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琴
分析中药材硫黄熏蒸干燥加工方法的应用现状,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具体方式.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中荮材硫黄熏蒸干燥加工的原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加工处理方式.针对干燥方式的差异,在应用过程中对材料属性分析,做好加工处理方式.针对药材加工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对残留物质进行检测.如何制定有效的评价机制是保证我国中药产品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作者:毛文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详细探究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所有患者在学历、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首先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镇痛和吸氧治疗,合理调整患者饮食结构,尽量使用高蛋白和低脂肪食物.对于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结论 对于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可以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进行诊断的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70例,由于检查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照组应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对比观察各组患者的心功能检测指标及诊断诊断准确率.结果 经检查后,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且左室射血分数值(LVEF)远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左房内径值(LA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值(LVDd)均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患者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后,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的准确性较高,该检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文巧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在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采取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高于对照组的76%;观察组患者在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4.67%,而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胡秀生;叶淑琼;上官凤华;曾艺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康复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88例CH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康复护理.记录2组患者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2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护理组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6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护理前,然而,护理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P<0.05).结论 将康复护理应用于CHF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明显缩短其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静;张进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院外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 对院外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患者欣然乐意接受护士的建议,积极配合心理护理干预.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更好地降低血压,减轻症状,稳定疗效,同时,可减少药物用量.
作者:余蓉生;周金花;黄瑜芳;陈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两种桩系统修复对根管治疗牙强度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颗于我院进行近期拔除的完整人上颌中切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30颗对照组牙齿实施铸造镍铬桩核及铸造全冠修复治疗,对30颗观察组牙齿实施玻璃纤维桩ParaPost Fiber White、复合树脂核及铸造全冠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牙断裂强度无显著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的可修复性断裂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桩系统对治疗后牙强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别,其中玻璃纤维桩术弹性模型与牙本质近似,可修复的破坏效果好.
作者:何峥嵘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高血压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依据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强调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血压达标率为66.7%,观察组为88.9%;对照组完全依从率为33.3%,观察组为68.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郑春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时使用尼莫地平的效果.方法 收集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共86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胞二磷胆碱,观察组则联合使用尼莫地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在神经功能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尼莫地平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生活方式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0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生活方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戒烟、戒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限盐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控制水平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控制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活方式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疗效的影响确切,较常规护理更有优势,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伍三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接受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显效60例,有效35例,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47例,治疗有效率为7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毛细血管压(14.7±1.8)mmHg、肺动脉压(22.7±3.5)mmHg、心指数(3.4±0.1)L/min.m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加重等严重并发症,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正常.结论 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运阳;王素侠;刘访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运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其妊娠结局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入院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对观察组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胎盘早剥率、新生儿窒息率、先兆子痫率、子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运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杨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94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划分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n=47),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血压异常、血糖浓度异常发生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异常、血压异常以及血糖浓度异常发生率均有所好转,但是两组之间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吴永雪;沈栩;唐强;梁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及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58例,回顾分析术中护理配合过程,总结所需注意事项.结果 所选取的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默契配合,所选取患者手术时间区间为45~175min,平均为(106.22±38.29)min手术时间方面存在的差异,为主要的原因为在处理方式及病变程度方面存在差异,所选取患者中,因为体位原因出现2例皮肤压红情况,而于手术完成2h后,经复查,均得以恢复,其余均未发生与手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均得到良好恢复.结论 手术护士术中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并严格依据标准开展无菌操作,此乃实现术中医护默契配合的基础保证,同时也是实现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丽月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联合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并且诊断,同时根据心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将40例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以及高危组,每组各10例.另外,随机选取统计本院收治的10例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于所有本次研究的患者,通过应用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脂联合进行检测,对患者进行心脑血管疾病诊断.结果 SA组、UA组、AMI组以及高危组的Hs-CRP数值、TG数值、TC数值、LDL-C数值均高于对照组检测结果,而HDL-C数值低于对照组检测结果.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心脑血管疾病诊断时,可以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联合检测法,检测过程安全,检测结果可靠,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子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在ICU院内感染控制的过程中,使用目标性监测、实时干预联合的效果.方法 针对我院ICU病房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将所得数据归为对照组;按照分析结果并结合院内实际情况,在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间实施目标性监测、实时干预联合干预,并归为观察组;探究实施目标性监测、实时干预联合干预对于感染控制的效果.结果 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ICU院内感染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患者5.0%明显较低(对照组为25.5%),同时观察组三管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患者24.0%相对较低(对照组为25.0%),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性监测、实时干预联合使用对控制ICU院内感染效果分析发现,且能够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利于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良好完成,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原芳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8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心理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莉;肖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基于本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3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和观察组(实施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各1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临床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15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6.67%明显的高于对照组6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总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总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临床治疗前相比,总评分上升幅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参麦注射液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全面的提升预后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覃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手术后继发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GOS评分及预后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手术后继发性脑梗死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分别为31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亚低温条件手术和保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在接受治疗之后的临床表现、GOS评分和预后的效果.结果 不管是在患者的临床表现还是GOS评分以及预后效果方面,观察组的效果比对照组都要好,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手术后继发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亚低温条件下的手术进行治疗是可以增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治疗后的预后效果也十分明显,是值得被大力推广的.
作者:罗铸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在小儿心律失常实施小剂量胺碘酮的维持性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心律失常80例患儿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普罗帕酮片的治疗,而观察组实施小剂量胺碘酮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变化及其不良反应产生状况.结果 经治疗之后,对患儿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无影响.观察组出现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的产生概率比对照组明显要低,经统计学的分析,存在P<0.05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结论 对心律失常的患儿实施小剂量胺碘酮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明显降低了产生心律失常和不良反应的概率,故值得在临床之中进行推广性应用.
作者:赵万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