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张华瑞

关键词:硝普钠, 多巴胺, 心力衰竭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入院接诊治疗的128例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64)与对照组(n=64),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经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96.875%)远远高于对照组(78.125%);且实验组患者LVDD与LVEF水平变化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能够有效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分析在小儿心律失常实施小剂量胺碘酮的维持性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心律失常80例患儿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普罗帕酮片的治疗,而观察组实施小剂量胺碘酮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变化及其不良反应产生状况.结果 经治疗之后,对患儿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无影响.观察组出现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的产生概率比对照组明显要低,经统计学的分析,存在P<0.05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结论 对心律失常的患儿实施小剂量胺碘酮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明显降低了产生心律失常和不良反应的概率,故值得在临床之中进行推广性应用.

    作者:赵万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康复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88例CH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康复护理.记录2组患者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2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护理组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6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护理前,然而,护理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P<0.05).结论 将康复护理应用于CHF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明显缩短其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静;张进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析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进行诊断的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70例,由于检查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照组应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对比观察各组患者的心功能检测指标及诊断诊断准确率.结果 经检查后,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且左室射血分数值(LVEF)远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左房内径值(LA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值(LVDd)均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患者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后,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的准确性较高,该检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文巧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研究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7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干预形式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一般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护理方式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组的满意率为68.5%,乙组的满意率为88.6%,乙组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的自然分娩率85.7%,甲组的自然分娩率57.1%,乙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甲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其优势明显,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能有效降低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方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甲基多巴联合拉贝洛尔在妊娠高血压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基多巴联合拉贝洛尔在妊娠高血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到2016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妊娠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基多巴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远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基多巴联合拉贝洛尔在妊娠高血压的应用效果作用显著,不仅很好的控制了血压情况,而且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闫洪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天麻钩藤饮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探讨

    目的 探析天麻钩藤饮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52例/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天麻钩藤饮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08%,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血压改善情况均明显由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天麻钩藤饮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可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邓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药材硫黄熏蒸干燥加工方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分析中药材硫黄熏蒸干燥加工方法的应用现状,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具体方式.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中荮材硫黄熏蒸干燥加工的原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加工处理方式.针对干燥方式的差异,在应用过程中对材料属性分析,做好加工处理方式.针对药材加工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对残留物质进行检测.如何制定有效的评价机制是保证我国中药产品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作者:毛文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分析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入院接诊治疗的128例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64)与对照组(n=64),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经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96.875%)远远高于对照组(78.125%);且实验组患者LVDD与LVEF水平变化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能够有效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在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采取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高于对照组的76%;观察组患者在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4.67%,而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胡秀生;叶淑琼;上官凤华;曾艺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内科应用人性化护理理念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相关)的效果研究

    目的 讨论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在心内科实施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的100例心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2%,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心内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与传统的护理方式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邱小面;邱玲玲;何峰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需采用基础治疗方法,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及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残余肾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谢治卿;贾婷;黄佑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效果.方法 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从我院住院患者中选取120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功能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 (1)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明显更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75%)对比,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更高(96.67%),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效果显著,疗效优于常规疗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程焕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程序化护理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程序化护理下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采用程序化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每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采用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分析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 经程序化护理干预,观察组的SDS、SAS评分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心绞痛的发生率为62.85%,要明显大于观察组发生率的28.5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程序化护理下负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心绞痛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建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应用于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对心绞痛患者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取64例心绞痛患者分成护理A组和护理B组,每组各32例.护理B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护理A组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A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96.87%,与护理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护理A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明显下降,且下降后的频率低于护理B组.结论 对心绞痛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能提高护理的患者满意度,明显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

    作者:黄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86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时使用尼莫地平的效果.方法 收集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共86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胞二磷胆碱,观察组则联合使用尼莫地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在神经功能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尼莫地平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目标性监测、实时干预联合使用对控制ICU院内感染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在ICU院内感染控制的过程中,使用目标性监测、实时干预联合的效果.方法 针对我院ICU病房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将所得数据归为对照组;按照分析结果并结合院内实际情况,在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间实施目标性监测、实时干预联合干预,并归为观察组;探究实施目标性监测、实时干预联合干预对于感染控制的效果.结果 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ICU院内感染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患者5.0%明显较低(对照组为25.5%),同时观察组三管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患者24.0%相对较低(对照组为25.0%),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性监测、实时干预联合使用对控制ICU院内感染效果分析发现,且能够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利于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良好完成,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原芳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高血压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依据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强调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血压达标率为66.7%,观察组为88.9%;对照组完全依从率为33.3%,观察组为68.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郑春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应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对改善其康复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在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应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对于患者的效果.方法 针对40例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使用应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率发现,观察组患者95.0%明显较高(对照组为7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在护理前均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护理观察组患者明显较优,护理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应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对改善其康复依从性的效果观察发现,其能够较好的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使得患者的生活能力得到相应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曾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诊科心肌梗死临床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急诊科心肌梗死的临床急救治方法.方法 本文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急救护理方法.结果 经急救护理后,本研究26例患者中,治愈20例,治疗显效4例,治疗后出现后遗症2例,死亡0例,治疗有效率为92.31%;本研究26例患者平均住院(31.9±4.6)d,胸痛缓解平均时间为(1.7±0.5)h,ST段下降超过50%的平均时间为(1.6±0.7)h.另外,经满意度调查发现,26例患者中23例表示满意,2例表示一般,1例表示不满意,满意度为88.46%.结论 积极有效的急救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家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8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心理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莉;肖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