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兰
目的 探讨丹芪通络胶囊在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芪通络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II、白介素1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VEDV、LVESV明显小于对照组,LVEF、S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II、白介素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丹芪通络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值得推广.
作者:白小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及术后血压控制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采取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进行分组;微创组占51.65%(47/91),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开放组占48.35%(44/91),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1个月、6个月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短于开放组,手术失血量少于开放组,血肿清除率大于开放组,术后再出血率小于开放组,差异显著(P<0.05);微创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开放组,差异不显著(P>0.05);微创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血压达标率均大于开放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确切,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性小、血肿清除效果良好等优势,显著改善预后,可能与稳定控制患者的血压有关,对于减少术后再出血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邵增光;韩跃彬;韩开模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认知护理对肾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64例肾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认知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遵医嘱服药人数28例,不遵医嘱服药人数4例,遵医嘱率为87.50%(28/32),对照组患者的遵医嘱服药人数21例,不遵医嘱服药人数11例,遵医嘱率为65.63%(21/3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认知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可预防肾功能进一步损害,适于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林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血清Hcy、β2MG及hs-CRP检测对H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意义.方法 观察90例H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清Hcy、β2MG及hs-CRP检测的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包括急性心肌梗死、非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各30例,观其血清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对比单支、双支、三支冠状动脉病程度与血清Hcy、β2MG及hs-CRP水平的关系,分析讨论.结果 经检测,单支病变、双支、三支病变的血清Hcy、β2MG及hs-CRP水平不同,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相应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cy、β2MG及hs-CRP检测在评估H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病变重程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汤兴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均来自于我院急诊科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在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共入选106患者,按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研究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重症心力衰竭内科治疗,观察组额外给予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4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7%(40/53),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两组患者相比,治疗前的LVEF、LVEDVI、LVSAVI和E/A值等超声心电图指标均在同一水平,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显著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率为7.55%(4/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19%(16/53);死亡率为1.8%(1/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9%(15/53);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 对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给予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氯噻嗪可获得更加显著的疗效,不仅能提升临床疗效,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作者:叶锦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探讨醋酸奥曲肽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奥曲肽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胃肠减压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采取奥曲肽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其他各项指标的缓解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要好,炎症因子的水平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采取奥曲肽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还可以减少患者各项指标的恢复时间,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可以在今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匡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益气清肺汤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接受并进行治疗的44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采用单药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化疗前2天加用益气清肺汤治疗.结果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对照组治疗68.1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物理症状、整体健康状况不如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两组基本无差异.结论 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益气清肺汤联合化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留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语言沟通、心理护理在精神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0例研究对象均选择自2016年1月-12月我科室收治的精神病患者,遵循随机原则设置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两组患者根据其具体的疾病类型、病情程度均给予相应的临床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以上基础上观察组额外实施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为(42.5±6.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1±3.5)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服药治疗依从性为8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整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其服药治疗依从性,从而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
作者:杨宝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急诊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按照患者急诊就诊的日期单双号分组,单号组为对照组,双号组为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急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采血时间、急救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后,能够缩短急诊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作者:蔡一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院前急救护理对于儿科热性惊厥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本院急诊科2015年1月~2017年5月接诊的73例儿科热性惊厥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取院前急救护理,B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A组护理总有效率9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1.9%、满意度为88.1%.B组护理总有效率74.2%、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8.7%、满意度为61.3%.A组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热性惊厥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家长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邱陪凤;钱新燕;范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科药物治疗状况.方法 以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精神科药物名称、使用方法、时间、精神科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停药后的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对患者采用精神科药物治疗时,各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均明显低于日常使用剂量.所有患者中,有15例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对于15例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方案进行调整后,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能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血管性痴呆患者会产生的各类精神行为症状,使用精神药物治疗时的剂量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能够较安全地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王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8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14例,对照组患者1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7.17%,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为(16.45±4.23)天,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为(21.98±5.45)天.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为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且提高患者预后效果,有利于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建丽;罗鹏;王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对妊娠期产妇应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的临床疗效及对其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结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开展相关产前检查及待产的妊娠期产妇194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7例.对照组采取以往常应用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采取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实现率、生产过程持续时间、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给予对应护理措施后,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实现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生产过程持续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呈现显著缩短趋势(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下降趋势显著(P<0.05).结论 对妊娠期产妇应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工作,护理结果显著,对产妇自然分娩实现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缩短产妇生产过程持续时间,对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淑琼;潘玉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在外科术后护理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收并给予手术治疗方式的外科患者94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以往常应用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添应用优质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六小时、十二小时、四十八小时及七十二小时的疼痛感知程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结果 给予对应护理模式后,研究组患者术后六小时、十二小时、四十八小时及七十二小时的疼痛感知程度相较于对照组,均表现为显著减缓迹象(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迹象显著(P<0.05).结论 对应用手术治疗方式展开临床治疗的外科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实施护理处理,实现对患者术后的疼痛感知状况的有效改善,提高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及接受度.
