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低剂量技术应用的进展与发展趋势

孔德印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成像, 辐射剂量, 受照剂量
摘要:探讨目前CT低剂量技术的新进展.从迭代算法,加快扫描速度、减少曝光时间,探测器性能改进,有效提高图像分辨率加速图像后处理重建过程4个角度,阐述低剂量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和发展趋势.CT低剂量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保证诊断有效信息的前提下,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论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关系以及防范策略

    手术的切口感染在外科医治中属于常见并发症,也是外科常见的医院感染.其手术切口出现感染会导致切口愈合延缓以及手术的切口裂开.患者手术切口出现感染不但会延长住院周期,而且会增加患者经济的负担.笔者通过对手术室行手术切口后出现感染的有关影响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护理对策并实行,其护理效果良好,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全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凝血及纤溶实验室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凝血及纤溶实验室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选择了本院2015年9月到2016年6月的22例患者,对其凝血及纤溶实验室检验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在对凝血及纤溶系统分析中,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凝血及纤溶系统在生理状态下处于动念平衡的状态,当急性脑梗死发生时,患者的血浆会处于高凝状态,其粘稠度也会随之增加,整个变化过程中的Fbg就是较为重要的因此之一.高血压是急性脑卒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急性高血压以及急性脑血管患者,存在着纤维蛋白水平增高的现象,其血液抗凝的状态在该种背景下会呈现出下降的发展状态.结论:通过对凝血及纤溶实验检查方法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验实验的临床效果.

    作者:彭尚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究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护理学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已经由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所以需要对科学依据遵循和应用来进行临床护理.因为手术都是创伤性治疗方式,再加上认识手术治疗和自身病情不全面,使的患者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容易产生.患者的不良情绪不仅会对手术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而且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本文就分析了探究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供参考.

    作者:陈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多种药品联合应用所致不良反应的分析与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市范围内检测到的医院用药处方1000份,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计委发布的相关办法和规定,对处方不合理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次随机抽取的1000份处方中,出现多种药品联合应用不良反应152例(15.2%),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为:多种药品联合应用、用法剂量、药物拮抗、重复用药等.结论:临床医生在联合用药治疗时,要根据不同药物的药理学、药动学、药效学及不良反应综合考虑.

    作者:韩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讨论分析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患者诊断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2016年收治的急腹症患者70例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分随机成A组(n=35)和B组(n=35).其中B组患者予以传统腹部超声检查,而A组患者予以全面的超声腹部检查,对两组急腹症的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的超声检查时间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A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时间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将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应用于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能显著提高诊断的符合率,缩短临床诊断时间,便于治疗方案的开展.

    作者:苗修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性与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7月为71例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斜疝59例,直疝12例,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61例、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TEP)10例.结果:TAPP手术时间30~62rain,平均(42.9±4.1)rain;术后住院3~7d,平均(3.5±1.4)d.TEP手术时间34~59rain,平均(41.2±5.3)min;术后住院3~6 d,平均(3.4±1.6)d.术后发生血清肿2例,阴囊积液2例.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操作简便、切口小、康复快等优点,疗效与传统疝修补术无明显差异,可根据术者临床经验选择TAPP或TEP.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李成;姜长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能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近年来被认为是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的指标,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测金标准.了解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对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方位优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全方位优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肝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肝功能及Child-Pugh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方位优质护理干预有效了改善了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苏建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其心理状态及血糖水平控制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糖尿病病人使用医护一体化的模式对病人心理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病人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顺序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人55例.对照组病人通过使用常规护理加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病人接受医护一体化的护理与治疗模式,比较分析两组病人的血糖值、SDS以及SAS评分.结果 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后,治疗组病人在血糖值以及SDS、SAS评分方面均要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病人使用医护一体化的模式对病人心理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显著,可以推广.

    作者:徐钱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5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推广.

    作者:冯亚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3月15日~2017年3月26日住院部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4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20例(米非司酮),对照组---20例(米索前列醇);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70.00%(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疗效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延红;金小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重症感染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对重症感染患者早期使用小剂量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我院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入院后对所有患者行常规重症监护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早期使用小剂量肝素,统计在治疗的第一天和第七天的上述样本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5d与30d时的生存情况.结果:从血小板计数上来看,在治疗第一天时,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比对照组多,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血液样本内APTT与PT值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15d和30d后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于重症感染者,使用小剂量肝素进行治疗,能够将血液样本中的PT和APTT指标加以改变,可大幅度提升患者生存机会,对改善患者治疗结局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郭士源;傅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分析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机制,观察其用于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治的72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对照组则应用雷尼替丁治疗胃溃疡,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2.22%),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副作用,实验组复发率为5.88%(2/34),对照组复发率为34.62%,组间数据差异显著(X2=8.1241;P=0.0043),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胃溃疡方面,奥美拉唑的疗效较好,且患者的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盼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丙戊酸钠合并改良电休克与合并舍曲林治疗双相抑郁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合并改良电休克与合并舍曲林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3例双相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丙戊酸钠合并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reatment,MECT)、丙戊酸钠合并舍曲林治疗,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items of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17)、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WM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TESS)评估疗效及副反应情况.结果:①MECT组与舍曲林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低,MECT组有效率为86.4%,舍曲林组有效率为76.2%,二组间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②MECT组前四周WMS评分减低,与治疗前及舍曲林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第8周末时研究MECT组WMS评分与治疗前及舍曲林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组间副反应出现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改良电休克合并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抑郁安全、有效.

    作者:王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98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和FMA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增强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毕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5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一组采用常规护理,该组为对照组,另外一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风险管理,该组为观察组,后针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风险认知率、护理质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对比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对比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以使风险事件发生率得到降低,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韩红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应用护理干预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2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6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低血氧症、平均住院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肺部感染、低氧血症、住院时间等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将护理质量提高,减少肺部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胸部X线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析肺癌诊断中的胸部X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疑似肺癌患者予以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病理、胸部X线、螺旋CT检查,对胸部X线与螺旋CT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胸部X线检查的准确性为76.25%,特异性为46.67%,敏感性为83.08%;螺旋CT检查的准确性为95.00%,特异性为86.67%,敏感性为96.92%,二者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肺癌早期筛查中,胸部X线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之后可给予螺旋CT进一步检查,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作者:张月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罗伊适应理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情绪障碍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为脑卒中患者行以Roy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其情绪波动以及神经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84例为研究对象,双盲法下平均分为实验组(行Roy适应理论护理干预)与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通过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障碍变化,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SDS以及NIHSS评分相比参照组差异显著,以实验组数值更佳,在统计学层面有意义(P<0.05).结论:Roy适应理论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手卫生依存性与接触性医院感染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接触性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 自2014年开始观察统计我院普外科及骨外科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以及患者的接触性医院感染发生率,分析患者接触性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相关性.结果 2014-2016年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58.17%、79.33%、86.83%,手卫生依从性逐步提高;而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75%、4.25%、2.25%,2015及2016年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2014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卫生依从性与接触性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系数为-1.475,(P<0.05).结论 患者接触性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应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干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以降低患者接触性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金晓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