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观察

王跃峰

关键词:美托洛尔, 慢性心力衰竭
摘要:目的 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用药方案,观察组加用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5个月后的心功能情况.结果 经过5个月的治疗,观察组中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的患者在心功能方面、超声心动图的指标等方面较对照组患者都有很大改善.结论 美托洛尔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住院率及猝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NT-ProBNP、cTnl、CysC联合诊断慢性心衰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NT-ProBNP、cTnl、CysC联合检测慢性心衰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的5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在血清NT-ProBNP、cTnl、CysC水平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的血清NT-ProBNP、cTnl、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功能NYHA分级:IV级的血清NT-ProBNP、cTnl、CysC水平明显高于III级的血清NT-ProBNP、cTnl、CysC水平明显高于II级的血清NT-ProBNP、cTnl、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NT-ProBNP、cTnl、CysC联合检测慢性心衰患者效果良好,同时还有利于评估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刘树红;朱云龙;孙成山;陆雨;孙巍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影响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影响作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1)及对照组(n=4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左室短轴缩短率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有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组SAS、SDS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短轴缩短率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改善其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翁朝凤;黄小凌;鄢慧;张秋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1月到2016年8月66例重症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n=33)与实验组(n=33),对照组患者予以妥布霉素滴眼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细菌清除情况与视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力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97%与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64%与48.4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差异明显,二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丹;甘亮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胺碘酮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研究

    目的 讨论胺碘酮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对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颤动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9例,胺碘酮)和观察组(51例,胺碘酮+替米沙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房颤动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房颤动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观察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6.07%)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替米沙坦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颤动情况,疗效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阿那尔古丽·阿不力米提;维尼拉·肖凯提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盆底肌锻炼护理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盆底肌锻炼护理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于本院接受分娩的86例产妇视为分析对象,将产妇按照随机编号的方式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43).实验组实施盆底肌锻炼护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尿潴留康复情况.结果:参照组产妇临床护理有效率为83.72%,与实验组产妇临床护理有效率97.67%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与参照组产妇相比,实验组产妇产后尿道口疼痛程度相对较轻,组间差异比较具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 盆底肌锻炼护理有助于改善产妇产后尿潴留症状,缓解产妇产后尿道口疼痛程度,有助于产妇产后的快速康复,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作者:谭和英;杨旭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对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用于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本研究观察对象均为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抽选70例展开研究,通过红蓝球分组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患者开展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以及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以及平板运动实验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LVEDd与LVESd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其LVEF、E/A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平板运动实验情况数据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持续时间以及ST段下降1mm时间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长,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晓丹;黄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带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实施带膜支架治疗的效果.方法 择本科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间60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带膜支架治疗,分析总结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近期预后状况.结果 患者术后并发症中发生率为10.0%,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7%.患者住ICU时间为(3.3±1.2)d,住院时间为(7.6±1.8)d.患者术出院后1年内无相关支架严重并发症,无死亡患者.结论 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实施带膜支架治疗效果显著,死亡率低.

    作者:万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可缩短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且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医疗护理质量,提高了满意度,是可行的.

    作者:邱柳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精细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未实施精细化管理前的90件手术器械,以及实施实施精细化管理后的90件手术器械,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对比的内容包括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功能完好率、包布质量合格率以及手术器械洗涤质量评分及包装质量评分.结果 与精细化管理实施前相比,实施了精细化管理之后消毒供应中心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功能完好率、包布质量合格率均显著提高,各项指标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施了精细化管理之后消毒供应中心的手术器械洗涤质量评分、包装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各项指标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的应用能够显著地提高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功能完好率、包布质量合格率,手术器械洗涤质量评分、包装质量评分,从而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

    作者:高丽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hsCRP、P选择素水平与近期预后关系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P选择素水平判定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近期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收治9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hsCRP、P选择素水平将其分为两组,A组为46例hsCRP和P选择素水平联合升高的患者,B组为52例hsCRP和P选择素水平非联合升高的患者.同时选取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人4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对照组和研究组hsCRP、P选择素水平,对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人员均随访30d,统计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情况,并与hsCRP、P选择素水平对比,探讨hsCRP、P选择素水平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近期预后中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hsCRP和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可知,研究组患者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组患者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sCRP、P选择素水平显著升高,联合检测对预测MACE具有较高阳性率,可作为判定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近期预后检测指标.

    作者:肖智谦;龙运玲;彭湘南;李其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方案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价值探析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方案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2016年1月-2017年5月8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并分组.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方案.比较两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心动过速发作频率、小QT间期、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结果 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动过速发作频率、小QT间期、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动过速发作频率、小QT间期、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方案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有效控制心动过速发作和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李成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选择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患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ICU接诊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患90例,按照不同的出血时间分成甲、乙、丙3组,每组30例.其中,甲组的出血时间≤3h,乙组的出血时间≤6h,丙组的出血时间≤12h.该90例患者均直接由急诊收入外科ICU,根据出血部位、血肿情况和出血量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对3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各组的临床疗效作出分析比较.结果 甲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乙、丙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在短的时间之内实施手术,根据检验结果及患者自身情况,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可显著改善其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清;夏钦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用于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以往我院收治的38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道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干预前后运动功能指标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为94.7%,对照组为73.7%,组间差异显著(P<0.05);发生不良事件的例数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4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延长导管留置时间,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林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观察

    目的 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用药方案,观察组加用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5个月后的心功能情况.结果 经过5个月的治疗,观察组中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的患者在心功能方面、超声心动图的指标等方面较对照组患者都有很大改善.结论 美托洛尔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住院率及猝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跃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CTA和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分析

    目的 分析CTA和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60例,共有动脉瘤64个,分别进行CTA(血管造影)与DSA(三维数字减影造影)检测,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手段的诊断价值.结果 CTA确诊患者58例,检测出动脉瘤61个,其中1个动脉瘤误诊,3个动脉瘤漏诊;DSA确诊患者60例,检测出动脉瘤63个,无误诊,1个动脉瘤漏诊.CTA手段患者动脉瘤成像图的显示清晰度优于DSA,能够清晰的观察患者动脉瘤结构.两组诊断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TA手段创伤低、手术费用少、对患者动脉瘤显示较优;DSA在小于3mm的动脉瘤诊断准确率较高,漏诊率低.CTA和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相近,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峻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p-Te心电图特征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T波顶点至T波末端(Tp-Te)的心电图特征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病情,例如是否出现过室性心跳加速或者心室颤动等,将其分为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和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对患者不同分组的Tp-Tec、Tp-Te、Tp-Ted进行观察,从而对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进行辨别和分析.结果 通过比较发现,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Tp-Tc和Tp-Te都要比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长;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SV值和LVEF值均高于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而NT-proBNP值和CTnl值均低于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Tp-Tc和Tp-Te与其NT-proBNP值和CTnl值均成正比,而与SV值、LVEF值、SDNN值和PNN50值均成反比.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p-Te心电图特征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作为患者在临床上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梁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血府逐瘀汤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类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在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其增加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疗法进行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病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将血府逐瘀汤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用,能够降低患者心绞痛发病次数以及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护理所获取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受慢性心衰治疗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74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就诊顺序平均分为施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舒适护理的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优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静;陈美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钙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变化情况以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10例患者为显效,9例患者为有效,1例患者无效,本次治疗有效率为(19/20)95.0%;对照组患者中,6例患者为显效,9例患者为有效,5例患者为无效,本次治疗有效率为(14/20)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缩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指标降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可以采用联合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钙的用药治疗方案,有利于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发作次数,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成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后收治的64例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2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93.8%v s 71.9%),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个体临床指标,稳定血压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彩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