神经内科监护室N-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调查205年1月至6月期间N-ICU 68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3%,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其中肺部感染占53%,泌尿道感染37%,胃肠道感染占11%,其它占2%.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M R S A,M R S E,真菌所致感染呈现_L升趋势.结论N-ICU是一个重病监护科室,也是出现医源性感染较多的科室,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尽量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徐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