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化整体护理应用于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高婷

关键词:系统化整体护理, 创伤性高位截瘫, 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化整体护理应用于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评分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应用系统化整体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情绪,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输液室的1 36例患者简单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有患者均进行一般性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添加个性化输液护理干预,根据2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2.65%、1.47%、2.94%,以上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5.59±8.62)分,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静脉输液护理中实施个性化输液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高.

    作者:肖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浅谈血管介入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心血管介入手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接受介入术治疗的30例心血管病患者,给予所有患者心理、饮食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都顺利完成,输欧术后有两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分别是气胸和血肿症状.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之后,病情得到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比较高.结论 对心血管患者介入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孙园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我院2016年第三季度耐药率评价分析

    抗菌药物在临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具有品种之多、用量之大、发展之快的特点.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使用,细菌对其耐药性也逐渐产生.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断变化,给医生针对性选用抗菌药物带来了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质量.[1]由于细菌耐药性存在区域性、地区性差异,有必要系统开展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从而及时对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干预.2016年第三季度我院送检数为1086株,其中分离出病原菌586株,革兰氏阳性球菌98株,革兰氏阴性杆菌488株.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复合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已成为我院的主要致病菌.

    作者:韩东;谢雪虎;李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效果观察

    目的: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牙列缺损患者10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常规修复,观察组患者实施口腔种植修复.对比2组牙列缺损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牙列缺损患者治疗满意度各项指标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9%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明显处于优势(P<0.05).结论:采用口腔种植修复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并降低牙列缺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朱晓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42例脑肿瘤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与分析

    脑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上也被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目前临床并没有明确脑肿瘤具体的发病机制,近年来脑肿瘤的发病率也有明显升高的趋势.目的:分析脑肿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该院42例脑肿瘤患者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表(WHO-Q0L-100)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脑肿瘤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青;程永佳;王玉玲;唐向飞;赵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细节护理对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究细节护理对神经内科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差错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护理中采用细节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护理差错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52例军队成人麻疹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军队成人麻疹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一2015年10月收治的军队成人麻疹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给予全面细致的临床护理,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15天,平均8天.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麻疹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玲;汪文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研究

    目的:对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中2013年—2015年收治的经临床检测均为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由于病人缺乏正常的认知能力,采取其家属意见,选择50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家属同意下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标准内科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均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护理.治疗完成后,对患者进行7个月的术后随访,对两组患者的NHISS、ADL评分、死亡率、致残率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经过术后7个月的随访明显发现治疗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好,两组患者的NIHSS和ADL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面积闹梗死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并能够有效增加患者术后认知能力的提升,但本次试验无法证明患者能够在术后较对照组有更好的生存质量.

    作者:段芳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母婴床旁护理的观察

    目的:分析及观察母婴床旁护理的护理实施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3月期间分娩的单胎初产妇12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重新排列后按照单双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3例.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封闭式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产妇满意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新生儿知识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不仅利于护理模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也利于产妇满意度及对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掌握率的提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护理模式.

    作者:郭跃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浅析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护理

    分析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到我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86例开展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肾功能改善良好率为46.5%,明显高于对照组肾功能改善良好率41.9%,血糖控制率为51.2%,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率46.5%,并发症发生率为2.3%,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6%,护理效果较好,不仅如此,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仅为83.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在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中进行针对性护理护理效果好,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郭洋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内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和探索内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接收的内科体位性低血压患者160例,分析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发病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即刻下降,收缩压下降的浮动在47-55mmHg,舒张压下降19-23mmHg,脉搏上升15-16次/min.结论:循环代谢系统衰退、神经功能受损、血容量不足、长期卧床和服用药物是造成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机制,临床应当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结构,配合健康宣教和干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快速地恢复日常活动.