作者:郑丽;王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眼底动脉硬化对冠状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冠状动脉造影和无创眼底检查,对比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患者多项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结果 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有66.7%合并出现眼底动脉硬化,中度狭窄有63.3%合并出现眼底动脉硬化,重度狭窄有56.7%合并出现眼底动脉硬化.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出现轻度眼底动脉硬化有40%;冠状动脉中度狭窄患者出现轻度眼底动脉硬化有45%;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出现轻度眼底动脉硬化有23.5%;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出现中重度眼底动脉硬化有60%;冠状动脉中度狭窄患者出现中重度眼底动脉硬化有52.6%;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出现中重度眼底动脉硬化有76.5%.结论 眼底动脉硬化应该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因此眼底动脉的硬化程度可以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预测,眼底检查成为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诊断方法,也是筛选冠状动脉的方法,用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绍玲;寸永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收集本院近两年内尿常规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究影响因素,确定有效的应对策略.结果 对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可知,其影响因素包括:采集准备、采集保存、检验结果误差的影响因素等.结论 在本次研究中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做好检查工作,确定切实可行的检验措施.
作者:卢飞娅;李登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并确诊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患者使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式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融洽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杨应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青年高血压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诊治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抽取102例作研究对象,并展开随机分组方法,对照组(n=51)单独使用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n=51)则采取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方案,就2组患者的整体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6.08%,与对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82.35%相比较高(P<0.05);②治疗前,研究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之间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心率也低于对照组,上述三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③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3.73%,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相比较高,但无统计学对比差异(P>0.05).结论 中青年高血压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安全性、有效性均较高,适宜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应用.
作者:习贵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2例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按照2015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治疗原则给予吸氧、、尿激酶静脉滴注、肝素静脉泵注、口服阿司匹林等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果糖二磷酸钠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VDd、LVSd和LVEF等心功能指标均相当(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h和24h时的LVDd、LVSd和LVEF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Killip分级情况相当(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时的Killip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胀、恶心、上腹灼烧感、稀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5.77%,但二者之间的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严重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38%,(P<0.05).结论 果糖二磷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心肌梗死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曾伟军;董永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2月,医院超声诊断室开展心脏超声检查1876例,医师建议开展常规心电图、心脏超声进行诊断.结果 超声诊断异常率38.11%,超声诊断冠心病与冠脉CT诊断一致率84.2%(64/76),与血管造影检查一致率达到100.0%(10/10).超声诊断冠心病坏死组织、纤维斑块、钙化组织率高于普通对象,超声诊断冠心病纤维脂肪组织比重低于普通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瓣膜退行性改变对象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单纯关闭不全、瓣膜功能障碍合计发生率,左房扩大、左室扩大、E/A<1发生率高于普通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瓣膜退行性改变LAD、LAV、ESA、LVIDd高于普通对象,瓣膜退行性改变LVEF、EDV、E/A低于普通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超声是筛查心血管疾病诊断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疾病的理想方法,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作者:何由天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