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肛肠疾病术后肛门直肠狭窄的治疗体会

张道树

关键词:肛肠疾病, 肛门直肠狭窄,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对肛肠疾病术后肛门直肠狭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03月~ 2016年05月收治的肛肠疾病术后肛门直肠狭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临床所有肛门直肠狭窄患者凭借抽签的形式展开后续研究分组;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肛门直肠狭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在肛门直肠狭窄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100.00%)肛肠疾病术后肛门直肠狭窄患者高于对照组(82.93%)极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肛肠疾病术后肛门直肠狭窄患者,对其具体表现进行认真观察,合理选择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成功将肛门直肠狭窄患者的痛苦感加以缓解,提高肛门直肠狭窄疾病治疗的预后质量.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观察70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 2016年11月收治的70例口腔正畸患者,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非种植体强支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1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87%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57.1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8.57%.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疗效显著,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沈素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例食管癌放疗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放疗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放疗后实施循证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43%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6.78% (x2=9.31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9%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14.28% (x2=5.920,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应用循证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欢静;肖双燕;章欣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单独使用注射用丹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急性脑梗塞,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任国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和小切口手术应用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治疗中的观察及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目的 比较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和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科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行小切口手术,观察组42例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效果,并实施有效护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肠功能恢复时间及离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相较于小切口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更优,与护理干预相配合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赵春红;尚庆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肺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肺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恶肺癌放疗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放疗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放疗后实施循证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满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4%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1.42%(P<0.05).观察组SF-36量表的躯体疾病、生理机能、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17.65% (P<0.05).结论:肺癌患者放疗期间应用循证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盛爱娟;金敏;谷串联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42例脑肿瘤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与分析

    脑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上也被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目前临床并没有明确脑肿瘤具体的发病机制,近年来脑肿瘤的发病率也有明显升高的趋势.目的:分析脑肿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该院42例脑肿瘤患者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表(WHO-Q0L-100)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脑肿瘤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青;程永佳;王玉玲;唐向飞;赵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参术川棱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附睾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参术川棱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附睾炎效果分析.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男性科治疗的100例急性附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参术川棱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精液参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子密度、活动率、a+b活力、畸形精子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术川棱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附睾炎效果明显,对于改善症状、提高精子质量均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作者:李凯;吕海英;王红芹;高东青;姜若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质量.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治疗:于月经来潮的第5天口服该药物,10mg/次,1次/d,持续服用3个月.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 (48/50),高于对照组的78.0% (39/50)(P<0.05),腹腔镜手术的实施可彻底消除患者病灶,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从两组的疾病复发情况来看,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腹腔镜手术可预防病症复发,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结论:给予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明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慢性宫颈炎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慢性宫颈炎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患有慢性宫颈炎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为了方便研究和对比,将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患者40入主要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乙组40入主要使用护理干预措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物理护理等)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为期半年的护理之后,甲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2.5%,乙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乙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比甲组患者高,数据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慢性宫颈炎疾病护理中护理效果显著,既减轻了疾病对患者的影响,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阚华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行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92例,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消化内科综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消化内科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程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系统化整体护理应用于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系统化整体护理应用于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评分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应用系统化整体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情绪,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给予情景互动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训练效果.结果:研究组康复优良率、训练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训练后,研究组的Barthe1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训练前及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经情景互动训练,提高了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了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孙静;杨桂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低温灭菌技术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低温灭菌技术在消毒供应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记录对比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应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对需灭菌的120例物品的灭菌效果.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的灭菌合格率均达到了100%,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在消毒供应室均具有超高的灭菌效果,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灭菌物品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艾璐;邓旭;窦宁;李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单操作口胸腔镜膈肌折叠缝合术治疗膈肌膨出症

    膈肌膨出症发病率较低,明确诊断较简易,胸部X线正侧位片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常规开胸折叠缝合膈肌,损伤较大,且有一定的复发率.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采用单操作口胸腔镜膈肌折叠缝合术治疗5例膈肌膨出症,取得较好的微创治疗效果,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45-59岁.左侧4例,右侧1例.主诉为:反复咳嗽咳痰,胸闷气短.查体:患侧胸下方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明显减弱,胸片示患侧膈肌明显抬高,达前第4肋间以上.胸CT示患侧膈肌抬高,下肺明显受压;其中1例见陈旧性肺结核.术前检查心、肝、肾功能正常,无糖尿病.肺功能检测:例1,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测1.56L—1.98L.占预计71.6-77.5%,肺通气功能轻度减退(限制性).

    作者:侯延君;张正旭;姜长滨;宋传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分析维持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对维持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精神科进行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对患者的临床精神病理症状和其对烟草的依赖程度进行评定,采用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对患者的吸烟维持原因进行评估.结果:本组患者吸烟因素分析中,得分高的是社会心理维度的享乐分量表,其中位数为5,其次是药理维度的刺激分量表得分,其中位数为4;患者的PANSS阳性症状分量表和一般病理症状分量表得分与FTND总分无关(P>0.05),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得分与FTND总分有关系,且呈负相关(P<0.05);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剂量与FTND量表总分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吸烟行为干预应持续进行,同时还应结合正性情绪强化治疗措施,提高控烟效果.

    作者:王萌;惠钧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预防接种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预防接种副反应以及护理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方法:按照我城预防接种的副反应报表以及个案调查表,将对我城2014年1月-2016年1月预防接种之后出现的副反应情况以及护理对策进行了分析.结果: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城区共接种了疫苗442678人次,出现了预防接种副反应有52人次,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75/10万,预防接种的过程当中,受种者都能够顺利的渡过预防接种反应.结论:精准的使用了高品质的预防接种疫苗,同时做好了副反应当中每一个步骤的护理干预,更好的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作者:毕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葛根芩连汤应用分析和临床回归

    目的 从历史沿革、现代文献分析的角度,分析葛根芩连汤在现代中医临床上的应用,使经方回归至实际临床运用.方法 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进行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1960年至2014年,关键词设定为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汤.设计1个汇总分析:176项有关葛根芩连汤临床应用.结果 葛根芩连汤一直在临床上作为治疗腹泻患者的经典方剂,但随着现代医家的临床开发,葛根芩连汤也在其他疾病中应用较广,而且在药理、实验室、临床对照研究、名医经验等方面予以表述.经统计已应用于14类51种病症的治疗.结论 葛根芩连汤应用广泛,尤其在腹泻和2型糖尿病的治疗上有很好的发挥,该方的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应爱飞;张小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62例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为依据进行分组,每组81倒,给予B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A组患者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两组体检人员的体检效率、时间以及可信度、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同时比较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态度、工作责任心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医护配合程度、服务礼仪,统计两组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体检时间、可信度及满意度、体检效率与B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工作责任心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医护配合程度、服务礼仪方面均优于B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体检人员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体检可信度以及体检效率,体检满意度也会随之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讨妇产科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研究和探索妇产科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以期提高产妇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接收的妇产科产后出血产妇150例,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产妇75例,使用干预护理的观察组产妇75例,对比和分析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3h出血75.6±26.8mL,产后24h出血161.2±25.8 mL;对照组产妇产后3h出血135.8±17.6mL,产后24h出血247.5±34.5 mL,且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51例,一般21例,不满意3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产妇满意29例,一般32例,不满意14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1.33%,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产后出血产妇施行干预护理,能够大大提高产妇临床护理效果和对临床护理满意度,帮助快速地恢复健康,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周云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生理发展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耿姗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