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修昌
目的 观察糖尿病病人使用医护一体化的模式对病人心理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病人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顺序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人55例.对照组病人通过使用常规护理加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病人接受医护一体化的护理与治疗模式,比较分析两组病人的血糖值、SDS以及SAS评分.结果 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后,治疗组病人在血糖值以及SDS、SAS评分方面均要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病人使用医护一体化的模式对病人心理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显著,可以推广.
作者:徐钱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的早期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8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采用早期护理方式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好,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之后效果十分显著,且能促使患者快速恢复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并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运用在早产儿的临床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儿科近来收治的80例早产儿,分别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手段,实验组的患儿在循证护理指导下进行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结果:从早产儿的体重情况、喂养情况、睡眠情况、体温情况、院感情况、住院时间、再次入院情况等各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下的早产儿,体重增长稳定,且进食睡眠较好,体表温度较为稳定,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同时住院时间缩短,再次入院的几率也明显较低,在临床护理中值得采纳使用.
作者:徐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5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推广.
作者:冯亚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手术室作为外科治疗处置的地方,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术中用时亦不同,而术中护理的效果将直接影响整个手术过程能否顺利完成.有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属于外因性应激源,部分患者在医疗技术方面与医护沟通不足,术前及术中易产生焦虑或恐惧,而这样的心理变化将使得其生理指标出现变化,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现象,术中患者感觉的舒适程度越差,对上述生理指标的影响越大,对于术中医患配合及术后恢复均具影响.本文就分析了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供参考.
作者:王自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脂肪肝是由于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异常大量地在肝脏内蓄积.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并有两个发病高峰,即30-39岁和50岁以后.中、青年人脂肪肝的预防工作应该得到重视.本文将从脂肪肝的危害和防治展开综述.
作者:李钊;黎雨尘;童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3月15日~2017年3月26日住院部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4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20例(米非司酮),对照组---20例(米索前列醇);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70.00%(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疗效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延红;金小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毫火针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希望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根据患者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了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行毫火针结合拔罐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行火针结合拔罐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72%;对比两组数据,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的毫火针结合拔罐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的提升人体机能的免疫力,并在治疗的过程之中减少疼痛,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单同林;马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社区100例老年患者上门随访,用表格的形式对患者居家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社区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药物的认识和记忆力、文化程度、经济负担及家庭关怀等有关.结论:药物知识缺乏、对疾病的认知较差、药物种类过多及服用方法复杂、老年人特殊生理改变、经济条件等是导致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下降的主要因素.加强健康宣教,尽量选用经济、服用方法简单、副作用少的药物,可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田树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护理学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已经由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所以需要对科学依据遵循和应用来进行临床护理.因为手术都是创伤性治疗方式,再加上认识手术治疗和自身病情不全面,使的患者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容易产生.患者的不良情绪不仅会对手术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而且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本文就分析了探究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供参考.
作者:陈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手术患者90例,利用抽样调查法、DDDS法以及药物评价法对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后将研究结果 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对剖宫产手术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100%,其中药物频率应用较高的药物为甲硝唑注射液,奥硝唑注射液以及头孢唑啉.术后抗菌药物使用周期为3天至4天,且术后均未出现感染.通过对患者的联合用药情况来看,单独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可达5.6%,剩余患者的用药均为联合使用,其中二联、三联、四联的比例分别为66.7%、22.2%、5.6%,结论 :剖宫产围术期应用的抗菌药物,其时间不宜过长,在使用时需遵循《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指南》,从而对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优化.
作者:张代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及其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MPP患儿作为分析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儿在对症治疗的同时采取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山莨菪碱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治疗前后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PP患儿采取阿奇霉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中添加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慧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两种不同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51例行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所有患者均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3D-CRT、3D-IMRT计划设计,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放射治疗的结果 .结果:两种方案中计划靶区Dmax(大剂量)、Dmin(小剂量)、Dmean(平均剂量)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3D-IMRT方案膀胱受照Dmean、V50明显低于3D-CRT方案,且Dmax则高于3D-CRT方案(P<0.05);两种方案中左股骨头、右股骨头剂量照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小肠保护中,3D-IMRT方案V50明显优于3D-CRT方案,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3D-CRT,3D-IMRT技术在直肠癌放射治疗中剂量学优势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小儿慢性咳嗽疾病患者中医治疗的体会,对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和研究.方法:本次对小儿慢性咳嗽临床治疗活动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份至2016年12月份期间,在院就诊治疗的慢性咳嗽患儿共计66例.通过对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检查诊断,确诊患儿均患有慢性咳嗽.按照患儿年龄、性别、患病程度的不同,随机将患儿分为两个治疗小组,分别为中医组:33例,在治疗中,采用了中医辩证治疗的方法.西医组:33例,在治疗中,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结果:通过阶段性治疗,中医组:33例,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93.93%.经过3个月观察,复发2例,复发率6.1%.西医组:33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有效率72.73%.经过3个月观察,复发5例,复发率15.1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慢性咳嗽治疗过程中,给予中医辩证治疗的思路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孙金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针对性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气管切开患者展开分组研究,即甲组与乙组,每组60例.甲组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乙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带管时间、并发症与感染发生率、心理状态均明显优于甲组,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颇高.
作者:陈丽香;占志英;张美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脑肿瘤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发生术后并发症15例,其中继发性癫痫3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感染4例,颅内感染2例,电解质紊乱1例,颅内血肿1例,脑水肿1例,护理满意率为76%.研究组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其中继发性癫痫2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感染1例,颅内血肿1例,护理满意率达到96%.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肿瘤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崔仁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血气分析检测、血浆D-二聚体(D-D)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用于血栓性肺栓塞(PTE)分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PTE患者87例根据栓塞范围分为甲组(50例,非大面积栓塞)和乙组(37例,大面积栓塞).另选健康者50例设为丙组.分析三组各项指标.结果:PTE患者的氧分压均低于健康者(P<0.05).D-D水平、CRP水平均高于健康者(P<0.05).PTE患者中,非大面积栓塞患者的氧分压比大面积栓塞患者高,D-D、CRP水平比大面积栓塞患者低.血气分析检测、D-D、CRP三项联合检测大面积栓塞的PTE患者检测效果优于单项检测.结论:血气分析检测、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用于血栓性肺栓塞分型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进行推广.
作者:魏清;陈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的83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39例,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30例,73.17%).(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护理能有效地缩短患者预后恢复的时间,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晓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化疗引起骨髓抑制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化疗致骨髓抑制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发生皮肤感染、口腔溃疡、发热、齿龈出血等相关临床指标的例数.结果:患者发生皮肤感染、口腔溃疡、发热、齿龈出血的情况良好,同时各项治疗措施得以顺利进行,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对于化疗致骨髓抑制的肿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并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业清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