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敏娜
目的:探讨LPS诱导THP-1细胞释放蛋白表达的调节.方法:LPS(1μg/ml)诱导不同时间后,THP-1细胞上清液中蛋白含量变化及不同浓度LPS诱导THP-1细胞释放蛋白的表达和NF-κB的活性,LPS诱导THP-1细胞释放HMGB1蛋白核转位变化.结果:LPS组TNF-α 的含量均显著低于LPS组,处理LPS诱导THP-1细胞细胞上清液NF-κB的活性表达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LPS可诱导THP-1细胞TNF-α表达增多及NF-κB活化,导致蛋白表达增多及核转位,能抑制THP-1细胞TNF-α表达及NF-κB活化,调节蛋白的表达及核转位.
作者:欧明涛;邓玉冉;彭兴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PDCA护理模式改善精神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共6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研究组予以PDCA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模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情况明显更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科患者实施PDCA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且患者家属对该种护理模式较为满意,值得在临床护理学中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丹参多酚酸盐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控制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心功能评级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丹参多酚酸盐组患者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丹参多酚酸盐组心绞痛控制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评级和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丹参多酚酸盐组心功能评级和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心绞痛,改善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郭晓欣;廖欢;李成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智能数字化手术室是数字化医院建设中关键的环节,在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实施手术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整体设计要求更加严格.为了能够满足现代化医学手术要求,必须构建无菌环境、高精度仪器设备、数据共享、智能化管理体系为一体的数字化手术室.
作者:杨琨;蔡亚欣;樊沛澍;赵玉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中药治疗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86例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宫腔镜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月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月经周期、月经量、月经色质等月经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中药治疗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效果显著,有助于月经周期的恢复,改善月经的量、色、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翠格;王亚洗;崔俊华;刘颖;陈翠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结核外科病房实施与体会.方法:选取本院结核外科病房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62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2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病房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对照组为83.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外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真正实现了全程、连续、优质护理,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采用.
作者:章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对比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外科行硬膜外麻醉手术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10ml复合1%盐酸罗哌卡因5ml,观察组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7.5ml复合1%盐酸罗哌卡因7.5ml,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及舒适情况、感觉神经阻滞情况.结果: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及B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达高平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均能达到T6(T5-T8)麻醉高平面(P>0.05).结论: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7.5ml复合1%盐酸罗哌卡因7.5ml的剂量行硬膜外麻醉效果更佳,疼痛感轻微,舒适度高,术中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奥拉西坦浓度的检测方法.方法:取大鼠18只,禁食不禁水12小时,分别按200 mg·kg-1的剂量一次性灌胃奥拉西坦溶液,所有大鼠分别于给药后0、0.25、0.5、1、1.5、2、2.5、3、4、6、8、12 h眼内眦取血0.5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血药浓度.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 RP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2:96.8,V/V);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40℃;进样量:20μL;内标:阿昔洛韦.结果:奥拉西坦保留时间为3.7 min,内标阿昔洛韦保留时间为7.4 min,标准曲线方程为Y=0.0217 X+0.1058(r=0.9992),其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100μg·mL-1.低定量限及低检测限分别为0.005μg·mL-1和0.001μg·mL-1.低、中、高三种浓度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2.25±8.51)%,(96.29±2.76)%和(98.14±1.62)%,其RSD值分别为8.32%,2.87%和1.65%;日内精密度RSD值分别为13.03%,2.87%和1.65%;日间精密度RSD值分别为12.60%,5.42%和3.72%;奥拉西坦的血浆样品40℃低温避光存放5天或反复冻融3次性质稳定,血浆样品处理后放置4 h对测定无影响.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非常适用于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奥拉西坦的含量.
作者:任静华;刘宏达;谭显惠;冯会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骨科收住的160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2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2.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脑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上也被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目前临床并没有明确脑肿瘤具体的发病机制,近年来脑肿瘤的发病率也有明显升高的趋势.目的:分析脑肿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该院42例脑肿瘤患者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表(WHO-QOL-100)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脑肿瘤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青;程永佳;王玉玲;唐向飞;赵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进步与提升,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的主要表现是空腹血糖升高,属于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还会引发心、眼、肾以及神经体统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但是在现阶段的糖尿病研究工作中,还没有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给出一个准确的确定.人身体中大的为生态系统就是肠道菌群,而人体的物质与能量代谢能够正常运行都是受肠道菌群影响的.现阶段的糖尿病研究表示肠道菌群与糖尿病的发生有着巨大的关系,但是还没有明确具体的机制是如何的.本文通过肠道菌群失调诱发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与探讨,调节肠道菌群对于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进行分析,为研究肠道菌群对于糖尿病的影响和进一步探索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出参考意见.
作者:伍杏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结果与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14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产前检查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90例孕妇分成两组,其中45例孕妇实施常规的产前检查设作对照组,另外45例孕妇在对照组检查基础上增加免疫检验项目,对比两组高危妊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施免疫检验项目检查后,及时实施控制措施,高危妊娠发生率4.44%,对照组常规检查未及时发现和控制,高危妊娠发生率24.4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高危妊娠发生率更低,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可以及时发现出现的高危妊娠因素,可以及早控制不良因素,母婴生命安全得到保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温惠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样本,以35例为一组,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方法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化疗恶心呕吐(28.57%)、腹泻(20%)与疲倦乏力(25.71%)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生活质量更高.结论:应将心理护理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以降低患者化疗副反应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苗苗;韩宇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医中药敷脐应用在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外科胸腰椎骨折后出现腹胀便秘的患者8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用大黄厚朴煎剂加乙醇热敷脐部;对照组用开塞露塞肛.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腹胀消除及停药复结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70%;腹胀减轻情况:观察组95%,对照组50%;停药复结情况:观察组5%,对照组47.5%.结论 使用大黄厚朴煎剂加乙醇热敷脐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便秘效果明显优于开塞露塞肛.
作者:张万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体会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整体护理干预;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采用整体护理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2.00%和96.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和84.00%,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乔鹤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细节护理对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外科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106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配为实验组与两组常规组,每组各53例患者.两组患者一律先进行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常规护理措施而言,在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尹光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臭氧雾化治疗仪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阴道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传统方案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给予超声臭氧雾化治疗仪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症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阴道炎患者采取超声臭氧雾化治疗仪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牟志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血清中ALT、AS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00例,时间为2014年2月-2015年3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仅给予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则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的ALT、AST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BV-DNA阴转、HBeAg/抗HBe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较好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意义重大.
作者:武芳芳;张建华;王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品管圈在降低儿童留置针输液外渗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4年6月-2016年9月间接诊的儿童留置针输液患儿中随机选取6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组实施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开展品管圈活动,各33例.结果:观察组留置针输液外渗率较之对照组降低幅度明显(P<0.05).比较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也更为优异(P<0.05).结论:临床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儿童留置针输液外渗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雅梅;王艳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于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的研究,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措施.方法:在经过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对在我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100例患者进行观察,包括对于临床资料的分析,观察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等一系列临床反应.比较患者在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之后与接受手术之前列腺症状的评分、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以及尿动力学测定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100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术后患者没有永久性尿失禁和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出现.在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一个月后,患者各方面指标相对于手术之前都有明显的提升.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在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之后,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的发病率低,手术安全有效.应该临床治疗中方式应用.
作者:卜广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