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翠兰
目的 分析偏瘫患者行综合性神经康复疗法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偏瘫患者中抽选90例,根据入院编号单双数分成两组后实施不同疗法:44例对照组行神经科的基础疗法,46例研究组行综合性神经康复疗法,统计治疗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AMD评分和对照组相比,P<0.05,统计有区别.结论 临床给予偏瘫患者综合性神经康复疗法效果突出,可改善抑郁症状,提高神经功能,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冯云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于发病后1d测量41例患者的脑梗死面积,根据患者脑组织梗死面积将患者分为大面积梗死组和非大面积梗死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于41例患者发病后1d、1周、2周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根据发病后2周的检测结果将41例患者分为高水平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和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正常或轻微升高),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大面积梗死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大面积梗死组(P<0.05).41例患者发病后1周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发病后1d和发病后2周(P<0.05).高水平组患者的mR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黄翠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心肌损伤相关蛋白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心内科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0例ACS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相关标准将其分为UA组、NSTEMI组、STEMI组各120例,同时选取6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组,60例非ACS胸痛患者作为NICP组;分别对各组的心肌损伤相关蛋白进行检测,分析ACS患者胸痛与各项指标之间的联系.结果 UA组、NSTEMI组与STEMI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NICP组和健康组;NSTEMI组与STEMI组患者血清NT-proBNP和TnI-Ultra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且NT-proBNP和TnI-Ultra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心肌损伤相关蛋白联合检测能够提高ACS的诊断准确性,可以作为心肌缺血标志物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吴杰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综合治疗期间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共收录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眼科收治的6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资料,对其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治疗全过程进行护理观察,对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于7d后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差异,按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标准,对患者护理康复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本次6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眼痛、视力下降、同侧偏头痛、恶心、呕吐等;经过针对性护理与观察,本次60例均有效,所有患者症状均消失,家属评估护理满意度高.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期间,实时采取护理措施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罗勤;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中随机抽选40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不同组,其中,2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200例试验组患者则实施风险意识管理,统计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风险事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有区别;试验组患者的风险因素认知率、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有区别.结论 临床针对手术室患者实施风险意识管理效果突出,可预防不良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作者:李建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发生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方法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所收治的48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术后囊袋相关并发症的情况、原因及防范措施.结果患者在术后发生囊袋相关并发症共6例,发生率为12.5%,其中1例患者出现囊袋破溃现象、1例囊袋感染、4例囊袋积血,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均未出现死亡现象.结论加强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术前评估和术后观察,不断提高术中的操作水平,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身体健康,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博;甘露;黄大萍;金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高血压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104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所有患者均为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患者.按照收治日期随机分组,对照组52例实施常规家庭护理,观察组52例实施循证理模式下的家庭护理.结果 在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前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测量和统计学比较,可得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较之护理前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但护理之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经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的生活质量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高血压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在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朱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内科急重症患者呼吸机的应用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4年至2016年期间在我院应用呼吸机进行治疗的内科急重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呼吸机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痰液粘稠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痰痂形成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以上各项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VAP致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以上各项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科急重症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指标,从而显著降低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死率,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精神病患者服抗精神病药导致的异常心电图,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对象为我院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的住院患者,共计420例,皆服用单一抗精神病药,于其治疗前、治疗15天、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后的心电图情况进行检测、记录、分析.结果 420例精神病患者中,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28.3%.其中,氯氮平治疗发生率56.7%,其次为氯丙嗪48.3%、奋乃静45.0%、喹硫平20.0%、阿立哌唑20.0%、利培酮17.6%.喹硫平组、阿立哌唑与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比较,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在精神病患者服抗精神病药后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以及ST改变为多见.在用药之后的15天,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为54.6%.结论 精神病患者服抗精神病药在一定程度上均能导致其心电图的改变,应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定期协助患者做心电图复查,合理选择用药.
作者:林转林;郑家仁;李长远;洪金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4月至2015年10月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共计10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律失常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律失常症状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3.5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加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8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西药和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方式进行治疗,对用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有效人数27例,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有效人数39例,总有效率为90.6%,90.6%>67.5%,治疗组的治疗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不良症状,不良反应率为10%,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不良症状,不良反应率为4.6%,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法进行治疗,其整体优势明显,能有效减少临床不良反应,患者对该治疗方式满意率比较高,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之间收治的18例妊高症患者作为观察组(硫酸镁和硝苯地平治疗),抽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18例作为对照组(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分娩结局.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不同,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66.7%)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4.4%),产后出血、早产及剖宫产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高症患者进行治疗和干预,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产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杨凤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进行超声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 在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各60例,分为原发组与病毒组,观察与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诊断特点.结果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腹腔琳巴结肿大、肝内细颗粒状回声以及胆管壁增强的发生率都大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而肝实质回声呈弥漫性结节状增生以及肝脏呈现缩小的征状的发生率小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超声诊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可作为临床上的鉴别依据.
作者:李红友;孙霞霞;孙彩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讨论优质护理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以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分以及护理满足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分为(1.20±0.53)分,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为(2.27±0.30)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4%,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提高其用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素芬;李长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不良情绪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认知护理干预.对两组不良情绪、免疫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下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CD3+、CD4+、CD8+含量均显著变化,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行认知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为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现就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4月出院病例200份,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 我院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率为,其中外科、妇科、产科、儿科、内科;抗药药物使用频率高的为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噻肟钠、青霉素钠等,在临床用药中出现了药物选择不合理、病源学检查不到位、药物剂量使用不科学、联合用药无指征等问题.结论 我院存在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对此,需要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动态监测,规范用药,提高干预管理力度.
作者:刘仕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非稳定性斑块进行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016年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0例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53例患者发现颈动脉斑块,7例患者未发现颈动脉斑块.按斑块稳定性分析,53例患者其中11例考虑稳定性斑块,42例考虑非稳定性斑块;按血管狭窄率分析,53例患者狭窄率>70%的合计9例,狭窄率低于70%的患者合计44例.结论 颈动脉非稳定性斑块引发的脑卒中,较斑块管腔狭窄引发的脑卒中更多.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非稳定性斑块并作出评估,对于干预患者的发病以及预后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覃哲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单脐动脉对妊娠造成的影响以及产前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随机选择例中期或晚期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超声对其中存在的胎儿单脐动脉问题进行诊断,并获得相应的诊断结果与胎儿单脐动脉的声像图.结果 在所选取的60例SUA中,包括左脐动脉缺失比例为48.33%,而右脐动脉缺失比例为5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SUA患者占据51.67%,出现合并结构畸形的为48.33%.结论 利用产前超声诊断,能够高效发现胎儿单脐动脉问题,并详细了解病情,对于产前诊断而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岑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于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炎症、心功能和心血管事件的临床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血脂正常的冠心病老年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阿托伐他汀的用量为20mg/天,观察组患者阿托伐他汀的用量为40mg/天,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炎症、心功能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炎症反应指标和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大;对照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7.8%,较观察组的4.4%要高很多;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大剂量用量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显著改善心功能,大大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征;傅金木;蔡笔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7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用药差异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以及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能有效减少临床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彭丹若 刊期: 2017年第03期