    作者:陈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双J导管的并发症观察及临床护理方法

    目的:研究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双J导管的并发症观察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抽选的方式,从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泌尿外科接收治疗并留置双J导管的患者中,选择100例展开研究,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分析其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100例患者置管时间为15d-3个月,除2例发生少量漏尿外,其余98例均无任何漏尿、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产生.结论:在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双J导期间,配合护理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尚庆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以人为本服务理念预防老年患者跌倒提高护理安全管理

    我院是基层县级公立慈善医院贫困病人特殊病人精神心理不正常病人以及老年体弱病人较多,以病人为中心护理服务的同时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将病区的护理安全质量与老年患者特殊患者跌倒压疮安全管理相结合,护理部护理安全管理以及其他小组护理团队,各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病区安全护理工作落实到位,护理部定期召开会议对各病区老年患者体弱以及特殊患者跌倒坠床压疮安全管理措施情况追踪以及成效评价并提出老年患者特殊跌倒坠床压疮安全督导改进的具体措施,对病区特殊患者老年患者跌倒坠床压疮预防监管追综措施到位,使各病区老年特殊患者跌倒坠床压疮安全护理措施落实并有持续改进措施,各病区护士长对特殊患者老年体弱患者跌倒坠床压疮安全管理高度重视,各病区护士对老年病人以及特殊患者跌倒坠床压疮评估责任到人,护士预防跌倒坠床压疮措施宣教到位,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使优质护理服务深入病人心里落实到实处,有效预防特殊患者老年患者跌倒坠床压疮的发生.各病区老年患者跌倒坠床逐年减少,减少病区患者跌倒坠床压疮发生率,各病区安全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病区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得到患者及家属好评

    作者:王新花;刘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和小切口手术应用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治疗中的观察及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目的 比较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和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科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行小切口手术,观察组42例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效果,并实施有效护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肠功能恢复时间及离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相较于小切口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更优,与护理干预相配合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赵春红;尚庆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Ramsay Hunt综合征诊治体会

    目的:对Ramsay Hun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自2013-2016年收治的20例Ramsay 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例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4-70岁,入院前病程1-15d,全部病例均有耳部疱疹、耳痛及面瘫,其中3例有不同程度的眩晕、眼震及平衡失调.经过3个月~半年的随访,20例耳部疱疹全部消失,面瘫完全恢复者16例,不全恢复者4例,眩晕、眼震及平衡失调等表现均于15 ~ 40d消失.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Hunt综合征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规范的治疗是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李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MMP-9、Survivin、C-FOS在不同程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索MMP-9、Survivin、C-FOS在不同程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选取75例单纯子宫肌瘤患者、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再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分为异位内膜组(75例)和在位内膜组(7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MMP-9、Survivin、C-FOS检测.结果:异位内膜组患者和在位内膜组患者的MMP-9、Survivin、C-FOS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MP-9、Survivin、C-FOS在不同程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具有一定表达意义.

    作者:张杰;孙小薇;周俊雪;韩红;雷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鼻出血治疗8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采用鼻腔填塞及微波治疗鼻出血病人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11月门诊及住院鼻出血病人80例,15例行鼻腔填塞,60例行微波治疗,5例行微波填塞结合治疗.结果:经填塞及微波治疗后鼻腔出血基本一次治愈.结论:经鼻腔填塞止血患者相对微波治疗痛苦.

    作者:白彦飞;刘鹏程;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患者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进行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索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患者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选取90例疑似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本次受检者进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分析其在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值(48.62±12.47) pg/ml高于对照组(P<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本,血浆1,3-p-D葡聚糖诊断在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中敏感度、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7.14%、95.00%、2.86%、5.00%.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在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宋金胜;刘书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30例同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护理分析

    目的:讨论30例同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实行脑外伤手术后出现颅脑损伤伴有脑积水的病人30例,均实行同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随机的分为实行常规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实行有综合的护理的实验组,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以及病人的并发症的情况和护理的满意程度实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和护理后,实验组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的并发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人发生脑外伤手术后出现颅脑损伤伴有脑积水实行同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之后实行综合的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开窗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开窗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被确诊为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的患者4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有23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开窗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共有2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开窗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有所减少,并且手术成功率较好.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